胡子敬永康 永远像葵花——记胡子敬
江湖上有一种说法:无湘不成军,无胡不言商。此“胡”即胡子敬。 关于胡子敬的传说很多:从一个小板车工到湖南最大的商业集团掌门人,从1975年出道到现在,纵横风雨江湖几十年而长盛不衰,胡让很多人兴致盎然。
特别是在当今商业氛围日趋浓厚的背景下,这种白手打天下的平民英雄传奇,本身就成了一个魅力四射的品牌。 但胡本人对此却深感迷惑。
他对记者说:“我只是一个做事的人。” 原以为,人到一定境界,难免相忘江湖,但与胡的许多朋友们接触后,才知此言不假。他们对胡的评价,没有江湖上的神奇,倒有一点是惊人的一致:像葵花。
向着阳光,质朴、执著、永不言败,富于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对朋友们的这种看法,曾在广阔的农村“战天斗地”、当过6年“知青”的胡子敬倒没有否认。
他说,“我们那一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早已是根深蒂固了,不可能再改变。” 有一首老歌:《社员都是向阳花》。也许,从根本上而言,胡就是一朵向阳花。
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 终生难忘70华里 这是一个圈内人士都不一定知道的故事。
1968年12月到1974年12月,作为知识青年,胡子敬在当时的沅江县大同公社已下放了6年。
那时,同去的伙伴都相继招工回城了,然而他却没有一点消息,仍在公社钻井队里忙着。 一个月前,胡的母亲为了儿子有一个回城指标,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
在这一个月里,胡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但招工通知迟迟不到。焦急、忧虑、耽心,胡真正是度日如年。 钻井队队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他看见胡茶饭不思的样子,担心弄出病来,就对胡说,听说从长沙来招工人员到了益阳,明天你去益阳问问。
算是出差,给你记工分。 第二天,凌晨4时,胡子敬便开始起床上路,天似乎还是墨黑墨黑的,空中的雾气很重,沾在脸上湿湿的。
到达车站时,胡的全身都被打湿了,不过还好,总算是赶上了第一班客车。当时从沅江到益阳只有两班客车,第二班要等到中午12点才开。 到达益阳车站后,胡一下车就东打听,西打听,好不容易才得知长沙商业局来的干部住在益阳地区招待所。
胡跑到招待所查到他们住的房间,立即迫不及待地找到了长沙商业局来的6名招工干部:“我叫胡子敬,是长沙商业部门的子弟,1968年月12月下放到沅江大同公社,是来问招工的事。
” 听胡这么一说,其中一位干部翻出一本名册,慢条斯理地查了起来。好一会儿,他对胡说:“招工名册上有你的名字。
但负责沅江的同志已到沅江去了,你得回去找他。” 听说有自己的名字,胡顿时感到欣喜万分,一个月来的忧虑全都化作云烟。当务之急是赶快坐车回沅江。
胡一看表,已是中12点多了,一声不吭抬腿就往车站跑。胡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车站时,被告知从益阳开往沅江的最后一班客车已经开走了。胡当时没有多想,几乎是本能地跑到公路边去拦货车。可一辆辆货车从身边开过,没有一辆肯停下来捎他。
眼见搭货车没有希望,胡几乎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益阳轮渡码头,想乘货轮到沅江。胡找到调度室,又是递烟,又是说好话,但他们仍表示不愿捎他。 胡当时几近绝望。
因为如果找不到招工的干部,他很可能会被孤零零地扔在已付出了6年宝贵青春的农村,母亲用病退换来的招工指标就会化作泡影,这将给全家和自己带来巨大的打击和伤害…… 必须抓住这根最后的稻草。
被强烈的希望燃烧着,胡子敬拼命了:从益阳跑到沅江去。益阳到沅江有70多华里。从下午1点多钟开始,胡用双脚和意志丈量着这生命中揪心的70华里。
起初,感觉还可以,由于有一种强烈的追求,胡居然一口气跑了30多华里。但后来越来越感觉到不行了,一双脚打磨得尽是血泡。早饭、中饭也没吃,此时极其饥饿,于是就到路旁农民家要了两个红薯,边吃边赶路。
这时的他已没法跑了,只能一步一步往前挪。虽然对搭便车不存在希望,但仍不时回头看,他是多么渴望有一个好心的司机带自己一段路,他会用一辈子去牢记! 然而没有。
当一辆辆货车无视他挥动的双臂扬尘而去时,他的心在流血。 这时,从后面开来一辆大拖拉机,车上装满了石灰,一阵风吹过,四周掀起团团白雾。此时,胡似乎又看到了一线希望,尽最大努力爬上去,双手紧紧吊在车厢的后板上。
然而,好景不长。大约走了一公里左右,拖拉机停了下来。司机发现了,恶狠狠地骂道:“你小子不要命啦!”等骂够了后,胡央求司机捎他到沅江。司机得知原委后,态度缓和了许多,但他也无能为力,因为他的车要在这里卸货,明天才能走。
仅仅的一线希望又熄灭了,胡当时觉得真是老天瞎了眼!但他就是不服,又发疯似的跑了起来。当一次次求援都无济于事,当一线线希望都被残酷地掐灭,他内心里就只有了一个念头:自己才是拯救自己的上帝!
乡村的冬夜说来就来。在这孤单寂静的茫茫寒气中,胡那咚咚的脚步声和怦怦的心跳声显得格外清晰———那是一种夸父追日的悲壮,是一个下乡知青抗击命运、冲刺希望而发出的生命的颤音。
晚上7点多,胡终于赶到了沅江县城。那时,他已是虚汗淋漓,双脚早已麻木没有知觉。
生活是本无言的大书。 现在谈起这件事,胡仍是唏嘘不已,这件事成了他日后工作生活中一笔取之不尽用这不竭的力量源泉:一个人立于世间,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敢干吃苦,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同时,要尽最大努力多做好事,也许你的举手之劳,会改变别人的一生。 拖小板车的学问 从1968年到1970年,长沙市下放到沅江的知青有14000多人。
胡子敬就是其中一员。这批知青回城后,有相当一批人的工作是拖板车。 胡也不例外。
千辛万苦回来后,他被招到长沙市人民鞋店搞搬运工,每月工资29.5元。 “我很珍惜这份工作”,谈及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现在的胡总感慨万千:“经过6年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练,我觉得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所以我下决心一定要把它做好,而且做得比所有人都好”。
当时的情况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这种没出息的体力活,但胡没有,快乐地拖着小板车,别人每天拖2车货,他则每天拖6车货,哼着花鼓戏,满长沙地跑。
不过,如果胡仅仅只是专心致志地拉板车,湖南的现代商业史可能要重新改写。 很多人在谈论胡时,都称他对商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
据胡的一些朋友介绍,从小学到初中,胡家的日常采购任务都是由他负责。胡子敬则说,当时自然谈不上什么商品和市场意识,只是自己喜欢去观察,用心去思索。
这是一种自觉。 胡拖板车时也是这样。 他每天拉着一车货,一边跑,一边看,眼底下见得最多的就是一双双走动的脚:胶鞋、皮鞋、男鞋、女鞋……背后拖的是一板车的鞋,眼里看的也是一路的鞋子。
有一天,他突然从许多交替走动的脚步上发现,圆口布鞋出现的频率最高。他突然意识到,现在还只是春夏之交,这么多人就开始穿圆口布鞋,今年秋天的圆口布鞋肯定会流行。
于是,他一边揩汗一边跑到办公室对经理说了自己的想法。经理将信将疑地进了一批圆口布鞋,结果果真脱销,那批货让店中当年就多赚了1万多元钱。事后经理说:“要按胡伢子的意思,当初圆口布鞋的采购计划多做一些就好了。
”从此,经理对这个搬运工刮目相看,没多久,经理就把胡调去搞采购,开始独挡一面跑生意。 一代大侠由此开始真正涉足江湖,长沙商界也从此风起云涌。
一代盟主风生水起 机遇是平等的,而有的机遇则更是致命的。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 胡子敬抓住了这致命的一击。
往后无数次事实证明,胡总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彰显英雄本色。 从板车工调到柜台做生意后,胡立即展现了其超人的商业禀赋。他办事果断,思维不一般化,常有创新之举,很快便脱颖而出,不久就当上了鞋店的业务经理。
后来,又被市商业局刘局长相中,破格送他去商学院读了三年书,毕业后,到长沙南门口百货大楼做总经理。胡果然不负所望,不出半年,就扭亏为盈,“南百大”一时成为长沙商界的一颗明珠。
1989年月12月27日,胡子敬被推向了一个更大的商业舞台———出任长沙友谊公司总经理。 当时,“友谊”内外交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昔日的“皇帝女儿”风光不再。
上任第一天,他便以一个顾客的身份在商店转来转去,只见不少货架空空如也,上前一问,回答是“没得货”。这三个字犹如一记闷棍,打得胡子敬猛地一振:逢年过节,货涨三分哪,一年的营业额上不上得去就在此一举了。
他心急如焚,把什么上任礼仪全都推到一边,连夜搞出进货方案。第二天,他便带着一帮业务员,携款南下直奔深圳。在这个商品繁华之地,胡没日没夜地寻货、看样、砍价、签合同、打包托运……他身先士卒,干劲冲天,那股当知青时淬砺出来的吃苦精神,让所有的业务员都惊叹不已:这哪是总经理的派头,纯粹是一副“拼命三郎”的样子。
出手不凡,首战告捷。
仅这一仗就赢得利税47万元。胡子敬“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让“友谊”红火了起来。 如果说,以前胡只是后起之秀的话,那么,此时,作为一代江湖大侠的风范,胡子敬已开始崭露端倪。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长沙商业进入了一“春秋战国”时代,在“五虎斗长沙”(友谊、中山、东塘、阿波罗、晓园)中,胡纵横驰骋,不断创新,敢为人先,高招迭出,几乎是独领江湖风骚,开创了省会商界的许多先河: 在省会商界第一个将职工送到部队培训,强化素质训练,提高服务水平; 在省会商界第一个创办企业报,并设立友谊直播室; 在省会商界第一个注重营造构物环境,贷款200多万,对“友谊”进行装修。
从而在长沙商业史上,出现了第一扇大型玻璃幕墙,第一架手扶电梯; 在省会商界第一个提出企业形象广告:“友谊购精品,精品在友谊”; 在省会商界第一个推销高档生活用品。
在当时尚属商品短缺的时期,胡就率先提出了“刺激消费”的经营理念。据悉,长沙市许多第一代劳力士手表、皮尔卡丹西服均来自“友谊”; 在省会商界第一个提出“以德治店”,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赔钱公司,以诚信换利润。
直到现在,仍作为范例在全国广受好评; …… 一招领先,步步领先。
在长沙五虎中,“友谊”这面猎猎大旗越飘越艳。 1998年1月1日,“友谊”兼并湖南商业大厦,新友谊商店开业,当年实现销售1.
2亿元; 1998年5月,胡子敬兼任阿波罗集团法人代表、总经理,企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2000年月5月,胡托管原五虎之一的中山集团,新增友谊名店和友谊宾馆。
湖南商界惊呼:胡子敬要一统“商界河山”。 2000年6月,胡又斥资500万,成立“湖南远征科技公司”,开通9448电子商务网站,向科技网络进军。
2000年9月,胡又以超人的胆识,成立长沙家润多超市公司。如今,家润多已在全省开了5家分店,湖南本土超市旗舰的地位已经形成。而据透露,胡近段时间经常往湖北宜昌跑。
这是一个信号,因为胡曾多次说过,要打过长江去。 2000年10月27日,湖南友谊阿波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湖南商业巨型航母下海启航。
从此,一代商业盟主的江湖地位已是众望所归。 最大胆的改革 国企改革一直是个难题。
其实,这些年来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在许多地方“只做不说”地实践过。
十五大之后不久,某大报关于国企改革的通栏文章标题《可以,可以,也可以》,就是这种状况的概括。但作为经验公开宣传的实践中,则只有湖南友谊阿波罗的“两个置换”。某权威财经杂志称:长沙做法是迄今最大胆的案例。
胡子敬亦说:“国有商业零售业进行‘两个置换’,全国我是第一家”。但“第一个”是不好当的。这注定有一场暴风雨。2001年6月22日7时30分,友阿集团在省军区礼堂召开改制动员大会,当日6时起,许多记者就接到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电话:“到省军区礼堂来,有好戏看”;有的职工还是带着鸡蛋、西红柿入场,准备“大打出手”;有人则公开宣传:“我们生是国家的人,死是国家的鬼。
” 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面对一度失控的局面,胡子敬没有被吓倒,而是耐心细致地做说服工作,并发表了他著名的“饭碗”理论:“不管是铁饭碗,还是泥饭碗,碗里有东西才是好饭碗!
置换是为了谋求企业更大发展,谋求职工最大的福利。”之后,友阿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在一个月内举行了530场职工座谈会、咨询会,积极与职工沟通。职工们心里逐渐亮堂起来。 2000年7月31日,2564名干部职工身份置换工作全部完成。
经过严格核算,科学决策,“友阿”股本总股本被确定为8000万股,其中国有资产占总股本的36.25%,其余63.75%的股本则通过按员工贡献的大小、现金认购等方式转让为职工股,经管者和自然入股,实现了企业产权的转化。
其中2600万职工股在3天之内全部认购到位。 事实证明,“两个置换”极大地激活了“友阿”的活力。
砸碎了铁饭碗,甩掉了体制包袱的这艘航母找到了入海口,结束了在狭长浅域上负重前行的历史。 削藩平诸侯 在很多人眼中,胡子敬在关键时候总有神来之笔。
震惊全国的“两个置换”以后,公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效益,很多人以为胡老板这下该歇口气,轻松一下。但其实胡那时一刻也没闲着。
当时的气氛是,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三大洋超市已开始在长沙跃跃欲试,WTO的脚步声越来越轻脆,亲历“五虎斗长沙”的胡子敬感到,一场亘古未有的与洋商的遭遇战在所难免。
跨国企业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管理,容不得他有半点喘息。 胡子敬的许多知心朋友都说,胡在事业上一个最大特点是,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停地挑战自己。
事实上正是如此,胡并没有被当时改制后带来的一片繁华所淹没,他清楚地意识到,在顺利完成“两个置换”后,企业的大环境虽然有所改变,但管理模式并未有大的方向调整,依然沿用门店条块分割的方式运作:各个门店的部门经理经管着一类商品的进与销、财务核算,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部门经理权力过大,事关公司利益的大小事情几乎可以一手遮天,对供货商返利、上下几个百分点能任凭好恶而随意定夺。
这种暗箱操作,显然已超出了维护整个公司利益的宽度,也超出了现代企业制度所能承受的权限;而店与店之间则存在严重的“窝里斗”,总部的“中央集权”越来越弱。 一个大的企业如同一个国家,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难免形成各种形式的利益关系,这就是经济学中常常提到的“诸侯现象”。
作为从一个营业员成长起来的企业老总,胡非常明白这一点。 必须削藩平诸侯。
2001年3月3日,离“两个置换”不足半年时间,友阿公司全部中层干部被拉到衡山开了2天全封闭会议。 曾有圈内人士指出,在洋商大举进攻之时,胡将会议搬到衡山开别有深意:抗战时期,蒋介石在衡山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抗日”。
虽然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友阿集团的权威评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次会议的异常,在友阿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在这次会议上,胡正式地推出了一个重要的改革攻略———“经营管理一体化模式”。 这个模式即是:以购销分离为前提,公司将商品的采购、配置的职能由单个门店中剥离出来,交由经营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而单个门店只负责商品销售和人员管理职能,而对经营管理过程的监控交由计算机系统来完成。
应当说,这个模式是胡为适应友阿集团的发展需要,将自己多年来从事商业工作的经验,结合国际最先进的管理思想独创出来的一项个性化的管理体制。
该系统如今已引起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清华大学管理学院更是将之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全套搬回课堂加以研究。
改革带来了喜人的成绩。2001年,友阿公司完成销售22亿元,与上年相比,同比增长9.9%;创利税1.
44亿元,同比增长15.2%。成为省内唯一实现利税过亿元的商业企业,而且职工还将得到超过12%的分红。 永远像葵花 在事业上,胡子敬总是勇往直前,不断创新,不断地超越和否定自己,时时处在最先进思想的前沿。
但在生活上,许多他的朋友都认为,胡其实是一个老式男人。 与现在流行的新好男人相比,与很多同样是老板是大款的相比,胡的这种“红色知青”底蕴非常明显。
比如,曾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记者问胡是否是一个经验型的管理者,胡子敬则称,自己是一个具有现代管理经验,但在操作上受传统思想影响比较深,又不甘于被传统思想所束缚的一个管理干部。
当时,他的很多朋友就都“笑”他:都这么大的一个老板了,还总是念念不忘自己是一个“干部”,这肯定是当知青给“害”的。
比如,胡与很多传统的男人一样,“惧内”。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胡有一个手机从不关机。因为他的夫人(与胡一起下放到沅江的知青,是那种典型的患难之交。
)对此有过明确要求:不准关机。胡的一位知青朋友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们几个朋友在一起聚会,到了晚上11点多,胡的爱人就不断打电话,讲如果不注意好好休息,明天就不能好好工作。
朋友们估计此次聚会有点悬。果然,胡接完电话后,很抱歉地对大家说,我得赶快回去了,否则的话会吃闭门羹。不过,胡并不承认这一点。他对记者说,他们夫妻是相互尊重,夫人也确实是从关心他的身体出发,所以他在晚上12点以前,一定要回家。
与胡走得比较近的人都说,胡在做人上很传统。胡年轻时在人民鞋店作营业员时,由于脑子灵活,经常被经理带到外地出差。谈完业务以后,他又特别勤快听话,从不提什么要求,往往经理还没说的事,他就已经做好了:买车票、住旅社,有时还到公共汽车上“抢”座位,“抢”到了就给经理坐。
友阿集团的一位副总曾这样对记者说,胡很有长者之风,为人宅心仁厚。今年下半年,该公司一位员工出了车祸在医院做手术,胡当时因病正在打吊针,听说此事以后,马上要专人到医院,表示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把病治好。
第二天,他感到还是不放心,又偷偷地拔掉针头,亲自赶到医院去看望,左叮嘱,右叮咛,弄得别人都觉得他是否太“啰嗦”。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从一个乡下的小知青,到湖南商界叱咤风云的顶尖人物,作为“友阿”掌门人,胡子敬永远不会丢弃知青赋予他的一切:质朴谦诚、重情重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拼搏奋进、以天下为己任…… 现在,只要谈及下放沅江的那段岁月,胡就非常容易动情,流露出一种天然的亲切。
1971年6月中旬,胡因中暑发高烧,连续五六天都不能动。当时胡所下放到的生产队有200多人,得知消息后,从80多岁的老人到才几岁的小孩,几乎全都过来看望。每每谈到这件事,胡总是热泪盈眶:“当时尽管有些知青做了一些对不起农民的事,但农民从不记恨,他们总是以一种不带任何功利、纯粹而又朴素的爱,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虽然他们送来的只是几个鸡蛋,或者是一垛白菜,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 受人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
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江湖中人。 胡老总,现在掌管八个大型商场、一个超市公司、一个科技公司,营业面积近20万平方米,年销售达23亿元,员工超过1万人。
但他永远是老知青,永远是乡亲们心中亲切的小知青“胡伢子”。平时,只要抽得时间,他总会应邀与知青们谈笑风生,同歌同乐。远道来访的乡亲,对他来说,总是务必拨开纷繁商务亲自接待的贵客。
他忘不了乡亲们的关爱和情谊,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1994年6月,古城长沙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洪灾。胡子敬闻讯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赶赴抗洪前线,捐赠了一批又一批救灾物资。
1996年7月,洪魔肆虐,洞庭湖畔的沅江市更是首当其冲。几天之内,全市十垸九溃,市内一片汪洋,30万灾民无家可归。胡子敬闻讯后立即发动组织长沙老知青赴沅江慰问团,并身体力行,率先捐款捐物;随后又主持召开了“长沙老知青向沅江灾区献爱心募捐大会”。
1997年夏,胡子敬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长沙老知青重返第二故乡慰问演出团》赴第二故乡、革命老区浏阳大围山开展三下乡活动。
同年11月,《慰问演出团》远赴江永,胡总因故未能成行,仍附上短信一封、工资千元,再次表达了一个老知青的深挚情意。
1998年,胡注资300万元,救活了濒临破产边缘的沅江洞庭辣妹子公司。当时,该厂年产值不到800万,经胡精心打造后一跃而上,2001年,产值达到8000万,上交利税500多万,成为沅江市第二纳税大户。
“辣妹子”充分体现了胡的知青情结。 …… 胡的很多朋友在谈起他时都说,胡在精神家园的深处,是一个永远的知青,永远是从那个火红年代出来的一朵向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