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良磁器口 [讲故事]“华子良”与沈醉磁器口握手言和

2018-03-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今天要讲的,是小说<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人物韩子栋,与当年有"军统四大金剐"之称的军统少将沈醉,这两个昔日的"冤家对头"于1985年5月17日握手言和,重游渣滓洞.白公馆和磁器口的故事.    40年后再相见     韩子栋与沈醉40年前在军统监狱中见过面.那时韩子栋见到的是身着军统军装.前呼后拥来监狱视察的沈醉.沈醉见到的则是在狱坝上跑圈圈的"疯老头".     解放后,韩子栋先后任中共贵阳市委书记.国家机械工业部司长.贵州

    今天要讲的,是小说《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人物韩子栋,与当年有“军统四大金剐”之称的军统少将沈醉,这两个昔日的“冤家对头”于1985年5月17日握手言和,重游渣滓洞、白公馆和磁器口的故事。

    40年后再相见     韩子栋与沈醉40年前在军统监狱中见过面。那时韩子栋见到的是身着军统军装、前呼后拥来监狱视察的沈醉。

沈醉见到的则是在狱坝上跑圈圈的“疯老头”。     解放后,韩子栋先后任中共贵阳市委书记、国家机械工业部司长、贵州省政协秘书长。

沈醉在战犯管理所大赦后,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但二人始终没有再见面。198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为二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重逢机会。     当年5月17日下午3时,沈醉赶到白市驿机场候机厅迎接韩子栋。

人们好奇地盯着这位年届古稀、面目慈祥的老人,很难将他与军统高级特务、专干杀人勾当的“盖世太保”头子联系在一起。     一架银白色客机在跑道上徐徐降落。

舱门打开,一位体形消瘦、满脸皱纹、满头黑发的老人步履矫健地从舷梯走下来。他就是韩子栋。     沈醉跨步上前,张开双臂紧紧搂着自己过去的“囚犯”。

二人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他们被安排住进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外宾招待所。当晚,沈醉到“疯老头”房间正式拜会,沈醉带着负疚的心情,述说过去自己迫害共产党人的罪过。韩子栋却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殊途同归,你现今不是全国政协委员吗?”沈醉听了激动得一把握住韩子栋的手说:“韩老,您这句话不仅是对我的宽恕,更是体现了共产党对过去敌人的宽大为怀呵!”     “昔日对头”故地游     第二天,二人携手旧地重游,在当年他俩熟悉而溅满红岩英烈鲜血的杀人魔窟,二人边走边回忆。

多年来,沈醉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今天实在忍不住了,他问道:“韩老,你知道,当年白公馆和渣滓洞被称为‘两口活棺材’,戴笠视察后也认为:‘这两个监狱堪称模范监狱,囚犯插翅也难飞出去。

’我很想知道,你当时究竟是怎样逃出去?”     这一问,倒激起韩子栋对在军统集中营苦难岁月的记忆。

于是他带领沈醉沿着当年集中营的大营门,从五灵观下坡,走上通往磁器口街市的石板路。边走边讲述当年他如何借特务打麻将之机,从特务的眼皮底下逃脱的情形。

    睹物思人忆英烈     5月23日,二人来到歌乐山烈士陵园展览大厅。韩子栋走到小萝卜头一家的遗物展柜前,指着玻柜中一个枕套,神情激动地讲起这个遗物感人的来历:这是小萝卜头的妈妈徐林侠缝制好后,让小萝卜头悄悄从牢门风洞中丢进来送给他的。

他指着枕套上他写的一首诗,朗读起来:“披枷戴锁一老囚,笼里捉虱话春秋……”     沈醉顺着枕套上的诗句,跟着韩子栋朗读,读着读着,声音哽咽。

他随后来到群葬的红岩英烈墓前,深切忏悔自己的罪行,流出了负疚的泪。

当晚,沈醉夜不成寐,写了昭示自己心境的七绝诗:“浩然正气撼苍穹,青史长存不朽功;俯首暮前多悔恨,愧无颜面对英雄。”     1992年5月19日,韩子栋因病医治无效在贵阳逝世,终年84岁。

沈醉含泪打电报向韩老家属表示哀悼,并写了一篇悼念文章,于当年6月2日刊登在《人民政协报》上,文中详述了他二人在军统集中营监狱旧址握手言和的传奇故事。 魏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