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晖花间十六声 旧时天气旧时衣——读孟晖《花间十六声》
读孟晖《花间十六声》,犹如一次梦中醒转,见眼前春山无数,旧时天气旧时衣跃然纸上,昭昭然便若有所思。
孟晖《花间十六声》里所品评的诗大部分选自"生怕客谈塞榆事,且教儿诵《花间集》"的那个《花间集》,同时也多有引用晚唐、五代、宋的其他诗人作品。如果以为,她将带我们又一次走进那些娇媚而带点颓废的诗歌意境,感受那繁华旧梦里迷离的光和影,则未免将孟晖的古典情怀世俗化。
孟晖品诗,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那些古典诗歌里所隐藏的女性生活细节,力图勾勒远古生活的具体场景,进而穿越时空的隔阂,进入那段岁月的真实心脏。譬如温庭筠这么一首《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当我们习惯了诗歌意境的隐约指向,对那些习见的比喻熟视无睹,在一个女子无辜的情绪里惆怅的时候,孟晖却目光敏锐,看到了"小山"、"金明",弄妆女子的钗、粉、口脂,以及女子的云鬓和穿着。可以说,我们的古典情怀是不在场的,而她却是在场的,并且清晰的令人吃惊。
在引用这首词的《床上屏风》一章中,孟晖兴致勃勃地给大家指点着她所见识的名物,让我们一次次缩小视野,最后将目光定格。这个时候,她仿佛就是闺阁多年前的主人,开始细致地说起床上屏风的款式和作用。
全书就此开始了发古幽情的探密之旅。接下来她从屏风到山枕,然后是一路的梳妆打扮到熏香结钗,到金缕衣、金泥衣,作者仿佛是一个跟在粗心旅人身后的拾荒者,俯身拾取那不被人珍视的些微物事,放在了合适的位置,让人目眩神迷。
孟晖有深厚的美术背景,在俯拾古典诗词的玲珑场景时,不忘信手拈取那些诸如《女史箴图》这些传世画作精细比对;孟晖也有多年的艺术博物馆工作背景,在想望旧时岁月的时候,她也忘不了以出土文物诸如法门寺出土文物为比对。
这样的联系和对照,让阅读这本书几乎就是一次欣赏古典画作的美丽历程,也几乎就是目睹一份考古报告的普及本。正是这种功夫,让她连缀起了一个真实的令人震撼的古典世界。从而使人不免重新审视《花间集》,重新审视流淌在我们血脉之中的古典诗词,重新认识那一代代吟唱着的伟大诗篇掩藏在文学价值之下的历史价值。
也许正是这样,时光一直在掩盖着具体而真实的生活,让他们成为历史,成为追忆,而有人在其中却以别样情怀跨越千年,与古人魂梦相通,给今人一个迟到的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