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柴尔德家族现状】揭秘: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现实与神话
“政治”是我们的热门话题,美国人关心的是“影响”。我以为“影响”往往可以决定“政治”的走向,而“政治”却不一定能够增加“影响”。尼尔·弗格森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英文版1998年)让读者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德国犹太裔罗斯柴尔德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发财,开了银行,后来他的五个儿子到伦敦、巴黎等地开办分行,到了十九世纪中期,该家族的银行在欧洲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可以称作“欧洲的银行家”,“世界的银行家”。
银行家可以用各种手段对王室、议会施以影响,中国现在的巨额外汇也使中国成为“世界的银行家”,但是是否具有影响、能否施加影响,那是另一回事。弗格森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社交,颇费笔墨。如何办高档宴会,如何请客,所有这些细节后有无数心机。
千万不要以为这种社交性的聚会只要有钱就可以张罗,完全不是。请不到上层社会人士,不能与他们有实质性的交往,权利走廊里真正发生的事,永远不知道。社交是中国的弱点,也是国人的弱点。沟通能力实在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得出来的。
中国很早就知道了金钱的力量,鲁褒写过《钱神论》,现在读起来一点不觉得过时。但是我们到了晚清还没有像样的银行。新政时创办的大清银行资本非常有限,银行的社会作用不大发挥得出来。当时的银行、债卷、国币等问题,梁启超讨论得最多,严复也是有着比较深度的了解。
其实给英国银行写史的也是一位文人,叫白哲德,他写了《伦巴第街的历史》,那条街是伦敦的金融中心。白哲德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创办人之一。我们现在真正懂金融了吗?弗格森还是《货币的崛起》一书作者,“中美国”是他在这本新作里提出来的。根据他的描写,“中美国”的关系究竟属于何种性质?我们的金融界、经济学家也可以讨论一番。
最后说一说中文《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小小的遗憾。弗格森原著有大量注释,有志于研究这一课题的人可以根据注释展开自己的调查。可惜中文版把注释全部删去了。这就是我们读书界的现状。(陆建德: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
(责编:牛宁)
揭秘: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现实与神话_罗斯柴尔德家族现状
罗斯柴尔德家族(上)
“政治”是我们的热门话题,美国人关心的是“影响”。我以为“影响”往往可以决定“政治”的走向,而“政治”却不一定能够增加“影响”。尼尔·弗格森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英文版1998年)让读者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德国犹太裔罗斯柴尔德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发财,开了银行,后来他的五个儿子到伦敦、巴黎等地开办分行,到了十九世纪中期,该家族的银行在欧洲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可以称作“欧洲的银行家”,“世界的银行家”。
银行家可以用各种手段对王室、议会施以影响,中国现在的巨额外汇也使中国成为“世界的银行家”,但是是否具有影响、能否施加影响,那是另一回事。弗格森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社交,颇费笔墨。如何办高档宴会,如何请客,所有这些细节后有无数心机。
千万不要以为这种社交性的聚会只要有钱就可以张罗,完全不是。请不到上层社会人士,不能与他们有实质性的交往,权利走廊里真正发生的事,永远不知道。社交是中国的弱点,也是国人的弱点。沟通能力实在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得出来的。
中国很早就知道了金钱的力量,鲁褒写过《钱神论》,现在读起来一点不觉得过时。但是我们到了晚清还没有像样的银行。新政时创办的大清银行资本非常有限,银行的社会作用不大发挥得出来。当时的银行、债卷、国币等问题,梁启超讨论得最多,严复也是有着比较深度的了解。
其实给英国银行写史的也是一位文人,叫白哲德,他写了《伦巴第街的历史》,那条街是伦敦的金融中心。白哲德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创办人之一。我们现在真正懂金融了吗?弗格森还是《货币的崛起》一书作者,“中美国”是他在这本新作里提出来的。根据他的描写,“中美国”的关系究竟属于何种性质?我们的金融界、经济学家也可以讨论一番。
最后说一说中文《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小小的遗憾。弗格森原著有大量注释,有志于研究这一课题的人可以根据注释展开自己的调查。可惜中文版把注释全部删去了。这就是我们读书界的现状。(陆建德: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
(责编:牛宁)
揭秘: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现实与神话_罗斯柴尔德家族现状
现实与神话(《罗斯柴尔德家族》前言)节选
文/尼尔·弗格森
“银行业,”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代勋爵曾经这样评价说,“说到底就是让金钱流动得更为顺畅,使其从所在地A点便捷地流动到需要它的B点。”尽管这短短的一句话确实反映出维克托·罗斯柴尔德对金融不甚热情,但也道出了一定的真理。不过,如果他的高祖200年前创立公司的历史,其内容仅仅是把钱从A点弄到B点,那么它定然乏善可陈,读来味同嚼蜡,事实上它也不应是这样的。
所有银行都有各自的历史,尽管它们并非都有人研究或记文相传;不过,在这些银行中,只有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拥有一个神话。自19世纪20年代起,有关这个家族的神话就已开始流传:他们的财富起源以及规模,急速蹿升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不仅仅在设有罗斯柴尔德银行的五国,而且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以及他们恪守的犹太主义。
这一神话也已被证明几乎与罗斯柴尔德父子公司(N. M. Rothschild &Sons)一样历久不衰。
“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德文原意是“红盾”)在今天可能没有100年前那么广为人知。那时,就如契诃夫所写的那样,一个过时的俄罗斯棺材铺老板都会用这个名字作为绰号来嘲笑一个贫穷的犹太音乐家。不过,仅从它仍经常在媒体上“露面”这点来看,相信大多数读者对这个名字也已有所了解。
罗斯柴尔德银行可能不再是1815年之后那个世纪的“金融巨人”,这个家族的成员可能已如散沙般散落在世界各地,但是“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仍然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其中一些人对它极为关注。即使那些对金融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人,一生中也可能遇到这个名字至少一次。
因为,这个家族对动物学和园艺学的世代痴迷,使得自然界多达153种或次种类的昆虫顶上了“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此外还有58种鸟、18种哺乳动物(包括巴林戈长颈鹿),以及14种植物(包括一种罕见的拖鞋兰和一种火焰百合),当然了,还有3种鱼、3种蜘蛛和两种爬行动物也同样拥有这个名字。
而罗斯柴尔德家族对美食几乎同等热爱,也使得这个名字烙在一种苏芙喱(由蜜饯、白兰地和香草制成)和一种开胃酥(明虾、白兰地和奶酪放在面包上烤制而成)。
而在以色列,以这个家族成员的名字命名的城镇和街道数不胜数;在法国,罗斯柴尔德家族名下的武当王庄以及拉菲葡萄庄园所产名酒畅销全球;从英国的艾尔斯伯里谷到意大利的里维耶拉,罗斯柴尔德家族建造了无数栋房屋—在南极洲,甚至有一个岛也叫做“罗斯柴尔德”。
肖邦和罗西尼为这个家族谱写过乐曲,巴尔扎克和海涅为他们写过书。这个家族以它的众多收藏(其中一些可以从展览馆里看到)享誉艺术界,也以赛马的显赫“德比”战绩名震赛马圈。在写这本书期间,我几乎没碰到一个没听说过这个家族的逸闻的人—最常听到的是内森·迈耶·罗斯柴尔德投机滑铁卢战役获得巨额利润的神话,以及购买苏伊士运河股份的故事,英国作家迪斯雷利以自己的小说使之广为流传。
对那些缺乏历史知识的人来说,不妨看看《犹太人幽默集》,书里面仍然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笑话。此外,还有两部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电影,一部话剧以及一部剧情怪诞、表演不怎么成功的百老汇音乐剧。
需要立刻说明的是,本书讲述的并不是长颈鹿、百合、苏芙喱、葡萄佳酿或南极洲岛屿的故事。它主要还是一部关于银行业方面的书,在这里特别解释一下,确保有些读者不至于产生错觉,因为这些读者对富豪家族如何挥霍财富的兴趣远大过他们如何积累财富。
(责编:牛宁)
揭秘: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现实与神话_罗斯柴尔德家族现状
实际上,罗斯柴尔德父子公司从技术上讲并不是一家银行—至少,根据维多利亚时代的金融记者沃尔特·巴杰特在其《伦巴德街》(Lombard Street)一书中的定义来看,它不能算是银行。巴杰特在书中写道,“如果被问到谁是银行家,一个外国人通常会认为他们(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但是这恰恰说明了我们英国对银行业的定义与欧洲大陆的定义存在差异”。
几位罗斯柴尔德先生都是大资本家,手中掌握着大量借入资本。但是他们不会接受100英镑的汇票,然后以5英镑一张的支票兑现,而这恰恰是我们英国的银行业务。他们掌握的借入资本数额庞大,归还的期限相对较长。英格兰银行家处理的都是小额资本,都是短期或随时需要归还的。
两者在运用资金方面也存在差异:外国人认为“交易所业务”—即买卖外国债券—是银行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绝大部分英格兰银行家不知道如何操作“交易所业务”……他们宁可想转变为丝绸商人。
交易所交易掌控在很小而且很特别的外国债券经纪团体手中,在这些人中几位罗斯柴尔德先生是佼佼者—这个家族的成员不是英国的银行家,无论从他们借入资金的定义上来看,还是从他们利用资金的方式来看,都不符合英格兰银行家的定义。
内森·迈耶·罗斯柴尔德在英国的职业生涯起步于纺织品出口,因此他从技术上来说是一个商人,后来逐渐精通各种金融业务。他自己在1817年曾说过:“我的业务……由政府交易以及银行运作组成”—后者他可能是指与英格兰银行的业务往来,而不是存款之类的银行业务,这些业务被巴杰特称作是“我们英国的银行业务”,而且也是今天许多街头大银行的主要业务。
罗斯柴尔德父子公司当时也不能被看做是一个家族公司,直到1905~1909年之间的某个时刻,它才成为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中的一员,这个集团由几个家族成员掌控—其中,唯一经营到今天的只有伦敦分行(尽管法国目前也有罗斯柴尔德父子银行,但它不是由最初的巴黎分行直接衍生而来,1981年巴黎分行被法国收归国有)。
在19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鼎盛时期,这个集团拥有5个分设在各地的银行。除了内森在伦敦的分行,在德国法兰克福有最原始的罗斯柴尔德父子公司(M.
A. Rothschild &Sohne,1817年后改名为M. A.von Rothschild &Sohne),这家公司在老迈耶·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死后,由长子阿姆谢尔接手;在法国巴黎,五子詹姆斯创立了罗斯柴尔德兄弟公司(de Rothschild Frres);此外还有法兰克福总行的两个分行,即四子卡尔掌管的意大利那不勒斯罗斯柴尔德银行(C.
M. von Rothschild)和次子萨洛蒙执掌的奥地利维也纳罗斯柴尔德银行(S. M. von Rothschild)。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五家银行合作都非常紧密,因此讲述其中一家银行的历史必定要提及其余四家: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它们都是一个跨国银行的组成部分。
甚至一直到20世纪第一个10年,这种合伙人体系仍在运转,“英国”的罗斯柴尔德成员与巴黎分行有着休戚与共的金融联系,“法国”的罗斯柴尔德成员与伦敦分行也是一样的关系。
与现代的跨国公司不同的是,它一直是一个家族公司,所有经营决策都严格控制在合伙人的手里,而(一直到1960年)合伙人只能由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男性成员担任。
要透彻理解这种跨国合伙人体系,可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1815~1914年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家族公司非常轻易地占据了世界最大银行的宝座。以他们资金相互交错的情况来说,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之前,罗斯柴尔德五兄弟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联盟里。
20世纪没有可以与之媲美的公司和人物:即便今天最大的银行业国际公司,也享受不到罗斯柴尔德公司鼎盛时的“霸权”;今天,也没有任何人拥有的资产占世界财富的份额能够与19世纪20年代中期到60年代的内森以及詹姆斯匹敌(见《罗斯柴尔德家族(中)》附录1)。
如果不研究罗斯柴尔德家族如何积聚起天文数字般的财富,那么资本主义的经济史就是不完整的。他们的空前成功有什么“秘密”吗?这个家族头上戴着无数个商业财富的光环:比如,掌握了证券业1/3的财富、房地产业1/3的财富,以及珠宝和艺术品业1/3的财富,将证券交易所当成“冷水浴”(快进,快出),或者说,只给别人留了10%的财富—不过所有这些都不足以解释他们为何成功。
罗斯柴尔德家族从事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意?他们是如何利用手中的经济杠杆的?要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一点19世纪的国家财政状况,因为正是借款给政府,或投机已有的政府债券,使得罗斯柴尔德家族获得了巨额利润,这也是他们庞大财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尼尔·弗格森《罗斯柴尔德家族》(三卷本),中信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