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鲁迅 朱大可中国的败类 鲁迅矛盾周扬 团结鲁迅左联
没有跟爱融解在一起的时候 这种憎恨就会出问题。
而被割裂的憎恨 更是容易被人利用。
文革初期 鲁迅再一次变成重要的话语武器。
鲁迅的语言被大量用在大字报和批斗大会上 成为戕害他人的暴力工具。
他的憎恨被片面放大了 成为一种普遍的憎恨情结 这是鲁迅的悲哀 他根本无法预见到自己的话语未来。
这方面我有深切的教训。
文化批评是一种容易陷入憎恨的学术 我惟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自我调试——一方面保持文化批判的力度 一方面避免人身攻击。
这是一种平衡游戏。
我时常感觉自己像一个体操运动员 艰难地行走在话语的钢丝上。
坦率地讲 我们都是鲁迅这一派的人。
我在对鲁迅做这样那样的分析时 其实也是在对自己做分析 因为我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 多少都会受鲁迅的影响 跟他的人格有相似之处。
我们要继承的不是他的憎恨遗产 而是独立、自由的批判精神。
鲁迅不跟人结盟 保持自己的独立立场。
他的脊梁始终是笔直的。
这种批判精神 恰恰应该作为面对“问题中国”的基本立场 而被现在青年一代所汲取。
但我们可能是鲁迅的最后一代粉丝了。
在90后那里 他似乎已经失宠。
这是很不正常的。
在一个问题成堆、需要千万个鲁迅的年代 鲁迅却在离我们远去。
这是中国的另一种悲哀。
鲁迅和胡适都是杰出的原创者 而不是守望者。
还原和重新认识鲁迅 就是要正确地清理他的话语遗产 过滤掉不健康的部分 复兴他所发动的文学事业。
鲁迅是仇恨的象征。
面对腐败和不公正的现状 仇恨是可以理解的。
仇恨为社会批判提供了强大能量。
但仅有仇恨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精神健康的社会 应当是鲁迅先生和冰心女士的组合体。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向鲁迅学习批判精神 也要向冰心学习博爱 而在终极的意义上 爱才是支撑社会生长的伟大支柱。
本文由《新周刊
没有跟爱融解在一起的时候 这种憎恨就会出问题。
而被割裂的憎恨 更是容易被人利用。
文革初期 鲁迅再一次变成重要的话语武器。
鲁迅的语言被大量用在大字报和批斗大会上 成为戕害他人的暴力工具。
他的憎恨被片面放大了 成为一种普遍的憎恨情结 这是鲁迅的悲哀 他根本无法预见到自己的话语未来。
这方面我有深切的教训。
文化批评是一种容易陷入憎恨的学术 我惟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自我调试——一方面保持文化批判的力度 一方面避免人身攻击。
这是一种平衡游戏。
我时常感觉自己像一个体操运动员 艰难地行走在话语的钢丝上。
坦率地讲 我们都是鲁迅这一派的人。
我在对鲁迅做这样那样的分析时 其实也是在对自己做分析 因为我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 多少都会受鲁迅的影响 跟他的人格有相似之处。
我们要继承的不是他的憎恨遗产 而是独立、自由的批判精神。
鲁迅不跟人结盟 保持自己的独立立场。
他的脊梁始终是笔直的。
这种批判精神 恰恰应该作为面对“问题中国”的基本立场 而被现在青年一代所汲取。
但我们可能是鲁迅的最后一代粉丝了。
在90后那里 他似乎已经失宠。
这是很不正常的。
在一个问题成堆、需要千万个鲁迅的年代 鲁迅却在离我们远去。
这是中国的另一种悲哀。
鲁迅和胡适都是杰出的原创者 而不是守望者。
还原和重新认识鲁迅 就是要正确地清理他的话语遗产 过滤掉不健康的部分 复兴他所发动的文学事业。
鲁迅是仇恨的象征。
面对腐败和不公正的现状 仇恨是可以理解的。
仇恨为社会批判提供了强大能量。
但仅有仇恨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精神健康的社会 应当是鲁迅先生和冰心女士的组合体。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向鲁迅学习批判精神 也要向冰心学习博爱 而在终极的意义上 爱才是支撑社会生长的伟大支柱。
本文由《新周刊
坦率地讲 我们都是鲁迅这一派的人。
我在对鲁迅做这样那样的分析时 其实也是在对自己做分析 因为我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 多少都会受鲁迅的影响 跟他的人格有相似之处。
我们要继承的不是他的憎恨遗产 而是独立、自由的批判精神。
鲁迅不跟人结盟 保持自己的独立立场。
他的脊梁始终是笔直的。
这种批判精神 恰恰应该作为面对“问题中国”的基本立场 而被现在青年一代所汲取。
但我们可能是鲁迅的最后一代粉丝了。
在90后那里 他似乎已经失宠。
这是很不正常的。
在一个问题成堆、需要千万个鲁迅的年代 鲁迅却在离我们远去。
这是中国的另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