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辰学生于光华 于光华:意气风发 灼灼光华

2017-1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于光华,画家.男,1959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81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画班,198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93年考取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张立辰教授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1995年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教研室,任水墨画室主任.1999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画教研室(2005年改为中国画学院),现为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花鸟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于光华先生的花鸟画艺术中,"写意"是一种精神.本质.理念,意味着在当代文

于光华,画家。男,1959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81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画班,198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93年考取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张立辰教授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1995年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教研室,任水墨画室主任。

1999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画教研室(2005年改为中国画学院),现为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花鸟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于光华先生的花鸟画艺术中,“写意”是一种精神、本质、理念,意味着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一个再认识和再理解,这是一个崭新的立场和艺术的重新诠释。基于此,写意为于光华的作品带来了笔墨的审美质地的转向,使他的作品显现了现实生活与自然生命的生动性和鲜活特点,展示了源于直面自然而独具的美感与境界。

我们在于光华先生的花鸟画中,解读到了其写意精神和笔墨形态中的“现代感”和“自我”,也发现了自近代巨匠美罗硕、当代大家张立辰等人的艺术传承和笔意,这便是经过历久弥坚的笔墨历练新得到的苍凉慷慨,壮硕酣畅,元气淋漓的意蕴和境界。

在此基础上,于光华先生的作品确实显示出一种精勇气慨,直探艺术内质,长驱直入,汲取笔墨表现的金石意味与书写美感之画,古典的高旷之气与当代的鲜活激情溶于一炉,加上画家自我天性,与直面自然获得的草木灵气,去触发诗心画境,故在于光华笔下的花鸟草木意象,都被表现为重、拙、大、野趣从容、朴茂浑厚。

于光华先生的作品注重大写意所特有的“行动性”,这种“行动性”常常表现为充满速度感的快意书写,从而将中国画中的抒情表现推进到一个“神游物外”的无我之境。除了写意中的“行动性”,在于光华先生的作品中还有一种来自乡村草根的“野性”。概括地说,于光华先生画中的花鸟常处在野生状态,而不是园林状态,后者有太多的人工因素,更多地来自程式化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在于光华先生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于“光”的理解与个性表达。在中国画中,往往由于平面化的表现,而少有通过光的作用来表达三维的立体空间,体积因素从来不是中国画的表现重点,但这不等于中国画国没有光的跃动。

其实,中国画中的黑白关系,虚实关系,正是对于自然界中光与影的高度概括,也可以理解为逆光下的一种光影关系。如于光华先生笔下紫藤的运笔走线穿插自如,富有立体感,自由行走,在毛笔分岔处,从容不迫,淡墨见骨,不仅形成了空间中的前后关系,更以墨中有花青的大块墨色,表现了一种独特的逆光效果。

于光华先生认为,对于中国写意画的艺术语言的构成规律及其形式美感,不仅要把直接作用于人的知觉的“形、色、质、空间”等作为审美意向,而且更重要的是唤起想象,由“迁想妙得”而形成的笔墨形态作为画面结构的构成要素。应该说,于光华的大部分作品,都体现了传统写意中国画与新中国写意画的薰陶与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