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珍小花戏 “花戏王”李明珍誉播京城凯旋返晋

2017-08-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6月15日,<花戏>在中央音乐学院放映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张伯瑜告诉记者:"在过去,左权人民创造了花戏这样的艺术,到了今天全世界创造了一个艺术叫‘musical’(音乐剧).过去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艺术,我们今天办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看了一部纪录片的意义,而是做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事情,而且看后能引起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思考."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民康对记者说:"首先,我非常感动,也祝贺这部片子做出来.从片子拍摄的策划.画面.制作,

6月15日,《花戏》在中央音乐学院放映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张伯瑜告诉记者:"在过去,左权人民创造了花戏这样的艺术,到了今天全世界创造了一个艺术叫‘musical’(音乐剧)。过去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艺术,我们今天办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看了一部纪录片的意义,而是做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事情,而且看后能引起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思考。"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民康对记者说:"首先,我非常感动,也祝贺这部片子做出来。从片子拍摄的策划、画面、制作,以及它立体性的呈现,解说脚本,我觉得非常好。李明珍老师是1958年到的文工团,但是李老师勤勤恳恳一辈子,那么美好的舞姿,很让我感动。

我自己最初也是在地方剧团,我在的是花灯团,我回想起我们那里的一批老师,他们和李老师的传承经历差不多。看了这部片子,我回想起我的那些老师。我也很感慨,花灯这项民间艺术由于国家的政策,成为一种殿堂化、舞台化的艺术。

不论如何,李明珍老师这样一批老一辈的艺术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把艺术发展了起来,但是最后她们又把艺术交还给了民间。在民间很长一段时间停滞了,而经过努力后,这种民间艺术又恢复了。

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专业工作者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从片子中可以看到,李老师从最初的民间文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成为了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传播者,我对这些文化工作者非常敬佩,也非常感动。"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石占明发现者之一的钱茸接受采访时说:"影视方式、数字化手段为‘非遗’服务,我觉得这件事是非常好的。后工业文明兴起后,大家提出数字化、信息化,大家也喊出保护非遗,这是很顺的一件事。现在用高科技保护即将丢失的艺术,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事情。"

李明珍回榆次来了,但是纪录片《花戏》以独立的生命方式,绽放在了国内顶级的艺术高校。北京舞蹈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因为有了这部片子,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民间,认识花戏。而国家图书馆因为有了这份收藏,"花戏"进入了中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