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医院黎介寿、黎磊石兄弟院士的人才方阵

2017-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您不让我开刀还有啥发展?"江志伟大惑不解."新课题需要全新的思路,向这方面发展更能发挥你的潜能."黎介寿耐心地劝导.受领课题后,江志伟开始有点闷闷不乐,是不是导师冷落我了?出于对导师的敬仰,他还是全力以赴地研究这一课题.没想到研究越深越有滋味,几年后课题取得重大成果,江志伟也成为全国著名营养支持专家.抚今追昔,他感慨万千:黎院士用心良苦,按照他设计的路子前行,我才有今天的作为.兄弟院士在人才设计上,确立了"业之所需,兴之所近,时之所至,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您不让我开刀还有啥发展?”江志伟大惑不解。“新课题需要全新的思路,向这方面发展更能发挥你的潜能。”黎介寿耐心地劝导。

受领课题后,江志伟开始有点闷闷不乐,是不是导师冷落我了?出于对导师的敬仰,他还是全力以赴地研究这一课题。没想到研究越深越有滋味,几年后课题取得重大成果,江志伟也成为全国著名营养支持专家。抚今追昔,他感慨万千:黎院士用心良苦,按照他设计的路子前行,我才有今天的作为。

兄弟院士在人才设计上,确立了“业之所需,兴之所近,时之所至,力之所能”的思路,为学生选好科研课题,把准专业发展方向。

为使人才成长各得其所,黎介寿把普外研究所学科细化为肠外瘘、肠移植等12个治疗组,按每个学生特点设计发展方向,搭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广阔平台,让他们领衔不同专业。

随着新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黎介寿的大弟子李宁一度为专业发展方向所困惑。李宁长期从事普外专业,看着别人改攻新专业后成果频出,也想另起炉灶一试身手。

对于李宁的专业发展,黎介寿早已胸有成竹:“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普外专业是你的强项,另搞新专业岂不是舍近求远?”一席话驱散了李宁心头的迷雾。同时,黎介寿根据李宁的实际,不断给他设课题、压担子。按照导师的设计,李宁耐住寂寞,数年如一日将普外专业作为主攻方向,先后获军队和省部级5个一等奖,被表彰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当选全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

在南京汤山重大中毒事件抢救中,黎磊石敏锐地发现,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救治危重中毒患者具有特殊的功效。他由此联想到,创新这项新技术,能开辟严重肾炎、化学伤、战创伤等治疗的新天地。

以科研课题育人,是黎磊石挖掘人才潜能的常用方法。他找到学生季大玺,要求他参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课题研究。季大玺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专家,对放弃驾轻就熟的研究搞新课题一时举棋不定。

“你有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将传统治疗技术与新技术结合,定能事半功倍。”黎磊石的点拨让季大玺茅塞顿开。他全身心扑到这项课题研究上,牵头组建了全国最大的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心,论证了应用这一技术治疗不同疾病和战创伤的机理和范围。如今,季大玺已多次跟随导师,在国际学术会上作相关学术报告。

在兄弟院士眼里,只要因材施教,学生个个都是可造之才。

普外科护士长倪元红,以往认为护理工作主要是按医嘱做好服务,一度疏于学术研究。黎介寿对她说:“研究所每天面对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要想提高护理水平,必须创新护理技术,善于总结护理成果。”他为倪元红选定了“肠营养支持护理研究”的课题。

经过一年多探索,倪元红和同事们把多项新材料、新技术引进护理领域,形成了肠营养支持的护理体系。她总结撰写的论文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护理科研获得的最高奖项。

为师之道:传道授业解惑。既要传授治病救人之技,更要传承立身做人之德

今年2月25日下午,普外科医护人员集中到会议室。黎介寿手掐秒表,神情庄重地说:“现在开始憋气试验!”

不到两分钟,一个个都憋得脸红脖子粗……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时,黎介寿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天上午,一名术后患者一口浓痰堵住喉咙,主治医生第一时间没能赶到处置,导致患者出现险情。当领导批评这位医生时,他还感到挺委屈,自己不过迟到了两分钟。

尽管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黎介寿却憋得心口疼,医生怎么能这样对待患者?这件事绝不能这样不了了之。于是,出现了憋气试验的一幕。

“一个健康人憋气两分钟都受不了,何况是病人呢?两分钟对病人来说,太重要了!你们想过病人的痛苦吗!”黎介寿讲到动情处,泪水盈满眼窝。他当即责成那名医生在会上作检讨,全科人员受到一次深刻的医德医风教育。

“既要传授治病救人之技,更要传承立身做人之德。”这是兄弟院士作为博导,身体力行的从师准则。多年来,两个研究所获国际国内荣誉不计其数,但他们最看重的,还是医德医风的奖牌,那是患者心中无形的奖牌。

黎磊石有个习惯,每晚就寝前都要打电话询问住院病人的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赶到病房处理。他要求医生熟悉掌握病人情况,绝不能延误病人的治疗。

一天深夜,一位肾移植病人术后出现异常出血,肾移植小组3名医生因种种原因,没能及时赶到现场。事后,黎磊石自暴“家丑”向院党委作了汇报,并作了自我批评。

这3名医生都是黎磊石带出来的业务骨干,如何处理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为了警示他人,黎磊石“挥泪斩马谡”,对3名医生进行了严肃处理。

“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兄弟院士认为,医德医风传承身教重于言教。黎介寿年过8旬,仍然坚持每周做两三台手术,有一次竟晕倒在手术台上;性情刚烈的黎磊石有时爱发脾气,但一辈子没对病人发过火;无论什么时间,只要学生有问题请教,他们总是耐心解答,一时解答不了的就找书或上网查询;学生的每篇论文,他们都要反复帮助修改,经他们修改后发表的2000多篇学术论文,从不署自己的名字……这一件件事情,就像一座座无形的路标,引领着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前行。

良好的医德医风,如何评判与衡量?这两个研究所推行“十个不准”行医准则的效果,就是一个答案。多年来,没有一个医生私自外出会诊和手术,没有一个医生开大处方谋取提成,没有一个医生收取病人的红包……

黎磊石74岁那年,患恶性肿瘤骨转移。手术前那天晚上,黎介寿坐在病床前与弟弟执手长谈。事后,黎磊石回忆说,这是兄弟俩第一次感到“垂垂老矣”。然而,兄弟俩谈得最多的是,生命有限,更当化为红烛,照亮后人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