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琪的资料 致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王思琪)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站在了毕业的岔路口,开始回望这四年蹒跚摇晃着走过来的路。当回忆像洪水一般涌来时,便会发现一切正向Steve Jobs斯坦福毕业演讲中所说的一样:
大一时我们忐忑,不知道会不会交到真心的朋友;
大二时我们迷茫,不知道未来该选择一条怎样的道路;
大三时我们焦躁,不知道一切的努力是否能终成正果;
大四时我们感怀,发现那些你曾拼命在乎的事并不那么重要,现在的我们依旧安好。
谨以此文致学弟学妹们,愿你们全心享受大学四年赋予你们的一切,愿你们从我的故事中能有一些细小的收获,少走些弯路,多些自信,多些对未来的期待。
社团篇
许多刚入大学的学弟学妹一跨进校门面临的第一项选择就是缤纷缭乱的社团活动。交大每年10月份左右都会在东区大转盘举办百团大战,每个学院的学生会也会在学期初大张旗鼓扫楼招人,这时大家便会犹豫该以什么样的标准选择社团。
第一,学长学姐的推荐是很有必要的。在我初入大学时有幸结识了一两个上一届的安泰学长,向他们了解了哪些社团是真心实意做有意义的活动的,在学生中间评价比较好的。
第二,通过面试过程和与面试官的交流也可以了解一个社团的状况是否值得你与之共度几年大学时光。从面试过程中,首先可以看出社团的内部成员是否有很多值得你学习的素质;其次从面试流程的设计可以看出社团在对于招新的重视程度,也就相应得反射出社团对于新人的培养态度。
一个好的社团会为大学生活丰富许多,也可以让自己成长许多。在社团中认识的那些朋友或许成为大学甚至终生的挚友,从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人身上可以学习到很多沟通技巧、完成一项活动的流程、领导一个团队的本领等很多不可多得的经验。
在大学期间,我最倾尽全力的一个社团便是上海交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现在更名为全会(SCDU),最初也是在一个学长的推荐下加入了这个社团。在那里又认识了许多朋友,有些成为了未来的同事,有些让大学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学生职业发展协会让我在大一时便开始培养起求职意识,同时大二开始拥有组织策划协会招新的权利,在策划、协调及给学弟学妹的面试过程中,更加有条理,也多了许多与人交流的机会,从不同人身上学习到很多自身不具备的能力。
交友篇
大学可以交到的一类很重要的朋友便是学姐学长,因为他们经历过你即将经历的事情,面临过你正面临着的困惑,拥有着你非常需要的资源,可以给你提出一些或许影响终生的建议。这里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和小鹿姐的故事颇有点意外,第一次看她是在菁菁堂的舞台上,那次是学生职业发展协会邀请几位优秀的学长学姐做一次访谈。之后从加为人人好友,到在MSN上聊关于学期交换的事情,再到一起吃饭,一切看起来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得顺理成章。
曾经一度觉得跟一个比自己档次高出很多的人交流是件心累的事,也曾经觉得我们的距离太远了,交流的机会太少了,但这些怀疑,对自己以及对机缘的,都不再有意义,只要你想要去把握。
小鹿姐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便是给我指明了一条从来没考虑过的出国交流路,大一时一直觉得交换的机会只提供给少数特别优秀的同学,并且一直把读研或出国作为自己出路的我曾固执得认为这些和交换时相互冲突的。小鹿姐给我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我从没想过要刻意去结识这个牛人,只是这一个馅饼,砸到了一个榆木脑袋的头上。
可是当你碰到馅饼时,及时享受了么?还是忙于其他,任其烂掉了?亦或者随手一扔,砸到另一个人头上……
生命中,遇到贵人的机会并不很多
对世界,多少存有一点信心,对于那些轻易就能改变你人生轨迹的人,牢牢抓住吧
缘分理论,颇有道理~不过就像那个关于上帝的故事一样~当你不断祈祷自己中彩票时,或许上帝确实想帮你,但你得先买一张彩票吧~
交流篇
我的学期交换是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在蒙特利尔度过的一个学期似乎比过往任何一个都长,都短。这或许是大学阶段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时光。
所谓长,即在那四个月中,学得一手饭菜,与几个同起居的朋友关爱有加,领略了各大小城市的样貌与风采,交到无数海角天涯的朋友……所谓短,即每日都在忙忙碌碌,睡得很晚起得很早想要努力抓住那几个月中的分分秒秒,但似乎离开时依旧觉得还没有认认真真去品味这个生活了四个月的城市,没来得及玩遍吃遍所有在异国他乡向往的种种,也没能去跟每一个人道一声再见,虽然这其中夹杂了太多个"再也不见"。
蒙特利尔虽然号称上海的姐妹城市,但面积远没有这么大,气候也很不一样,在我看来,之所以被冠以此名,那必是人们来去匆匆的特点了。
蒙城是我们一行四人第二个抵达的城市,享受了在温哥华五天的阳光沙滩码头游艇的闲适,初到蒙特利尔多少有那么些不适应。这里的人们不再像我们熟知的老外一样闲庭信步,随时准备好冲陌生人微笑一下,他们衣着正统,步履匆匆,面色略微凝重,偶尔街上会走过两个服饰华丽的美女说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加式法语,但大部分还是典型的professional,匆匆走过大街小巷。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致便是每天的地铁里,不管是站着坐着,不管乘很久还是只一站(蒙城的地铁一站一般是十几秒钟),所有人都势必掏出一本书,然后be fully obsessed.
另一大文化差异便是生活观念。蒙城人的观念是work for play,而我们常常是play for work,休息是为了养精蓄锐,更好的工作。这个结论是我在一次搭朋友车回家的路上跟他进行过一番深刻的讨论后得出的。
麦吉尔的学生学习起来都疯狂得很,据我所知,大部分人都是每天学到两三点,更有甚者日日天亮后入眠,但就算再忙,周末依旧会在家里大开party,一到假期势必出门旅行。想想常常玩乐时依旧心心念念着工作的我们,实在觉得是不是太苦逼了点。
在那四个月中,我走遍了世界最大国家四个最大的城市,美国东部的三大城市。温哥华最难忘的是四个人的并肩作战,游船上一望无际的海,硕大的车厘子,花团锦簇的艳丽,触不到的雪山;渥太华有着低调的华丽,加国首府,却远没有其他几个城市那般知名,人们无与伦比的闲适,空气无法比拟得清新,而那时枫叶正红;多伦多,介于国际大都市与闲适乡村之间,人们没有蒙特利尔那般匆忙,是传说中那种你站在路边会有人主动offer help的城市;纽约,印象最深的便是Woodbury通宵十二小时的疯狂购物,在典型的美国人家里一顿丰盛至极的盛宴和一晚酣睡;在波士顿Cheesecake Factory的大餐和安泰一行十人夜晚游走于波士顿街头;华盛顿,另一个低调的帝都,作为四月旅程的结尾,集结着我对这一行的全部眷恋;还有Mont Tremblant枫叶正红时油画般的山头,Niagara Falls无与伦比的气势磅礴……
四个月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有许许多多压力艰辛纠缠不快,以至于回来之后的日子太过享受和朋友插科打诨的时光,以至于如果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或许还要稍稍犹豫一下要不要重新走过这一切,但不得不说,交流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经历,一份值得一生珍视的时光,一个从未后悔过的选择,如果有四个月的时间,能让你认识自己,看见小半个世界,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谁又能说这一切不值得呢?
实习篇
从大三的寒假,我开始了正式的第一份实习。
第一份永远是最艰难的,我的第一份实习大概是在投了好几十家公司,面了近十次面试后得来的,阴错阳差得进了一家新加坡的咨询公司,却成为至今为止都最为珍视的一份实习,小公司永远是你能学到最多东西的地方,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公司规模,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份机会。
在那家公司完成了一个项目后,有幸面试进了科尔尼,之后又幸运得成为贝恩咨询的一名实习生。
在贝恩起初的两周,竟已接触到三个项目了,相应的,也接触到三个consultant,见到了一些大牛实习生,接触到了一些和前面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
先从Consultant说起,第一个是清华工科,日本丰田工作4年,中欧MBA毕业的;第二个是清华金融女,一直从北京office远程联络;第三个是北外毕业的姐姐明显有极强的Business sense,现已拿到Kellogg,Wharton双MBA offer。这三个consultant的共同点是说话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而且丝毫没有强势压人的感觉,充分体现出Bain喜欢团队型员工的特性。
二是文化方面,接触的三个项目平均每个两天而已,只做一小部分,但接触到的每个supervisor都会很耐心得跟实习生交流项目心得,让你能够充分了解项目内容,至少让你知道你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相比之下,二流咨询公司在这方面就差了很多。
同时也第一次有了出差的机会,一个人飞去深圳,下飞机走出登机口时突然有点慌,因为总归还是第一次一个人在完全没有接应的条件下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过最痛苦的是严重晕机,接下来就是肠胃感冒的症状,硬撑着打车到市里开始工作,没吃早饭没吃中饭一趟趟去洗手间,之后每站起来就眼前一片黑,感觉随时要晕过去了,一直在想如果真的晕过去了会怎么样。
五点钟终于跟consultant碰面,一起吃了顿晚饭,当时是胃疼,脑子不转,有气无力,整个人都完全不在状态得吃了有生之年最奢侈的一顿饭。
吃过晚饭继续工作,这次没有要昏厥之感,却觉得腿随时要断掉了,十点钟,终于回到宾馆,洗好澡靠在枕头上继续工作,直到眼前重影,眼皮要落下。
5点多起床,一直撑着脆弱的小身子工作到12点半,终于睡下了,不知那时是不是在发烧,钻进被子里冷的要死,只好把自己紧紧裹住了……早上醒来前一直在做梦,脑子里excel滚来滚去痛不欲生,7点爬起来,又浪费了一顿超丰盛的早餐,直奔工作点,跳过午饭,三点半做好工作,四点赶到机场,十点钟回到寝室,继续工作至2点半。
这一程总算见识了大牛consultant和那骄奢的生活,当然也见识到了那份辛苦,一个人只能更独立更勇敢,走出机场的那一刹那便明白要靠自己了,没人帮得了你。不过也还是有不少快乐,至少还算精彩不是么?
贝恩在三个月前的自己看来仍是那么那么遥不可及,连梦想都谈不上,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早早得给自己下定义,你们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为之付出踏踏实实的努力。
总结篇
每个人的大学路都有别样的风采,毕业后应该选择一条怎样的路最适合自己也是因人而异的,工作、读研、出国,三条路没有好坏,但对于每个人都有一条在当下关头最适合的,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都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捕捉兴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
一不小心没刹住闸,老学姐罗里吧嗦说了这么多。
最后的最后,希望每一位学弟学妹都能拥有一份独一无二的大学时光,找到自己最热爱的未来的事业,找到那个可以相伴一生的人,选择一条最让自己快乐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