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薛福成 郭嵩焘循理外交思想的内容及成因
浅析郭嵩焘循理外交思想的内容及成因 摘要:郭嵩焘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思想家,其在外交实践中形 成了循理外交思想,主张以礼相待,以理制胜,以和为主及反对蛮 干。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条 件。
关键词:郭嵩焘;西方列强;循理外交思想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71-02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著名的外交思想家,办理外交是其平 生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依理原则来解决国际 纠纷,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外交理念——循理外交思想。
这一思想 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本文试对这一思想的内容及 成因做一简要浅析。
一、郭嵩焘循理外交思想的内容 关于洋务处理,郭嵩焘曾言“有谓嵩焘能知洋务者,其时于泰西 政教风俗、所以致富强,茫然无所知,所持独理而已。癸亥秋,权 抚粤东,就所知与处断事理之当否, 则凡洋人所求,皆可以理格之, 其所抗拒,又皆可以理通之,乃稍以自信”[1]以上其所说之理 。
就是事物的是非曲直,循理即是在对外交涉中摒弃惧怕心理和蛮干 做法,冷静地按照条约法例、常规不卑不亢、讲求信义地处理对外 关系。
具体来说,循理外交思想的内容主要有三: (一)以礼相待 1、主张反对视西方诸国为“夷狄” ,要以城相待,讲信义、不欺 诈 郭嵩焘指出“非谓尽地球纵横九万里皆为夷狄,犹中土一隅,不 问其政教风俗何若,可以陵驾而出其上也”[2]而且他还多次批 。
评不讲信义、出尔反尔、有约不遵、签约违约的现象: “国家办理 夷务二十余年,大抵始以欺谩,而终反受其陵践,其原坐不知其事 理”[3] 。 2、严格要求自己,要讲礼、有节制 郭嵩焘在对外交往中不仅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讲礼节制,而且对侍 臣也严格要求,出使英国时,曾“传集随侍人等,谕以五戒,一戒 吸食洋烟,二戒嫖,三戒赌,四戒出外流荡,五戒口角喧嚷”[4] 。
这种讲究礼仪、 以礼自守的做法维护了国家尊严、 赢得了国际信誉。 (二)以理制胜 郭嵩焘多次强调“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服” ,认为处理对 外关系应遵循一个“理”字,与之讲理,以理折服。
1、要分清事务的是非曲直,循理而动,依理而行 郭嵩焘说“理者,所以自处者也。自古中外交兵,先审曲直。势 足而理固不能违,势不足而别无所恃,尤恃理以折之”[5]当时 。 中国处于“势不足” ,与洋人交涉更要讲理,依据条约、国际惯例 和公法行事,以便对对方有所制约。
2、对外交涉既要刚柔相济、不卑不亢,又要据理力争,以理拒之 郭嵩焘强调“为政当识体,此语切要。如待夷狄,刚则忿争以求 胜,而急婴其怒;柔则一顺其情以取媚焉,而卒为所狎侮,同为不 知体而已。
[6]“或高而亢,或卑而俯,其失均也”[7]这说明 ” 、 。 刚柔相济、不卑不亢在外交工作中非常重要,但要处理好外交事务 同时还必须得据理力争,以理拒之。
郭嵩焘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 践行的,如在 1877 年英国不准中国在新加坡常设领事和潮州开埠英 领事入驻潮州等问题上郭嵩焘就依据这一原则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以和为主、反对蛮干 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封建士大夫“尊朝廷,攘夷狄” ,一味言战; 而另一部分惧怕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味屈膝投降。
郭嵩焘对这 两种做法都进行了尖锐批评,主张以和为主、反对蛮干。他特别痛 恨那种放弃和平谈判、盲目蛮干的行为,这点在僧格林沁痛击英法 联军这一事件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战前郭嵩焘曾向僧格林沁陈述不 可战, “至于上说帖一十有七次。 大致以为今时意在阻击,苟欲击之, 必先自循理;循理而胜保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