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恕西南交大 瞧瞧人家唐山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前身)培养的土木工程师们

2017-1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年是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中国5所同气连枝的交通大学各类校庆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忆往昔,看今朝,饮水思源,缅怀先贤,继往开来--我

今年是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中国5所同气连枝的交通大学各类校庆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忆往昔,看今朝,饮水思源,缅怀先贤,继往开来……我是北方交大(现北京)毕业的,今天看到校园群中还有捐款120即可换纪念邮票的活动,不禁心动。:)

交通大学的前世今生各位可以在网上查到。今天我感慨一下,这个唐山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真的好牛叉啊,曾先后培养出73名国内外著名院士。在我们土木工程行业,培养出的大咖们有茅以升、林同炎、严凯、汪菊潜、黄万里、张维、方俊、林秉南、刘恢先、顾夏声、王梦恕……当然这些大咖们都是解放前毕业的吖……解放后毕业的当然也有很多英才。

我现在的同事刘金锁、周汉强、王久军、许俊磊(别惊讶,你们现在当然不认识他们)则属于改革开放以来西南交大培养的人才……

言归正传,这些大咖有多牛?光是一个林同炎,就搞出过世界上最大的莫斯科纳地下展览厅、世界上最大的双曲线抛物面壳顶结构的体育馆、世界上第一座半面弧形的克拉巧起大桥、世界上第一座倒挂式悬索桥、世界上最大的双曲线抛物面壳顶结构的波多黎各体育馆……

茅以升(1896--1989)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中科院学部委员,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30年代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另主持建造武汉长江大桥。

林同炎 (1912-2003)美国科学院院士,“预应力混凝土先生”,著名桥梁专家,创造了多项世界和中国建造第一。

严恺 (1912-2006)水利专家和海洋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荷兰德尔夫特科技大学工程师。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的研究工作。

汪菊潜(1906-1975)铁路桥梁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早年运用结构力学原理,结合实际,多次加固和新建国内重要桥梁。

黄万里(1911-2001),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著名水利工程专家,治理江河、消除水患的学科泰斗,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

张维(1913--2001),固体力学、结构力学和工程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博士。他首次在国际上求得了圆环壳的强度问题的渐近。80年代后开展对有关薄壳、圆环壳、弯管和波汶管的强度、稳定、振动等问题的研究。

刘恢先(1912--)结构工程与地震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康乃尔大学博士。早年从事桥梁设计工作和结构理论研究,开创了地震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对我国地震建筑规范的制订作出了重大贡献。

林秉南 (1920--1992)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院院士。水利学与河流动力学家。美国依阿华大学博士。在国外最早提出指定时段构造特征线网法,提出明渠不恒定流计算法。在不恒定流方面,率先在国内开展溃坝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方俊 (1904-1998),大地测量与地球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7年赴德国进修重力测量学。我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

王梦恕 (1937-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长期从事隧道工程理论研究,进行科学试验,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推动了我国双线铁路隧道建设及地下铁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的发展。

希望我们所有工程人,向中国的老土木工程师们学**!

汗颜啊,我也是母校培养的,而今在工程行业混迹十几年了,过程又骗了母校一个学位,怎么感觉对啥技术都是似是而非呢!唐山交大为什么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学生呢?

一、校长理念先进

在早期,校长多为具有世界视野的官员担任,如清外交大臣周寿臣、民国参议院首任院长赵仕北、外交总长章宗元、外交次长刘式训等。发展时期,教育家罗忠忱、李书田、孙鸿哲、顾宜孙、胡博渊、唐振绪等都曾执掌唐山交大。建国后,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唐山交大1916届学生)曾四次出任交大校长。在这些校长的治理下,唐山交大有着最先进的管理,是中国最早采用四年本科制的大学之一,也是最早设置毕业设计环节的大学之一。

二、教师安心教学

唐山交大历经时代变迁和战火动乱,但仍然逐步形成了以罗忠忱、顾宜孙、伍镜湖、黄寿恒、李斐英为核心的教授团队(被称之为“五老”),他们都在唐山交大四五十年以上以致终身,真正为学校奉献了一生。

三、教育格局多元

唐山交大的创立和发展时期正值乱世,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教育家的胸襟。从而导致全社会的教育生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四、学术思想自由

当时的社会管理秩序和程序其实很纯粹的,入个学,考个试,开个除都很简单,更重要的是,政府绝不干涉学校的思想和学术自由,没有那么多的教学大纲、全国统考……话说当年的军阀也很重视教育,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刘湘……都热衷于办学。

五、学生心无旁骛

这个不多说,可想而知,那个时候没啥可玩,社会没这么多的干扰和诱惑,利于治学。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读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能立志坚持读书的都是有理想有信念的进步青年,所以学**会更加主动。

六、教学方法特殊

其实我不知道他们有啥特殊教学方法,也没有时间考证,但我想肯定有的。对于好的教育传统,其实我们应该继承、继承、继承……但恐怕都在不断推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