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店里看到一本《刘少奇选集》 目录很有意思 发上来大家看一看

2018-0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三节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1958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举行.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全会审议通过<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一方面,对人民公 社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和政策上阐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前一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纠正"五风"错误的认识成果. 一.批评企图超越社会主义阶段的空想,重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区别.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决议>指出:无论由社会主义的 集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

第三节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1958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举行。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全会审议通过《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一方面,对人民公 社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和政策上阐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

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前一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纠正“五风”错误的认识成果。 一、批评企图超越社会主义阶段的空想,重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区别。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

《决议》指出:无论由社会主义的 集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过渡,还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都必须以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为基础。我们既然热心于共产主义事业,就必须首先 热心于发展我们的生产力。

首先用大力实现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而不应当无根据地宣布农村人民公社立即实行全民所有制,甚至立即进入共产主义等等。接 着《决议》还分析了那样做的危害性。《决议》中的这些精彩文字都是毛泽东修改时加进去的,是专门对刘少奇和邓小平等人在《高举人民公社的红旗前进》的社论 以及刘少奇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视察中所鼓吹的错误做法而进行的批评。

为使读者研究,现将毛泽东在《决议》中加进去的文字转录如下:“必须指出, 集体所有制对于今天的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发展,仍然有它积极的作用。

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迟早,取决于生产发展的水平和人民的觉悟水平,这是客观 存在的形势,而不能听凭人们的主观愿望,想迟就迟,想早就早。

因此这个过渡只有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地实现。如果看不到这些, 把成立公社和实现全民所有制混为一谈,过于性急,企图在农村中过早地否定集体所有制,急忙地改变为全民所有制,那也是不适当的,因而是不可能成功 的……”。

每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和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而在这整个过程中,社会的性质仍然是社会主 义的。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经济上发展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的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的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更合理,但是,这只有产品极大丰富了以后才可能实现。

没有这个条件而否定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会妨害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就不利于生产的发 展,不利于社会产品的增加,也就不利于促进共产主义的实现。因此,在人民公社社员收入中,按劳分配的工资部分,在长时期内,必须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促进社 员劳动的积极性,也为了使社员在生活中的复杂的需要比较容易满足,公社必须努力使社员所得工资逐步增加,并且在若干年内,必须比供给部分增加更快。

即使已 经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以后,由于社会产品还没有丰富到足以实现共产主义,人民公社在一个必要的历史时期内,仍然将保留按劳分配的制度。

企图过早 的否定按劳分配的原则而代之以按需分配的原则,也就是说,企图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勉强进入共产主义,无疑是一个不可能成功的空想。

无论由社会主义集体所有 制向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过渡,还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都必须以一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只有生产力发展到某种状 况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某种改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同志们要记着,我国现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很低,苦战三年,加上再努力若干年,全国的经 济面貌可以有一个很大的改变,但是那时离开全国高度工业化,全国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目标,还将有一段不少的距离:就是离开社会产品大大丰富、劳动时间大 大缩短、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而没有这些,当然就谈不到人类社会的更高发展阶段---共产主义。

因此,我们既然热心于共产主义事业,就 必须首先热心于发展我们的生产力。首先用大力实现我们的工业化计划,而不应当无根据地宣布农村人民公社“立即实行全民所有制”,甚至“立即进入共产主义” 等等。

那样做,不仅是一种轻率的表现,而且将大大降低共产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标准。使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受到歪曲和庸俗化,助长了资产阶级的平均主义倾 向,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1958年12月10日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

1958年12月人民日报有关刘少奇的 “穷过渡”、“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论调,请参阅本论著前面的有关文章) 二、批评企图否定商品生产和按劳分配的错误观点,强调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按劳分配的必要和重要性。

《决议》提出: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 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重大原则问题,必须统一认识。有些人在企图过早的“进入共产主义”的同时,企图过早的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过早的否定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的积极作用。

这种想法是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利的,因而是不正确的。这是我们以决议的形式,对商品生产和按劳分配这两 个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原则的明确肯定。

三、批评浮夸风。要求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把经济工作越做越细。《决议》指出:目前社会主义建设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是浮夸。这是同我们党的实事 求是的作风不相容的,是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不利的。

我们的经济工作必须越做越细致,我们的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必须善于区别事物的真相和假象。区 别有根据的要求和没有把握的要求,对情况的判断必须力求接近客观实际。尽管毛泽东一再强调“压缩空气”,降低生产指标,但会议通过的《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 经济计划的决议》规定的粮、棉、钢、煤等四大指标仍然偏高。

如钢的产量由 2700---3000 万吨降为 1800 万吨左右,仍没有足够的能量抵抗 刘的热情并降到应该的合乎实际的数字。

全会期间,毛泽东于12月1日,撰写了《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一文。在写到事物的两种可能 性时指出:虚假的可能性同现实的可能性又是两件东西,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

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在我国,在目前,有些人太热了一点,他们不想 使自己的头脑有一段冷的时间,不愿做分析,只要热,是不利于做领导工作的……。 12月9日,毛泽东在六中全会上讲了12个问题对继续纠正“五风”提出了以下意见:---对“苦战三年,基本上改变农村面貌”的口号有怀疑。

毛泽东指出: “本来是苦战三年改变农村面貌,但是后头不知道那一天就推广到全国去了。

我的意见就是说,我对这个口号有怀疑,苦战三年基本上改变农村面貌,我曾经是有怀 疑的,在4月武昌10个省委书记开会的时候,我提出过这个问题。我说,可以不可以改为苦战三年,初步改变农村面貌。把这个基本改变全国面貌的口号时间拖长不比不知道:毛泽东、刘少奇在大跃进前后言论对比录【图文】 一点,无疑是当机会主义,这样的机会主义我很愿当,当了有味道。

” ---指出围绕人民公社问题,有一大堆思想搞不清楚。

这个决议的主要锋芒是向着急这方面的。毛泽东在讲到党内外争论时说:“最近围绕人民公社这个问题,有 各种议论。我看,大概可能有几十万干部对这个问题,有一大堆思想搞不清楚。一人一说,十人十说,大体上有几说,一说就是性急了一点,纷纷宣布自己是全民所 有制,纷纷宣布两年或三年或四年进入共产主义。

缺点是太急了一点。我们这一回作这个《决议》主要锋芒是向着急这方面的,就是说,不要太急,太急了没有好 处。” ---要求做到计划要留有余地,让群众的实践超过计划。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学说,在我们国家1958年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他说:“现在要搞一 个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压缩一下,我们脑子里的空气还是那么多,但是,压缩一下,要留有余地,提出的计划要低一点,让群众的实践超过我们的计划。

我看这也是 一个辩证法的问题。” ---强调要估计人民公社和人民政权存在着巩固和垮台的两种可能性。毛泽东指出:“巩固和垮台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

他说,我倒是借这个机会讲一下这些倒霉 的事情,无非是人民公社垮台,共产党垮台、崩溃、 分裂,剩下一些游击队。他强调:不过,我们有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规律管着,就是说,我们这些倒霉,尽管怎么样,总是暂时的,就整个说,是局部的。

帝国主 义、世界上的资产阶级,一定要灭亡,是永久的,以后就没有了。而社会主义事业,有损失,有失败,因为我们搞的不好。那种挫折、那种分裂、那种失败,甚至灭 亡,都是暂时的,不久就要恢复。

” 毛泽东的这番话是就人民公社问题说起的一方面,他希望人民公社巩固,力求它巩固;另一方面他又担心人民公社垮掉,或者要作垮掉的思想准备。他进而引发出对 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两种可能性的论述,反映了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深邃认识和郑重态度。毛泽东这番话是在三十多年前说的,然而,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看 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挫折、失败,仍然具有震耳发聩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