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 刘鸿儒:中国金融改革名将 金融教育家
谈及几十年来金融改革的难点,刘鸿儒表示主要是难以突破“理论禁区”。
关于这个禁区,业界有一种更为详细地表述为“苏联版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现实问题的冲突”。改革开放后经济实践的巨变使原有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已经无法解释、适用或是推动实践的发展,而改革者采用的新方法又饱受质疑,争论此起彼伏。
刘鸿儒为了要推动改革,往往从理论启蒙入手,著书立说,演讲,借助媒体宣传,让现代金融理论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可,以减少改革阻力。
“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学术思想难以达到很深的层次。关键是刘鸿儒关于现代金融理论的启蒙,在当时意义重大。”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建华是“五道口”“老三届”,他表示,“刘头”的贡献最重要的是对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但理论学术上也占有同样的份量。
“他是中国转轨金融学的启蒙人,金融改革实践的探索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对刘鸿儒金融思想的评价简短而有力。
夏斌曾是“五道口”81级学生,与吴晓灵、胡晓炼是同班同学。2005年11月,他和数百位“五道口”学生齐聚一堂,在“刘鸿儒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共同研讨、总结了老师的经济金融理论学术成果。夏斌说,中国金融改革可分为三方面:银行改革,包括商业银行改革、重组、注资;金融市场和市场化机构的建立;央行的宏观调控。
这三方面都是刘鸿儒最先进行阐释和实践。从银行改革理论方面看,20多年前,当时不能提“商业银行”的概念,在刘鸿儒的推动下,主要提的是“银行企业化”,就是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当时他想尽办法,一定要把大银行改革成商业银行。为此,先组建了交通银行等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以作示范,探索建立商业银行之路;从金融市场学方面,在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对金融市场学进行介绍的,是刘鸿儒编写的《金融市场》一书,该书从理论到组织架构、从工具到法律法规进行了介绍。
为探索中央银行学,刘鸿儒和沃尔克(时任美联储主席)进行交流,撰写了《漫谈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一书,完整地介绍中央银行理论。
不管是在人民银行、体改委、证监会工作期间,还是在退休以后,刘鸿儒对钻研学问都抱有积极的热情。他表示很愿意做实际的工作,但却不喜欢依葫芦画瓢的墨守陈规。他说把新理论应用于富有生气的实际工作,会使理论不致于空洞和枯燥,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创新,产生新的生命力。他在上班之余,勤看书勤思考,工作中每遇到症结都喜欢研究解决对策,并用文章记录下思考的结晶。
上世纪60年代,刘鸿儒频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另与王兰同志合作撰写了《社会主义的银行信贷问题》一书,与黄达同志合作翻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黄金》一书。上世纪70年代末,他用一年时间撰写了《社会主义货币与银行问题》,总结从老区根据地到“文革拨乱反正”后,整个新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和经验教训,以及如何发挥银行作用等问题。
书里的观点基本上都是在原来的理论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之下,但是在最后一章节,他谈到了社会主义的银行的作用问题,提出应正确地对银行进行重新定位,发挥它的作用。这在当时无疑于是一种“强烈的思考”。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一直笔耕不缀,除了与夫人王志玲同志合译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货币理论基础》以外,他先后撰写了《漫谈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金融调控论》、《股份制在中国的实践》、《刘鸿儒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探索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等著作,亲自主编了《金融市场》、《金融基础知识》等书籍达二三十本。这些书籍与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紧密相连。
1991年出版的《金融调控论》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坚冰,除了货币供求理论部分外,还包括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并详细论述了金融直接调控、间接调控等内容。这本书后来几乎成了每个研究中国金融调控问题的学生所必备的参考书,在各种论文中被广泛引用。
1993年出版的《金融基础知识》(与唐旭等合编),虽然字数不多,但概括得非常精炼,获1995年全国十佳经济读物奖。2000年出版的《刘鸿儒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更是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演变过程和改革的进程。
2003年,出版的《探索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是在他给“五道口”学生开办“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专题讲座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该书概括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在资本市场理论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指出理论创新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灵魂,中国资本市场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突破理论禁区和计划经济传统观念的过程。
广发基金公司董事长马庆泉博士将其总结为“新中国证券市场就知行关系而言,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得到提炼和明晰,并开始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阶段的代表作。
2007年,他又编写了一本60多万字的著作:《探索与思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资本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历程、重大问题的理论观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
他的学生候亚丽说:“先生的每一部著作,都是当年金融改革实践的总结和对下一阶段的探索与思考,极具历史价值。”
而夏斌更是看到了“他不仅仅是把西方理论引进来,而且是结合中国的特点。现在按照国际准则,真正进入实质性的改革,还在走这个道路。”
还有人很羡慕刘鸿儒,说他是一个能影响政府决策的幸福的经济学家。他在“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专题讲座的内容,以及多次发表的观点大多被主管部门采纳。而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事管理、教学之余,还能提笔撰写出上千万字的著作和讲义、论文和教材等理论研究文章,大家都心生佩服,不知他是如何协调统筹安排时间?
“三者确实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尤其在时间上和精力上会出现分配不过来的现象。”刘鸿儒说,但是,三者做得好也可以相互融合。将管理实践中碰到的多种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讨论分析,或撰成文章或著作出版发表,思考又逐渐地从感性到理性,由点到面,由零散到系统。因此,将管理、教学和科研合三为一可以实现良性循环。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
“生活中很少看到他有闲下来的时候,至少是他的大脑。”他的学生易彬说,平常,只要是稍微有点空闲,他就会找出一些事情来做,若有一些稿子没看完,他就随身带着,坐车、乘飞机有空就拿出来抓紧时间看。
刘鸿儒笑道:“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研究,有利于推迟老年痴呆症。”
洒脱人生
今年,刘鸿儒和老伴王志玲同志刚庆祝了金婚纪念。
他们相识于东北,情定莫斯科,相携相伴风雨同舟50载,相互之间默契十足。当他们共同回忆那些他们一起经历的美好的激动人心的往事时,还不忘互相幽上一默,尔后,相视而笑。水晶像框里镶嵌有50年前新婚之初在莫斯科大学前的留影,红酒杯里映照着50年后古稀之年深眸对望中欢笑的目光,他们在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享受着家庭的温馨和睦,现如今,相濡以沫共白头,儿孙绕膝乐悠悠,夫复何求?
刘鸿儒打趣地说,在家里,老伴是领导,是董事长。其实,他不仅在家不耍派头,在外面也是亲切,随和。大家都说“他不像一个当官的”。
外界评价他是那种为官时亦治学、治学时亦能发挥政策影响力的学者型官员,是一个豁达、洒脱的人——“没有多少人不因自己仕途上的波折或人事争拗而耿耿于怀,但有着几十年官场生涯的刘鸿儒却是个例外”。
他先后担任人民银行副行长、体改委副主任、证监会主席、全国政协八届和九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但10多年来始终只是在这种比较具体的业务领导岗位上徘徊。曾有人为此打抱不平,“业务、能力、知识也够上水平了,怎么却没有提拨上去?”也曾有记者直言不讳地问他,是否有些个人发展上的遗憾?他很坦然地笑答:“人适合干什么就该干什么,我本来就是干业务的,并不期望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负荷的事情,所以有什么遗憾呢?”“像我这样的人,能做到人民银行的常务副行长和证监会主席,就算机遇不错了!
”
刘鸿儒对自己作的评价十分朴实:“我是个业务型干部。”人民银行有一位老领导曾在会上说,“我们的干部有两种,一种是懂业务不懂政治,一种是懂政治不懂业务,两种兼备的有,但不太多”。刘鸿儒初听说这番话时理解不深,直到后来在实践中体会才慢慢地懂了,“自己确实不大懂政治,心思都放在了工作、教书和写文章上”。
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在知识方面,但凡有差距的地方他都积极去弥补,但在人际关系上,明知有弱点,却听任自然不愿花时间去作弥补?
“不是所有人都能当演员,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刘翔,”刘鸿儒怡然自乐道,“是什么料就成什么材。我只是一个业务干部,自己定好位了,所以,我就知足了,所以我就常乐了,所以我就潇洒了。”
退休后再无“案牍之劳形”,刘鸿儒虽然没有“调素琴、阅金经”,但是,他退而不休——教书、研讨、演讲、写作、打高尔夫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忙得不亦乐乎,尤其是他的学生们“都一下子冒出来”,看望、拜访、邀约不断。这份满足和快乐也许就是他今天不提自己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影响和功绩,而依然乐意称自己为“教书匠”的原因吧。
除了在“五道口”教学外,他还担任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家高校的兼职教授和访问学者。甚至,他还在中华慈善总会担任了副会长兼募捐委员会主席,呼吁社会对智障儿童给予帮助和关心。平素里遇上高兴的事儿,他也会一时兴起自掏腰包请学生吃饭。时常他还与三五好友,在阳光下的绿草地上,接受高尔夫球文化的挑战,走路打完18洞,健身、交谈两不误。
虽然他62岁才开始学打高尔夫球,却出人意料3次捧走“贺龙杯”的冠军奖杯。刘鸿儒说:“我一贯的信念就是不干则已,干就干好。打球也是如此。”他家里有一面墙上,一格一格的柜子里,数十个奖杯一长溜儿地整齐码放着,都是他“打出来的成绩”。
他酷爱读书,但没有书呆子气。他也遭遇过一些坎坷的经历,但从不把时间花在抱怨上,而是笑对生活,顺其自然。即便是体力劳动,他都做得比别人出色。他从苏联学成归国后曾先后两次“下乡”。1960年,他在上海南汇县当公社社长,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大家都吃不饱饭,刘鸿儒饿着肚子“勒紧裤腰带”和农民一起干活,讨论如何拆掉吃饭不要钱的“大食堂”,退赔给农民无偿调用的门板、铁锅等物品,给农民分自留地等;“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先后两次被派到“五七”干校,种地,扶犁、撒种、除草这些农活他麻溜儿利索得跟老乡的水平不相上下。
后来,他又被派去晒场扛麻袋。装满谷子的麻袋重达百余斤,他一把抓住袋子两头送到肩上,扛起来就走。因为在下乡干部中表现不错,他先后被提拔为炊事班副班长、班长,厨房里诸如包饺子、蒸饭做菜那些活儿,甚至于杀猪,他样样都干得十分出色。
很多在大城市里长大的知识分子,大都无法适应农村繁重的体力活儿,可刘鸿儒却驾轻就熟觉得不过是“小菜一碟”。人家对此纳闷不已,“你是吃过‘洋面包’回来的,怎么能吃得了这些苦?”
“后来的这些‘苦’,跟我小时候所经历的苦难相比,都算不上什么。所以,再苦的日子,我也不觉得害怕了。”提起以往的劳动锻炼刘鸿儒谈笑自若。
都说成就刘鸿儒这个学者型高官最为辉煌的人生篇章是那长达40年的宦海生涯,但他静水流深不愿谈及一些人事细节,倒是有关于人生经验的总结,他又慷慨又大方几欲倾囊而出。
当官时,他没有坏心,也不整人。在人缘关系上他不会搞歪门斜道,也不会曲意奉承,他虽然不欣赏八面玲珑、世故圆滑的性格,但也不赞成太过于“一根筋”到底。“比如说在待人接物上快人快语直来直去是个优点,但同时如果不把握好度,不讲分寸,不讲场合,不分对象,想什么就说什么,就反过来会变成缺点。”
刘鸿儒擅于发掘别人的长处和优点,经常鼓励学生和下属。他尊重人,理解人,不处处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去约束和衡量别人,对部下也从不横挑眼睛竖挑鼻子地颐指气使,即使是某些失误和过错也能平和以待。
什么叫过错?刘鸿儒说人民银行有一位老局长对这个词的解释令他印象很深:“过错过错,过则错,不过则不错。”贪杯伤身,饱食无益。人一生当中,最难掌握的就是这个度。搞改革,工作、生活,与人相处都有一个火候,如何能保证恰到好处地掌握分寸绝非易事。
可以精益求精,却无法尽善尽美。刘鸿儒说有时他也难免会自己给自己“背包袱”——往往是不知不觉地进入飘飘然的状态,处事待人都不清醒,当“碰了钉子”或被朋友“叫醒”以后,改了一阵又犯,犯了再改;有时又因失败、挫折产生自卑情绪。
刘鸿儒也曾遇到过许多委屈和挫折,他年青时心态稚嫩,好面子,求上进,稍微出了点洋相便承受不起,后悔懊恼好几天都情绪低落。但他后来深切地体会到,这是好事,任何一个委屈和挫折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遇,人不会永远一帆风顺,经历了挫折才能进步,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许多学生都曾聆听过刘鸿儒语重心长的教诲。但刘鸿儒说,这无非都是些众所周知的大道理,没什么特殊的,而且,经验教训即使别人唠叨得再多也不如自己亲自体验一回来得深刻。
待人真诚,对于别人的困难,能帮则帮,这是他许多年来一直信守的原则。有时别人遇到他,笑谈中提及多年前曾蒙他仗义相助之事,他却想不起来了。“帮助别人忘掉是对的。”刘鸿儒说。他奉献而不求索取,为之乐此不疲,也乐在其中。
问及为何能保持这种心态,刘鸿儒乐呵呵地回答记者说:“首先,这与我的生活经历有关,保持心情开朗、摆正心态,这是关键的因素,人没有私心不可能,但私心不能太重,遇到事情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考虑问题,也许心结就化解了;其次,要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进行横向、纵向对比,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事物。”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做得这么超脱,也是长年累月在反复摔打磨练中一点一滴慢慢体会出来的。”就像酒越酿越醇,刘鸿儒说,到老了悟出道,心胸也豁达了。
离休10多年,他在中国金融界依然威信不减,这与很多为官者下台后,人走茶凉、销声匿迹的景况截然相反。
“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刘鸿儒是中国金融界出现的可能为数不多的这么几个人之一。”现任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秘书长、“五道口”82级学生蔡重直对记者说,这个原因,无关于他曾是央行的“二把手”,也无关于他担任过中国证监会主席的职务。
“第一,做到部级干部的人很多,但在金融界的领导者中,非平庸之辈而像他这样成为领袖式人物的屈指可数。”
“第二,几十年来,像他这样不论教书、还是做官,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都对研究学问抱有浓厚的兴趣,一直在不停地研究问题,并亲自撰写文章、出版著作的人不多。”
“第三,不管是在位和还是不在位,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为同学上课,包括推广金融理财教育,像他这样热衷教育事业的人也不多。”
“第四,他潇洒、身体健康。有一次,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与国际的CFP组织在中国开了3次大型讨论会,刘鸿儒就在一个星期内往返3地乘坐飞机,分别到3个城市发表3次不同主题演讲,还开了4次会,讲了两个上午的课,而且晚上和老朋友吃饭,每顿饭还能喝上几两白酒,像他这样好体质的人也不多。”
有几个人能同时做到这几个方面?蔡重直对恩师的精辟总结,入木三分。
南宋诗人尤袤曾说:“一本好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一生勇于接受挑战,敢于创新的刘鸿儒就犹如这样一本厚重的书——坎坷的经历,洒脱的人生,坚韧的意志,执著的追求……他的人生豪迈,锐意进取,其精神和信念以及价值追求,在潜移默化、循循善诱中引导着后来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开拓创新,锲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