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萌的儿子 王萌萌:他们的深情是我的灵感源泉

2017-08-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志愿者作家王萌萌目前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创作员.1984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的她,2006年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在一家为贫困山区孩子募集课外书.建爱心图书室的民间公益组织担任志愿者,先后多次赴云南支教,并以做一名志愿者的经历,连续创作完成了<大爱无声>.<米九>.<爱如晨曦>志愿者小说三部曲.2012年,王萌萌荣获了第八届"上海文化新人"."上海市志愿文化宣传大使".第六届上海市"五一文化奖".和

志愿者作家王萌萌目前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创作员。1984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的她,2006年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在一家为贫困山区孩子募集课外书、建爱心图书室的民间公益组织担任志愿者,先后多次赴云南支教,并以做一名志愿者的经历,连续创作完成了《大爱无声》、《米九》、《爱如晨曦》志愿者小说三部曲。

2012年,王萌萌荣获了第八届"上海文化新人"、"上海市志愿文化宣传大使"、第六届上海市"五一文化奖"。

和王萌萌交流时,除却志愿者作家的身份,我更被她的亲身经历所深深吸引:为了创作,她亲赴环境保护第一线,行程从东部沿海的湿地到海拔五千多米的藏北草原,再从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到成都郊区的小动物救助站;为了创作,她也曾走进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的藏北羌塘,体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这一个个传奇的经历,让我很难与眼前这位身材高挑、文静秀气的女孩联系在一起。

顶住压力、不拿工资辞职做志愿者

2006年,大学毕业的王萌萌应聘进入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工作,选择做一名小白领。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好友那里得知公益组织"希望书库"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因为好奇,她同好友一起去应聘。面试等待间隙,王萌萌看到一些公益宣传资料:在偏远的山区,很多孩子每天需徒步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上学;除了教科书,不知道什么是课外书……看到一幕幕场景,她忧伤不已:没有书籍陪伴、没有阅读的童年是黑暗的。

就在那一刻,她暗暗下决定,辞掉工作,做一名志愿者,帮助更多山区的儿童。

面试时,善于文字表达、设计的王萌萌顺利通过初试、复试,成为该组织的一名志愿者。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她开始了志愿者的工作,主要做一些活动策划和文稿撰写。因为民间公益组织运行经费有限,人员编制精简,所以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都身兼数职。作为志愿者,王萌萌没有任何工资,一个月只有少量的生活补贴。为了减少自己的生活开销,她和同学合租,减少房租支出。

得知女儿放弃工作做志愿者,王萌萌的父母起初很不理解,多次打电话,希望能说服女儿找一份正式、稳定的工作。但王萌萌仍坚持自己的选择。父母了解女儿一旦做出选择便不会轻易改变的个性,只好任其发展,并在经济上提供援助。

多次自费赴云南山区支教、采风,获灵感创作首部小说

策划各种公益活动、整理全国各地热心人士捐赠的书籍、联络偏远山区的对接学校……上海办事处原本要求志愿者每周工作三四天,但对工作越来越投入的王萌萌,后来几乎每天都主动去上班。因为她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一个月后,办公室主任交给她一个特殊任务:做领队,将10万册图书送到云南山区的学校。

走进云南的山寨学校时,王萌萌大吃一惊,有些学校不能住宿,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要走很远的山路;七八岁的小女孩因极度营养不良,脸上长出深深的皱纹……在偏远的山寨,有所学校只有一位老师,十多位年龄不同的孩子坐在一个教室内。老师给大孩子上课时,小一些的学生则低头做作业。随后,老师再给小学生上课,大孩子们则坐在教室内自习……

当孩子们走进摆满爱心图书的图书室时,个个欣喜若狂,捧着一本本精美的图书,席地而坐,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看到这些场景,王萌萌激动不已,原来,自己的一点点付出可以给这些孩子带去这么多惊喜。

随后,王萌萌多次自费前往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省元阳县黄茅岭乡支教、采风。在黄茅岭乡,她听当地老师介绍,乡里有一所山寨小学——马鹿塘小学,因海拔高、山路艰险,很少有人愿意上山,只有一位身体残疾的男教师在坚守。

王萌萌立即提出"上山看一看"的请求,这可惊到了当地人。这么多年,只有马鹿塘的女人下山换购一些生活物资,几乎没有外面的女人走进马鹿塘。最后,在当地两位教师的陪伴下,王萌萌背着学习用品和食物,踏上通往马鹿塘的山路。山路曲折陡峭,部分路段就凿在悬崖峭壁旁,他们一边爬行,一边相互鼓励,足足爬行了八个小时,才见到山顶的房屋、炊烟。

走进马鹿塘小学,王萌萌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学校就是两间土房子,只有一块破黑板、几张随时可能散架的旧课桌。行动不便的王老师居住在教室一侧的土房子里,里面只有一张土床和一副旧课桌椅。孩子们衣衫破旧,背着旧饲料袋改成的书包……

回到上海后,王萌萌的心仿佛还留在黄茅岭,她寝食难安、魂不守舍。在师长的引导、鼓励下,她拿起笔,试着用最热爱的文字表达和倾诉。就这样,她开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大爱无声》的创作。

勇闯"人类最后的秘境",希望借创作为帮助孩子多尽一份力

第一部小说还没发表时,王萌萌已确定第二部小说要以环境保护、动物保护为主题。

为了解更多真实的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方面的案例,王萌萌找到了一位高中同学,对方是一位在西藏从事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国际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在同学的陪伴下,王萌萌走进了被称作"人类最后的秘境"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徒步穿越大峡谷途中,他们遭遇山体滑坡。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径被遮掩,他们只能如蜥蜴般手脚并用,紧贴着极陡的滑坡爬行,尽管异常恐惧,行动却不能有丝毫迟疑,因为新的滑坡随时会发生。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后,他们陷入了无法前行、无法后退、无法求援、随时都可能遇难的绝境之中。最终,他们遇到了当地两位经验丰富的挑夫,脱离了险境,安全走出了大峡谷。

回忆起这段惊险的经历,王萌萌觉得非常自豪:"若无此次大峡谷历险,就没有我第二部长篇小说最末几章最关键的部分。那些令人感到撕心裂肺、惊心动魄的描写,皆是我的亲身体验。我也因此愈加珍惜生命、敬畏自然,对生命个体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思索。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便是此后每当我陷入困境,觉得心力枯竭、想要放弃时,便让自己回想在大峡谷中躺在滑坡上坦然无惧欣赏岚烟的心境,对自己说‘那时候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而后调匀呼吸、整理情绪,继续走下去。"

有了这样的种种惊险游历,如今,创作已经成为王萌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王萌萌告诉记者:"我每次创作时,都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小说里的每个字都是我用心来写成的。"同时,她表示,还将继续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山区、看望结对的孩子们,更希望借助自己创作的小说,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保护生态平衡尽一份力,并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对话]

那片土地已成我第二故乡

问:您先后多次赴云南支教,为何如此执着?

王萌萌:深入的生活体验为我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扎实的创作基础。我与当地师生建立起了深厚情感,那片土地也成为我心中的第二故乡,那里有着我取之不竭的激情和灵感的源泉。之所以如此执着,是因为我已视当地的师生为亲人,他们给予我的远比我为他们付出的多。近两年我仍持续不断地去那里,去那里就像回家一样。

问:您的三部曲都聚焦了女志愿者,为何如此关注女性?

王萌萌:我作为女性,本身就是从女性视角去观察、理解、体悟这个世界。在志愿者群体中,女性志愿者更具亲和力、温和细腻,善于理解和共情,也因为天生的母性而更无私、更具付出精神。

问:"80后"作家被看作缺少历史记忆的一代。您是如何看待的?

王萌萌:这个方面也是因人而异吧。就我而言,我觉得历史记忆不会轻易被湮灭,因为它们会遗留在生活细节中,甚至渗透进人的血液里,所以现今社会很多问题要回到过去寻根溯源才能弄明白。也正因如此,我在每部长篇小说里都会讲述父辈们的故事,也很注重与他们的沟通和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