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张瑞东 打造城乡建设新天地—— 山东肥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采访札记
仲夏的一场喜雨,洗去了空气中的尘嚣繁华。以桃园著称的山东省肥城市,桃红柳绿,如诗如画。
2006年7月,山东肥城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第一批试点。此后,该市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加减法”,将土地整治、城乡挂钩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结合在一起。
而今,生活美了,土地肥了,人民富了,乡村变了……提起肥城,人们常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一举多得:助力肥城建起了一片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发展了一批新兴的现代化产业,也促使形成了发展的新观念。
日前,记者在肥城看到:增减挂钩打造出一片城乡现代化建设的新天地。
新农村:涧北村村民“进城”了
在肥城市湖屯镇涧北村,50多岁的农民吕昌文找到了一份种地的“工作”,月收入800多元,平时在蔬菜大棚里施肥锄草,空闲时他还可以回家打理自家的庄稼、瓜果,“啥都不耽误”。
老吕的这份工作得益于肥城市国土资源局实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增减挂钩,也就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简单地说,就是把农村“减”下来的土地“加”到城镇建设中去。
“这里原先是涧北村的老村庄,稀稀拉拉的房子、晒场,还有长着杂草的边角地。后来国土资源局把整个村的房子和空地腾出来,整成田块。”老吕边给西红柿秧锄草,边跟记者唠嗑,“现在,这个村的人都‘进城’了,搬到社区的新房里去了。而新腾出来的田块,村里租给了瑞农果蔬有限公司,只要是涧北村的人,年底还能分红。”
话语间听得出来,老吕和他的工友都十分羡慕涧北人。
在离肥城县城十多公里的湖屯镇陶山社区,灰色的水泥道宽敞笔直,路旁的四季青碧青发亮,一字排开的是红瓦白墙的小洋楼——这里便是整体搬迁的涧北村民新住址。
记者爬上四楼,敲开了涧北村三组张少云的家门。推门而入,屋里装潢素朴而精致,素色的墙面、地板,镶着木色的边框,煤气灶、洗衣机、空调、电脑等一应俱全。
“这完全和城里人的生活一样!”听到记者的感叹,张少云笑得合不拢嘴。她告诉记者,原先涧北村的人多在城里打工,家里空闲地多,而且老宅子占地面积大。通过项目整理,把原先的地方腾出来开垦为耕地,置换出的指标用到城里,国土资源局再把钱补贴给村民,让村民住进新房,既改善了生活条件,又提高了生活质量。因为这个项目,村集体年增收80余万元,人均400元。
随着村民“进城”,涧北村腾出的地也进了城。涧北村原村址占地两百多亩,户均近一亩,复垦后,其中的180多亩变成了耕地。
眼下我们正想着给孙女找家像样的幼儿园。毕竟,新社区的条件比村里好,离城也近。”张少云说。
2006年,正在肥城物色瓶坯基地的北京汇源果汁有限公司,急需234亩用地。肥城市国土资源局一方面对富源街至汇源街低效用地项目进行清理整合,收回163亩地;另一方面,利用城乡挂钩试点指标71亩,解决了该项目的一期工程用地。
项目投产以后,涧北村、李寨村、北王村、张店村等几个村的很多年轻人就在汇源公司谋了个岗位。此时,村里的果树也红火了不少,外销旺盛,汇源公司的采购量也增加了很多。
新产业:增减挂钩引发了多重效应
“在肥城市像老涧北那样的‘空心村’很多,全市空闲面积达9万多亩。”肥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翟广西说,“将‘空心’变为‘实心’,盘活利用这部分农村宅基地,为建设用地的‘增加’提供了保障,并且推进了肥城的新兴产业。”
从2006年开始,翟广西带领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开展实地踏勘、走访调查、编制规划、组织动员等。
规划先行。在规划指导上,肥城市国土资源局以社区文化建设为方向,推动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适当集中;工作中,因村而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缩村腾空”、“迁村并点”、“撤村并居”等不同方式;在拆迁安置上,统一补偿标准,或集中供养,或集体建设安置房,或以房换房等,注重做好农村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安置工作;资金管理上,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封闭运行,全程监控。
经过几年推进,第一批试点项目区的5个项目24个行政村改造基本完成,安置房用地仅占试点前的29.2%,节约土地1388亩。
“增减挂钩为肥城破解了保障发展的难题,为经济社会进步铆足了后劲。”翟广西说。
“近年来,肥城市经济飞速发展,每年建设用地需求达3000~4000亩,而每年的用地指标仅有400~500亩。”说到这里,翟广西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增减挂钩试点,我这个国土资源系统的‘生产队长’真就为难了。”
据了解,利用“挂钩”周转指标,肥城市先后解决建设用地1800多亩,安排项目33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有3个。
“这为肥城提升经济实力,跻身最具竞争力的中小城市打下了基础。”有机蔬菜、绿色肥桃、优质“两菜一粮”等特色种植业格局形成,以此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业渐成体系。
北大留村发展了50亩高效太阳能大棚、50亩配套智能微滴灌种植,还种有机蔬菜500亩,建中小拱棚160亩,这些项目每年给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200多元。
致力于禽兽类食品加工的八戒食品公司,投资复垦采煤塌陷地350亩,建成40万头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和大型沼气发电项目,实现了“投入—治理—经营—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目前,这家企业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生态示范项目。
据统计,肥城市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带动社会及相关产业投入24亿元,增收利税3.84亿,新增就业岗位2.2万个。
新观念:尊重民意保民生是关键
穿过一片片青翠的玉米地,记者来到桃园镇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放眼望去,路相连,渠相通,农田水渠成方成网;村民们开着车,在田边的水泥路上穿梭;站在田埂上,示范区的监理员一摁黑色的遥控按钮,汩汩水流便从机井中涌出,通过管道灌溉到田网各处……
从社区到田间,一切瞧在眼里,感触萦绕在心头,记者不禁问道:“作为国土资源部批准的第一批试点,肥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最大的特色是,在保发展、保红线的基础上突出保民生。”肥城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陈先明告诉记者,“首先是尊重民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其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发动群众参与。项目施工尽可能招用所在地农民,让农民在项目实施阶段就通过投工、投劳取得收益;项目完成后,依法合理调整土地权属,及时办理土地变更等级。”
“只要是对农民有利的,村民就有积极性,好事就一定能办好!”长期和村民打交道的陈先明告诉记者。
对于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府和百姓也逐渐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肥城市牵头打“组合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主导,分别与国土资源部门和乡镇“双向”签订责任书,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市长挂帅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会同财政、建设、环保等部门,“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
“老百姓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拿迁村并点来讲,以前老百姓不愿意干,现在大家也看到‘进城’的好处,积极性高了起来。”陈先明说,“现在流传一个笑话,说有人出去相亲,丈母娘就要求他们家上楼,搬进社区,不然不让女儿嫁给他。”
在老涧北村村口,记者遇到了当年不愿意搬迁的两户人家,在交谈中,她们告诉记者,如今她们主动递交申请,希望早日能够住进社区。
新天地:城乡统筹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目前,肥城已进入快速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农村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拿种地来讲,新一代的农民大多不种地,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城里打工、生活。”陶山社区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在涧北村、北留村等地,像张少云这样的五口之家十分普遍,这些家庭主要的劳动力长期在城里打工,地里的作物由老一辈的人操持。
在这种情况下,让农民富裕、农村发展的同时,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抓手。这项工作,既加速了项目落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能力。
“多得之举”,肥城市委书记张瑞东说。在他看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是农村改革的“发动机”、统筹城乡发展的“金钥匙”、建设和谐社会的“催化剂”,是一条保护耕地、关注民生、保障发展、探索共赢的新路子。
在肥城的几天采访中,记者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几项变化:村庄美了,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田、水、路、林建设提升了农村生产力,新兴的农产品加工渐成体系;农民获得了实惠,面对前景,他们的生活观念也实实在在地在转化;此外,保障工业项目用地,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截至2009年,肥城市荣获了全省土地整理先进市、节约集约先进市,全国新农村建设明星市、科技进步先进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在肥城,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汇集了“保发展、保红线、保民生、保后劲”的多重效应,加速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构造统筹城乡发展孕育了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