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徐平少将简历】王宁武警司令员简历 杨光跃少将简历 武警部队副司令员杨光跃简历
徐平,男,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少将警衔,曾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总队一师师长,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总队副司令员。
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武警部队原司令员王建平因涉嫌受贿犯罪,军事检察机关已对其立案侦查。王建是十八大后第一个落马的现役上将,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成立后第一个被查的“军老虎”。下面我们来看看武警司令员王建平家庭背景家族成员图,以及王建平父亲儿子资料背景图。
王建平十几岁就参军,早年他曾在沈阳军区下辖的陆军第40集团军服役,历任团长、副旅长、旅长、师长等职。彼时,徐才厚也曾长期在沈阳军区任职。去年12月29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武警部队原司令员王建平因涉嫌受贿犯罪,军事检察机关已对其立案侦查。
王振海1920年出生于赞皇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斗争,后来又参加过解放石家庄、太原的战斗以及平津战役等。
之后,按照中央解放全中国的统一部署,他随大军渡江南下,先后任福建惠安县县长、福建省军区第五分区武装部副部长、泉州地委副专员等职。
在2016年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12月29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武警部队原司令员王建平因涉嫌受贿犯罪,军事检察机关已对其立案侦查。
2009.06-2009.12武警部队副司令员(2012年7月30日晋升武警上将)
2015年开始,杨光跃进入晋升快车道,此番系其两年内第四次履新。
此消息显示,原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的杨光跃,已升任武警部队副司令员。
杨光跃资料图
杨光跃少将简历武警部队副司令员杨光跃简历
这位纳西族少将,两年已实现“四级跳”。
在2016年底开始的各省份省委换届中,各“戎装常委”均退出省委班子。杨光跃也不例外,12月的云南省委换届中,他未再当选省委常委。
天地洪流间,武警战士谱写了感人乐章:湖北黄冈支队官兵连续鏖战近40小时,无一人叫苦叫累;孝感支队多名战士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但稍事治疗后又继续战斗;年仅23岁的武警战士刘质宏牺牲在西藏特大冰崩救援前线...
上述《人民武警报》报道称,这8名晋衔的警官分别是:北京总队副司令员徐平、北京总队副政委周国平、河南总队司令员朱文祥、湖北总队司令员周旭光、甘肃总队政委邹建雄、黄金指挥部副司令员王奎斌、工程大学副校长傅沿江、指挥学院指挥二系主任、教授张勤林。
随后,杨光跃向团党委建议自行编写一部教材。为此,他和团领导带领官兵数十次进驻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地,经过数月的试验和分析,写出近20万字的《高原部队某新型轮式步战车训练教材》。
2009年06月—2009年12月,武警部队副司令员。
之后,他带领摩步团到雅鲁藏布江训练,并摸索出一套渡江经验,成为第一支横渡雅鲁藏布江的重装部队。
杨光跃此前见诸媒体的公开报道并不多。据公开资料,杨光跃是纳西族人,早年在西藏军区服役,历任西藏军区某摩步团团长、西藏军区装备部部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2011年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并于当年晋升少将军衔。
同时他还发现,西藏高原江河湖泊众多,两栖装甲车部队却未进行水上训练,闹了“不能渡河”的笑话。
1996年10月,中央军委先后将解放军陆军部队的14个乙种步兵师转隶武警部队序列,直属武警总部领导管理,作为武警内卫部队的机动师。王建平所在部队转入武警序列,王建平继续担任武警120师师长。
“政事儿”注意到,杨光跃属于“善谋打仗”的战将,多次在实践和训练中总结经验和方法。早年任西藏军区某摩步团团长时,就曾与他人合著近20万字的教材,填补了解放军高原寒区装甲兵训练法规的空白。
武警部队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国家重要目标、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战时协助解放军防卫作战。■
2015年1月前,他调任原成都军区装备部副部长;3月升任四川省军区司令员,跻身正军级将领;7月回归云南省军区,后被明确为接班到龄退役的张肖南,出任省军区司令员,并兼任省委常委。
目前,武警部队领导层已有多名军官调整,除了方向、孔诚,还有武警部队政治部主任姚立功转任副政委,武警部队参谋长牛志忠任副司令员。此外,武警福建总队司令员,上海、黑龙江、浙江、安徽四个省级武警总队政委调整。
早前,武警部队已有部分人事调整。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王宁出任武警部队司令员,与武警部队原司令员王建平对调。军事科学院原政委孙思敬上将出任武警部队政委,与武警部队原政委许耀元上将对调。资料图:武警总队后勤部原副部长傅凌调任武警交通部队司令员。[保存到相册]
1月19日下午,武警部队举行晋升少将警衔仪式。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宁宣读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政委朱生岭主持仪式。副司令员王兵、杨光跃出席仪式。
1997年杨光跃上任该团团长后,发现几个连队同时组织装甲训练时“各唱各的调”。他与各连长沟通后了解到,高原寒区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的装甲兵训练,一直没有具体规范的教材,只能凭经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