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太空惊人发现 杨利伟太空看地球照片(图)

2018-0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杨利伟自述在太空曾遭遇到的两件神秘事件:作为首飞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别的突发的.没有预案的.原因不明的情况还有许多.这些问题的应对方法,没有人告诉过我,和国外航天员交流的时候,人家也不会把各种细节都说给你听.就像小时候读过的那个寓言故事-"小马过河",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知道深浅.比如,当飞船刚刚入轨,进入失重状态时,这个阶段,百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杨利伟自述在太空曾遭遇到的两件神秘事件:

作为首飞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别的突发的、没有预案的、原因不明的情况还有许多。这些问题的应对方法,没有人告诉过我,和国外航天员交流的时候,人家也不会把各种细节都说给你听。就像小时候读过的那个寓言故事—“小马过河”,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知道深浅。

比如,当飞船刚刚入轨,进入失重状态时,这个阶段,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很难受,我明明是正着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克服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而且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在地面没人提到过这种情况,而且即使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相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有过类似体会,但他们从没有跟我交流过。

在这个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心里已经有数,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而且,飞船舱体经过了改进,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类似于家庭房屋的简单装修,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能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错觉。

在飞船飞行过程中,外面强烈的闪光考验了我的神经。

飞船出了测控区,进入短暂的夜晚。我坐在座椅上,突然发现窗外特别的亮,而且一闪而过。我当时吃了一惊,想:哟,这是什么啊?怎么会这么亮呢?

我顺着舷窗向外寻找,闪光却消失了,看不到了。我揣摸,是不是飞船有什么问题?我迅速返回到仪表板前,翻看各种数据,检查飞船的各个系统,并没发现任何异常。

因此,当飞船再次进入阴影区(相当于黑夜)的时候,我早早就在舷窗边上等着,想看看会不会还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但闪光并没有出现。

在太空中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感觉到不正常,心里肯定会紧张,少不了要胡思乱想。但我知道,不管怎么样,得先找到原因!

于是就又一次拼命去翻数据,在飞船仪表板上一篇一篇地查,看看是不是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又趴到舷窗边仔细看能观察到的飞船表面,连铆钉都检查了一遍。使劲想,是什么会带来亮光呢?

在第三次进黑天之前,我早早就趴在窗户那里等待,后来一闪,贴着地面有一个光柱一闪,将太空瞬间照亮,又消失在黑暗中,我马上就知道了:这是地面上空的雷电在打闪嘛!

那耀眼的亮光不是别的,而是地球上的闪电,是很简单的一个自然现象。因为闪电是个很快的过程,也是个相对随机的过程,所以不是时时可以看到。

找到了原因,我不由松了口气,刚才还紧张得出汗,这时却可以饶有兴味地观赏闪电的奇诡景象了——闪电能量巨大,闪耀着,从地球表面一直照彻到太空。在太空俯看,一阵阵的雷电像是盛开的丝状花朵,而接连出现时则犹如一片火海。

我在太空碰到另外一个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这个声音也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不知什么时候就响几声。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而仿佛是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无法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是更像拿一个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因为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个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

太阳能帆板有一部分能看到,我也一小段一小段地看,是不是哪里崩开了,但它们都完好无损。回到船舱内,我一边看着飞船的某个部分,一边翻到手册对应的一页对照数据,但同样也没有收获。

什么问题都没有,没事它响什么呢?

飞行时,对声音变化是很敏感的。飞船哪个地方稍稍有点什么动静,心里都会紧一下——嗯?怎么会有这个动静?嗯?风机的噪声好像比刚才大了呀?

敲击声一直不时出现,飞船也一直正常。我想,虽然总响,也没怎么样啊!后来就不太当回事,不担心它了。

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有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听着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声音再没有在我耳边完全准确地再现过。

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也出现了,但我告诉他们:“出了这个声儿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由于从来没有人体验过,所以我在飞行过程中经历的好多心惊肉跳的瞬间,等回到地球后分析,发觉其实并不复杂。虽说航天员的心理素质高于常人,但说实话,那时还是会本能地紧张。

当然,这种紧张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执行任务。既然做了航天员,危险意识就早已树立了,早就想明白了——作为军人,随时可以为祖国捐躯。生死既已置之度外,说是冒险也好,牺牲也罢,没有什么能让我们退缩。


===================

杨利伟太空看地球照片 杨利伟太空惊人发现,旅行就是看最美的风景,听航天员杨利伟说当他在太空中看到蔚蓝的地球时被震撼了,那是一副绝美的风景,那么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我们来了解看下!

征服太空:铸华夏中国魂

从来没有一次飞行,像杨利伟那样,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2003年10月15日晨,杨利伟进入飞船,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检查。


8时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火箭即将点火。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切在瞬间仿佛凝固了。


杨利伟在飞船内安稳地目视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那辉煌一刻的到来。医学监视仪器显示,杨利伟的心率:76次/分。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发射前航天员因为激动或紧张,心跳一般都要加快,有的达到140次/分。


指挥大厅里传出了清晰的口令:10、9、8、7、6……这时,屏幕上出现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画面。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一位老专家激动得满眼泪花,不住地说:“杨利伟,好样的!”


事后,这位老专家向记者说,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杨利伟敬礼向大家致意告别,心里想的是大家,惟独没有他自己。这不仅体现了杨利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展现了杨利伟的人格魅力。


那还是1992年的夏天。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


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他一边向地面报告,一边按平时训练的要领作出一系列动作,进行妥善处置。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稳稳降落在跑道上。


飞船起飞了。飞向了太空。从飞船的舷窗往外望去,杨利伟看到了深邃而美丽的太空。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看到美丽的太空了。”


这时,大家想起一个故事。发射前,杨利伟参加飞船模拟发射演练。按照飞行程序,飞船起飞后3分20秒左右,罩在座舱外的“整流罩”将被抛除,航天员在此时可以看见舷窗外的天空。但在演练时,这只能是一种想象中的景况,不会实际发生。因此,指挥大厅里的老总们谁也没料到航天员在此时会有什么反应。

演练在进行,飞船座舱内的杨利伟在一丝不苟、忙而不乱地做着各种规定动作。程序刚刚走到3分20秒,指挥中心大厅里传来杨利伟响亮的报告声:“整流罩抛除,我看到窗外的天空了!”

专家们惊讶地问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你们的航天员训练得这么好,连这都知道?”宿双宁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开玩笑,你都知道,他还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