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网络暴力 拒绝网络暴力 用冷静谨慎理性守卫“指尖上的文明”

2017-06-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网络"打手"们的暴力狂欢中,对事件本身的思考与辩论,经常最先消失.    2012年3月初,演员赵文卓与甄子丹双方争执不休.此时,双方对错尚未盖棺论定,但双方的"粉丝",已摆明了立场并迅速将事件升级为双方粉丝的"骂战","人品论"层出不穷.在双方"粉丝"的骂战中,不少跟帖称对方为"水军"."现在上网的人,没多少耐心,在事情的认知上,往往以第一印象为主."曾参

    在网络“打手”们的暴力狂欢中,对事件本身的思考与辩论,经常最先消失。

    2012年3月初,演员赵文卓与甄子丹双方争执不休。此时,双方对错尚未盖棺论定,但双方的“粉丝”,已摆明了立场并迅速将事件升级为双方粉丝的“骂战”,“人品论”层出不穷。

在双方“粉丝”的骂战中,不少跟帖称对方为“水军”。“现在上网的人,没多少耐心,在事情的认知上,往往以第一印象为主。”曾参与到此次骂战中的网民“kz998”对记者说,他称,在“先入为主”的习惯下,网络事件的关心者更倾向于以简短的语言表明自己的立场,“简言之,就是支持或不支持”。 >>>

   · “审判”中忽略证据

    “质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将质疑当成事实的‘审判’。网络‘打手’们打着合理质疑的旗号,以没有证据支撑的判断句,误导关注事件的网民。真不知道这种做法,最终会掩盖多少真相”。

曾经历过“审判”的“三文鱼”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网络“打手”审判式的质疑,会让许多人蒙受无妄之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公正的现象,积蓄了较多的不满情绪,导致了网络暴力的产生。 >>> 

  · “惩罚”中无视法律

    网络的隐匿性,降低了网民参与网络讨论的风险,使得屏幕背后的网民拥有了“法不责众”的心理保护。此外,论坛等群体性讨论形式,加上文字传播的特点,容易让网民获得某种想象的群体认同感,并在此激励下走向极端。新闻传播系研究生“三文鱼”认为,在这种“激励”下,网络暴力走向现实世界已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还会有多少网络暴力走进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