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强联想 中移动研究院杨志强:TD和物联网将会协同发展

2017-06-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搜狐IT消息]10月28日消息,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于10月28-29日在国家传感网示范中心--无锡市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主题:"迎接智能时代".搜狐IT作为大会官方战略合作门户,全程进行会议的新闻.图片.视频报道.值得关注的是,搜狐微博成为此次大会官方指定唯一微博合作平台,为与会嘉宾提供了现场第一时间的微博互动全程报道.中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表示,TD和物联网我想将会进一步促进我们协同作用.一方面这两个技术都是国内可以作为基础创新这样一个创新群的领域.他们可以更大发挥协同作

【搜狐IT消息】10月28日消息,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于10月28-29日在国家传感网示范中心——无锡市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主题:“迎接智能时代”。

搜狐IT作为大会官方战略合作门户,全程进行会议的新闻、图片、视频报道。值得关注的是,搜狐微博成为此次大会官方指定唯一微博合作平台,为与会嘉宾提供了现场第一时间的微博互动全程报道。

中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表示,TD和物联网我想将会进一步促进我们协同作用。一方面这两个技术都是国内可以作为基础创新这样一个创新群的领域。他们可以更大发挥协同作用。另一方面这两方面的结合也可以促进两方面的提高。物联网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

以下是杨志强演讲实录:

杨志强:各位来宾、各位专家下午好,刚才主持人讲竞争对手,我觉得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物联网行业需要产业各方面的合作,这是一个非常广非常大的领域。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打造共赢平台,推进物联网发展。我们就是强调大家的合作共赢。

今天也是分了三个部分。首先讲物联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点大家还是有很多共识的。从去年温总理在无锡考察提出来要把无锡建成物联网研究中心以来,物联网这个话题在中国空前火热。包括我们五中全会,还有今年的人大,都把它定位为国家战略型的新兴产业。

物联网这么重视的原因呢,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移动通信第二代中国没什么自己的技术,第三代GMSA是自己的标准。但是这个从制订标准以来,物联网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从标准到应用,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我们也看到,对于我们整个产业的提高,从芯片到设备甚至到测试到仪表到应用,我们全部经历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考验和提升。

我想我们从国家引导的政策来讲,也是从过往的经历当中提出来的,物联网是非常大的产业,所以我们要提前占领制高点。一个是从政府的角度提这个。从产业界大家也有公推的认识,也是认为物联网是市场下一步发展的新机遇。

全球有很多基金公司预测,包括到2013年全球达到多少美元,终端会达到多少张等,关于这方面的预测有很多。从企业本身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王董事长在多次会议上表达,对于物联网的重视。KDBI等等供应商都对物联网给予很高的希望,因为它将是下一个达到上亿的市场。

中国移动从一开始不成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是到今天,经过我们努力,这个标准成为产业、成为市场,我们产业也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们中国移动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城市,TD超过十万个。TD终端是最困难的环节,现在达到300口终端,用户超过一千万。所以TD整个产业链上,我们和运营商的合作还是取得很大的成功。

TD和物联网,我想将会进一步促进我们协同作用。一方面这两个技术都是国内可以作为基础创新这样一个创新群的领域。他们可以更大发挥协同作用。另一方面这两方面的结合也可以促进两方面的提高。物联网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

这张图我们从头开始讲,我们提出物联网和三层的结构。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一个构建公共平台上无所不能的生态系统。前提我们强调的是构建在公共平台上。物联网从这三层的特征来讲,很多年前就有这种物联网的应用存在。比如说很多的企业,很多的工厂,他自动化生产的流水线,他都把这些传感网信息搜集上来,然后再收回来进行控制。

它和我们今天物联网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谈到的物联网应该是广泛化的,甚至是开放性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座都是互联网的参与者,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走向了一个开放的过程,所以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物联网想真正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影响到我们的社会,甚至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实际上它必须走上一个平台化,一个开放化,这是我们的一个基础。

在过去互联网应用更多集中在行业,或者是行业的内部。比如说他有一些,我们说烟囱式的应用,通过他自己的通道做一些中间的,比如说资源共享、QS管理、终端认证、安全、物流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封闭的系统。

在各个,尤其是一些大的行业性,它的应用尤其是很多的。我们今天讲到物联网要规模化,我想就离不了共建的平台。通过共建平台,我们可以把一些公共的能力抽取出来,把它平台化。这样对于我们大量社会上的一些,比如说碎片化的需求,他很难每一个自己都去自己建一个站,所以就需要一个公共平台。

公共平台本身你要配合,你需要配合,所以他需要很多的这些培训。如何才能实现这些配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平台化,我们就认为标准化非常重要。这里面没有标准,其实这些平台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现在在全球,对于物联网的标准,是一个非常热的行业。

全球很多标准化都在研究物联网标准。当然我们国内也有几家,都是标准的组织者,我们也是标准阻止者的成员。像ATSSI,对于物联网整个架构,一些标准的应用,也是在做一些标准化的努力。

这个和我们刚才讲的平台间接式的能力,是非常接近的,是非常近似的。我们国内要加快我们标准性的研究,才能规模化推进这些应用。

第三点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实践和探索。

M2M应用很早就在我们各个领域出现,中国移动我们从04年就开始有一些这样的应用。目前我们M2M终端已经超过500万户,年增长率也很高,超过60%,收入增长很快。这里面有具体的增长应用。比如说像电力抄表,像终端汽车的控制和汽车的调度,还有一些电梯安全监控,这些我就不想一一介绍了。我就想说,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的这些是有很多的。

我现在也想讲一讲,从去年温总理讲话,我们国家对物联网空前重视以后,我们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也希望把它更加体系化,从一个更高的高,从一个信息化的角度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开展了一些新的工作。

比如说我们在无锡成立了我们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组建高层次专业的研发队伍。同时我们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我们是第一家把我们的实体平台已经搭建好,在无锡物联网院我们实验平台可以考虑多种模式的应用。我们总部研究院实验室平台专线对接起来,可以利用我们那边的核心网进行测试。

实验环境我们在这边建的非常好。也得到我们无锡当地政府非常大的支持。同时我们研究推出关于中国移动物联网体系的架构。同时我们发挥一些终端一些标准模组和标准协议等等。

具体我们还有这么一些工作,刚才我们讲了,实际上运营商过去比较擅长的是中间一层通信网。可以说到了三代通信网上来,也是拓宽了带宽,也只是适应了互联网的要求。对于物联网的要求,对QS的要求,对大量终端小数据量的要求,对于安全的要求,实际上它不是最适应的。

为了这些要求,在网络上建立了专业的网源,比如说物联网网号资源。比如说像QS保证,以及分等级服务,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物联网建立了专业的应用平台。同时我们还特别强调我们提供了一些开放的环境,业务生存环境。我们希望合作产业链的各方共同开发。

我们刚刚提到物联网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一家是无法形成的,我们希望跟大家共同合作,我们工作能力这一块去开放给产业界,提供一些开发的服务生成环境去帮助我们伙伴开发一些快速、低成本的物联网应用。

第三步骤对于我们一些重点物联网应用去进行合作,去进行深入的运营开发。

物联网它的领域非常多,哪些方面是重点关注的呢?我们关注这么几个方面。我们有几个目标,或者是我们的理想。

第一个理想,我们希望把每一个汽车功能装上通讯模块。我们知道国外很多大的汽车厂商,一些高端汽车厂商,已经实现了把通讯模块加装了。但是我们认为汽车通讯不仅仅是高端的汽车,其实中低端也需要。汽车本身有大连的传感网,把汽车大量的信息都可以提供上来。

但是通过我们的模块把它汇集起来,经过后排深度的挖掘和处理,我想他能为我们整个汽车,为我们人类生活提供非常多的方便。比如说他的定位导航,比如说他汽车的调度、汽车的追踪。

比如说我们汽车过一段时间到4S店进行维修保养,他也会把行车电脑拿出来做分析数据。实际上我们可以传回他们的电脑,你是否耗油过多了,对环保噪声了污染。或者是是否需要维修一类的。我希望推动促进在我们每一辆汽车上装一个模块,希望成为以后汽车的标配。

第二个理想,我们希望为每一个家庭装上我们物联网网关。它第一个可以实现家庭安防,第二个很多家电厂商也都在做稍微网络家电。但是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物业很难做起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演示。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产业界联合起来,把真正的方便带给我们的用户。它可以从远程控制我们的空调、控制我们的温度、控制我们的一些开关机。

另外我们现在讲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实际上是指我们整个发电、配电、输电这些环节里面。但是真正电网达到效果多时,还是和我们智能家具结合起来。因为它用一些绿色能源,但是这些绿色能源能受到有没有太阳的现象、有没有风的现象,这个不是时时都有的。我们怎么让我们的用户有这些能源的时候多用这些能源,这是我们需要落实在每家每户用电的习惯,用电指示上的。所以靠我们每一个家庭物联网网关,去跟我们节能环保的目标配合起来。

第三个目标,我们希望把每一个城市连网。我们把城市所有需要的地方都建成感知网络。这里包括我们现在交通的疏导,包括我们路灯的监控,包括市政的维修。我们全球大概有几十个城市吧,已经都在合作。这也是我们很多城市提出来这方面的需求。这个在我们的安全城市、绿色城市、高效市政管理方面,以及和谐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四个我觉得也是非常高的标准,就是人接入物联网。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拿了一个手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联系。手机其实就是一个物联网网端,把每个人都可以接到物联网。我们身体和人都是到处走来走去就是一个信息采集点,你可以跟手边很多传感网搜上来,通过手机打电话。

我们把我们身体变成一个网络,这个可能对我们身体健康,比如说我们的身体状况:血压、体温,其他一些身体的状况都可以发送到网络上。另外它可以通过对我们人行为习惯一些分析和搜集,对你的健康提出指导。同时你今天消耗了多少热量,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可以为生活信息提供指导。这个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有意思舆论的信息。

有了这些物联网的应用,才可以把物联网变成广泛的,有规模的,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时时价值的物联网。

最后我想说的是,物联网才起步,它的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我们多方携手共同推动,使物联网真正早日服务于我们的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