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双的女儿 李小双的冠军之路——记中国体操队运动员李小双

2017-1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小双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以其超常的弹跳高度和迅疾的翻腾速度完成"团身后空翻三周"动作时,力求高.难.美的裁判亮出9.925分,看台上狂热的观众一片惊呼:真是个跟头王中王,金牌非他莫属.此时的李小双高兴地和同胞哥哥李大双紧紧拥抱在一起,教练黄玉斌也激动地跑过来和小双握手拥抱,小双眼里噙着激动的泪水:"黄指导,真不容易啊!"是的,只有黄指导心里明白,小双这话的含义与份量.这句话,道出了李小双运动生涯中多少艰辛与磨难,成功与失败--.不是体操料的体操健将

李小双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以其超常的弹跳高度和迅疾的翻腾速度完成“团身后空翻三周”动作时,力求高、难、美的裁判亮出9.925分,看台上狂热的观众一片惊呼:真是个跟头王中王,金牌非他莫属。

此时的李小双高兴地和同胞哥哥李大双紧紧拥抱在一起,教练黄玉斌也激动地跑过来和小双握手拥抱,小双眼里噙着激动的泪水:“黄指导,真不容易啊!”是的,只有黄指导心里明白,小双这话的含义与份量。这句话,道出了李小双运动生涯中多少艰辛与磨难,成功与失败……。

不是体操料的体操健将

1973年11月1日,小双和同胞哥哥大双相差几分钟出生在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6岁那年,被仙桃市业余体校高级教练丁鹏霞瞧中,开始学起了体操。10岁时省队教练刘长胜情到独钟,将其召至门下。按刘教练的话说:“兄弟俩刚来湖北队时,并非搞体操的料,身高1.

20米,胸厚、肚子大、不尽人意的内八字脚型,但那双精灵的眼睛、出色的运动能力、肯吃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相信自己的眼力,他们通过精心培养后一定是块好料,于是,我破例收下了他俩。

”为了矫正影响姿势美的内八字脚型,小双每天要忍痛进行几十分钟的像坐老虎凳刑罚的压膝盖练习,除了是教练安排的训练外,小双还自找苦吃,想尽办法不厌其烦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硬是用辛勤的汗水矫正了天生的缺陷。

小双心里明白,自己本身天赋条件并不好,必须付出超人的努力才行。小双曾讲过:“我没有别人条件好,也没有别人聪明,别人练一次我必须练十次才行。”他用顽强、刻苦的精神,努力弥补着身材的不足,使一块比较粗糙体操料,经教练的精雕细刻、细心呵护,成

为今天体操界的栋梁之材。小双干什么事都有一股不肯服输思想。他有过三进国家队的经历。

那是1985年青运会后,国家体委组织各省市少年选手集训,为国家队挑选新人。当时,小双在队里年龄最小,可心里跟大家一样透亮。一周训练中,小双在场上特别地认真。可幸运之神似乎忘却了这个小伙子,他只有和哥哥打道回府了。这次进京却在小双那不十分成熟但很倔强的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此,他暗暗发誓,要加倍努力,叩开国家队的大门。

1988年第一届城市运动会,李小双运动技能的迅速提高弥补了其身材的不足,经过努力拚搏取得了男子自由体操的金牌,特别是在男团决赛中,小双不慎踝关节扭伤,仍坚持参加比赛,表现出非凡的意志品质,受到国家体操集训队某些教练的大为赞赏,小双有了二进国家队大门的机会。

三个月后,国家队定名单,他还是因身材不理想榜上无名。这次没进国家队,小双心里更难受,以致于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当通知他回省队时,一位来自云南的队友嘲笑他,搞体操,你小双不是块好料,没有前途了。

小双被深深刺痛了,他上前打了他一记耳光,赌气跑回了省队。他觉得自己好窝囊好委屈,为了钟爱的体操,自己训练比别人刻苦,甚至付出了超人的代价,值得吗?小双暗暗问自己,思想反复斗争,他还是想通了,因为他太偏爱体操,不忍就此舍弃,他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的道理。对体操的执着热爱使他甘愿忍受比其他选手更多一层的磨难。

从此,他更加发愤了。1989年底,他第三次跨进了国家体操队的大门。这次,李小双已懂得,再退回去就永远别想再回来了。他立下誓言:只要有人接受我,我会好好练的。在逆境中奋斗的他,万分珍惜这几乎是稍纵即逝的机遇。他不顾一切地拚命苦练,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一天下来,累得精疲力竭,浑身像散架似的。他咬着牙一声不吭,只是在休息的日子里,偷偷地给远在湖北的教练写上几行心里话。就这样,他的顽强、他的执着终于赢

得了“上帝”的青睐,他走进了人称“冠军组”的黄玉斌教练小组,开始了更高难度更大的拚搏。

倔强的“拚命三郎”

俗话说:大门好进,二门难出。小双心里明白,这里不像省队。在省队,一有比赛,全队一齐上,这里可不行,一到大赛谁都得过了筛子再过箩,一定要有一套过硬的本领才行。自从进了冠军组,小双铆足劲,苦苦地练。在第二届青运会上,李小双终于夺得全能、鞍马、单杠3枚金牌。

特别是在单杠决赛中翻腾着地时不慎脚部受伤,他硬是用顽强的意志,出色地完成了每项动作,赢得裁判和观众的赞誉。沈阳日报在每日一星专栏中介绍了李小双,并将“拚命三郎”的美誉加冕给他,他用自己的实力证实了自身的价值。

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国家体操队教练原无意遴选小双入围,大概嫌这个去年才进入国家队的年轻选手“嫩”了点。然而3月在美国新闻杯赛中,小双连夺3枚铜牌;4月又参加中国赛,本来是候补,因队友受伤,小双才得以有机会在国际大赛中显示自己的实力,他获得了鞍马、双杠金牌和全能银牌;7月的佛山“李宁杯”赛,也是亚运会的选拔赛,李小双以无可争辩的优势获得全能第二名,成了参加亚运会的当然主力。

此时,李小双的技术水平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正当他充满信心迎接亚运会,欲在比赛中显身手时,在离比赛差两天的训练中,他腰部受伤了,教练建议他不参加团体赛,他一听急了,找到教练,“请让我参加吧,我不能放弃这次锻炼的好机会,我要拚,反正是豁出去拚了。”教练在他强烈要求下,让步了。

靠练、靠拚,李小双不仅拿下了团体和自由体操2枚金牌,还在肘部受伤后,沉着冷静赛出了几个9点以上的高分,取得了l枚宝贵的全能铜牌。真是个倔强的“拚命三郎”,总教练谈起他的弟子激动不已。就连名扬中外的体操王子李宁也盛赞李小双是中国体操复苏的希望之星,因为小双比李宁夺的亚运会冠军时的年龄还小3岁。

得了亚洲冠军头衔的李小双很清醒,他说:“这是在亚洲,凭中国运动员的实力,谁上都有希望拿冠军。作为一名运动员,只有站在世界领奖台的最高一层,那才算一流队员,可我现在还不是。今后我还要继续加倍拚,要拚到能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拿金牌。”

向奥运冠军冲击

亚运会后,教练黄玉斌问他:你有没有信心夺取世界冠军?李小双憋了好久的心思被教练一下点破了,他不加思索地说。“早就有了。”“那好,从现在起,你就开始跟我练团身后空翻三周,只有掌握这个高难动作,才会有希望夺取王冠。”

“团身后空翻三周”这个动作是一个比意志品质、比能力与技术的高难动作,它要求运动员做这个动作时,起跳的角度、发力的时间、翻转的速度、落地的重心都必须准确无误,哪一个环节稍有差池,都会导致失败,还极易出伤害事故,令许多选手望而生畏。

我好斗、好胜,表现欲特别强,特别是当一个动作,人们都说完不成时,我就要上了,相信自己肯定行。”小双这样评价自己,相信自己的实力。为了掌握这个高难动作,小双硬是用了两年时间刻苦训练,有时一整天都泡在体操房。为了一个训练动作,他可以和教练反复讨论,甚至争论;一个动作没完成能扰得他无法入睡。“他的倔强和好斗比我还要旺”,这是大双对弟弟的评价。

1991年4月,因练习团身后空翻三周这个动作时,小双不慎被摔成了轻微脑震荡,被迫休息两个月。他父亲得知消息,立即赴京照顾。望着摔伤的儿子,父亲很伤心,劝小双说:“双儿,再别练这个高难动作了,万一摔成了残疾可怎么办呢?”为了不使父亲担心,小双点点头,可他在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放松。

他虽人在静休,脑子里却反复琢磨动作要领。,伤未痊愈,他就咬牙再次投入训练。可惜的是两次世界大赛,小双拿出的绝活均不稳定,失败了。

体操比赛与其说是比技术,不如说首先是意志品质的较量与拚搏,在意志品质和自我修养的完善之中,李小双面临失败,他又一次坚强地站起来,迎接这个高难动作的再一次挑战。

1992年8月2日,巴塞罗那当地时间19时,圣特·霍尔迪体操馆灯火辉煌,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的决赛开始了。小双是第7个出场,前六名选手个个有绝活,队友李春阳出现失误,形势对中国队十分不利,此时的李小双被推上了绝境:要么成功地使用绝活三周拿第一,要么失败,垫低。背水一战,李小双决心豁出去,拚了!

他上场了。带着祖国的重托,带着教练和队友的期望,带着坚定的信心,小双健步走上红地毯。他做了这个世界体操史上罕见的动作,随着一连串梦幻般跟头的翻腾,毫无差错地稳稳地落地。成功了,终于实现了为之奋斗了8年的梦想,他虽然身高只有l米57,但他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确实比别人要高好多好多,因为这是他用超人的毅力和顽强的品质拚来的,是一个18岁的年轻小伙子对体操奉献出的情和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