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序伦回忆录 潘序伦先生回忆录(二)
七.涉足会计、经济官场 我涉足国民党会计、经济官场,计有三个时期,现分别叙述于下: (一)1931年冬,我暂停执行会计师业务,去南京国民政府担任主计处的筹备委员,主任委员为陈其采。1932年春,我被国民政府简任为主计处会计局副局长,局长是秦汾,他是一位学工科的留美硕士,根本不懂会计。
但他跟随宋子文工作多年,称得起是宋的一个亲信。当时主计处的筹备主任、后来被特任为主计长的陈其采,和我并不相识,他只是慕我"名会计师"的虚名,特邀我去会计局担任局长职务的。
由于秦汾和宋子文的关系好,所以把我屈居副职,而把不懂会计业务的秦汾任命为正职,会计局的权力全操在秦汾手中,这种官场人事的丑恶内幕,实在使我不愿久留,因之在刚刚任命不久,我即辞去了这个职务,回到上海仍操会计师旧业。
我这次涉足会计官场,时间不足半年。 (二)1946年5月,当时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在重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王云五,以无党派的身分被国民党政府特任为经济部部长。
他那时也想找一个无党派人士充当他的副手,以表示他的独立不偏的姿态。我那时也是一个无党派人士,因之他推荐我担任了经济部的常务次长。其实,常务次长所主管的只不过是些日常事务,如私营企业的登记、变更、停业、破产等。
当时任经济部主任秘书的是徐百齐,他原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王云五的秘书多年,称是上是王云五信得过的得力助手。王云五把一棵印章交给了徐百齐,凡是部内无关重要的事务,照例先要我这常务次长"画行"(就是在常务次长名下画一个很长的"行"字)签名,最后主任秘书可以把部长交给他的印章在部长名下发出,不必再交部长"画行"。
因之,主任秘书处理部内例行公务之权实际上超过了我。我在经济部担任常务次长只混了一年,1947年5月就随同王云五一起辞职了。
(三)1947年秋,王云五又改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当时的行政院院长宋子文,推荐王云五兼任"善后事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云五又推荐我为该会的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这个所谓的善后事业委员会原想接管一些"美援"机关,但并未成功。因之这一"委员会"便成了有名无实的空闲机关,我这个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也终日无事可做,每月坐领干薪675法币,只够我每星期从南京回上海的路费。
因此,我在这里干了不到半年,就辞职回到了上海,仍操会计师旧业,并兼任私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职务。 这就是我先后三次涉足会计、经济官场的简单经过,时间共计不足两年,真算得是"短命"的了。
为了说明我当时的思想状况,在这里我还要赘言几句。后来当王云五被蒋介石特任为财政部部长时,他曾从南京打长途电话到上海找我,说是有"要事"面谈,要我即刻去"南京"。我只得连夜乘车赴南京见了王云五。
原来是他要我担任他的政务次长,并说:"财政部的政务次长比部长职务只有一步之差,不久便会当上某些部长之职"。我当时已认识到国民党政府内部腐朽不堪,贿赂盛行,料定它不会久长,我不愿和它同归于尽,因之,当晚即留书向王云五告别,乘夜班火车返回上海。
事隔数月,王云五就为发行"金元券",受到全国人民的唾骂,成了战犯之一。 1979年8月,我响应党的号召,曾具名写了一封《书寿王云五》的公开信。可惜传闻当时王已在台湾病逝,未能看到。
兹按原稿抄录于下: "云五我兄道鉴: 比读报纸,欣悉我兄欢度九旬荣庆,且健康胜常,矍烁依然,下风逖听,实深感慰。与兄暌违三十载矣,伦亦虚度八十又七春,每怀夙昔过从,犹在目前,翘首云天,时觉神弛左右,想望弥殷。
伦以垂暮之年,处昌明之世,每当燕乐,海上旧友毕集,远怀风范,倍增停云落月之思,困缀短章,为我兄寿。 国家三十年来,旋转乾坤,厥功甚伟,前此虽受"四人帮"之破坏,稍有蹉跌,然自邓公当国以来,拨乱反正,百废俱兴,以图书出版工作而论,亦大非昔比。
犹忆我兄在沪之日,彼时虽执图书出版业之牛耳,然每一书出,印数不过数千而已。即《四部丛刊》、《万有文库》等类书,广告焉,预约焉、附赠书柜焉,尽力宣传推销,然其印数,仍极有限。
今日则不然,一书之出,印数动辄一、二十万,犹供不应求,难副众望,即此一点,足证国家文化学术之发展,非过去之可同日而语也。尤足以为兄告者,我兄创制之《四角号码检字法》,国家仍极珍视,为出版界与教育界所广泛应用,年前所出之《四角号码字典》,备受读者欢迎。
即《辞源》一书,国家亦已集各地饱学之士,重加修订,俾使之更臻完善,充实内容,继续出版。凡种种,当为我兄所乐闻,亦足以告慰我兄夙昔之抱负也。
犹忆1949年我兄离浪之前,曾将多年收集之词汇卡数十万张,交由伦当时主持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保存。建国以后,伦以为此属文士之心血,国家之财富,理应归之国家,俾发挥其应有之作用,因代为交与国立图书馆保存。
我兄曾有志于将此材料,编著中华百科全书。今国家已在京沪等地,设立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网罗人才,全力以赴,遥想百科全书问世之期定不在远。倘杖履在此,伦知当亦为之莞尔首肯也。
盖使理想成为现实,宁非人生一大乐事乎? 嗟夫我兄,我等相别之时,犹当盛年,今则垂垂老矣。古十年来,虽一水非遥,然鱼雁鲜通,思念之情,与日俱增。念人为之障碍,每用慨然。今者,中美建交,已成现实,弟兄和合,重见端倪。
故园春意盎然,桃李成荫,尚望早日归来,共襄四化大业,使我中华民族巍然卓立于天地之间,则我兄百旬荣庆之时,伦亦得叨陪末座,为兄奉觞,同伸庆贺。此为伦之素愿,不审我兄亦有意否耶? 纸短情长,不尽欲言,肃布腹心,预以寿兄,临颖盼祷,余不一一。
弟潘序伦拜启 1979年8月于上海" 上面这封信曾登载在当时的香港《大公报》上,它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和思想认识。当兹全国人民正在共同为实现台湾归回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奋斗之际,特再在此录引,以表热盼祖国统一、富强、昌盛之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