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王守义 潘玉良与晚年伴侣王守义

2017-1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潘玉良,原名张玉良,1899年出生于江南水乡扬州.她是个苦命的孩子.8岁时父母先后离开人世,成了孤儿.16岁被卖到芜湖的妓院成了青楼雏妓,受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1899年出生于江南水乡扬州。她是个苦命的孩子。8岁时父母先后离开人世,成了孤儿。16岁被卖到芜湖的妓院成了青楼雏妓,受尽凌辱……幸与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邂逅,才得以脱离火坑。 潘赞化是安徽桐城人,18岁留学日本,结识了孙中山。

孙中山当时正在东京组织同盟会,潘赞化加入同盟会。中华民国建立,辛亥革命成果又很快被袁世凯窃取。潘赞化又追随孙中山参加“二次革命”,1913年与柏文蔚在安徽组织讨伐袁世凯的军队。

失败后,潘赞化去云南参加了蔡锷的护国军,继续讨伐袁世凯。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大总统。潘赞化被委任为芜湖海关监督。 潘赞化对陷入青楼的张玉良十分同情,花巨金将张玉良赎出。这时的潘赞化28岁,比张玉良年长12岁。

潘赞化20岁时已结婚,妻子住在桐城家乡。潘赞化对张玉良说明情况,娶张玉良为二房夫人。证婚人是潘赞化的同窗好友陈独秀。张玉良为表达对潘赞化感激之情,从此改名潘玉良。潘赞化把潘玉良送到上海,并为她聘请教师教她文化知识。

1918年,潘玉良考进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毕业后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国立美术专科学校。 1928年潘玉良学成回国,应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刘海粟校长聘请为西画教授,并任系主任。

后又应徐悲鸿聘请,任南京中央大学油画教授。这时,潘玉良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已是知名画家,但仍不能被潘赞化的大夫人所接受,而且多次戳她出身低贱的痛处。潘玉良不堪其辱,只得痛别潘赞化,再次去法国寓居巴黎。

潘玉良孤身一人在巴黎坚持中西画的研究及雕塑创作,以卖画维持生计。1940年6月,德国纳粹的铁蹄践踏了法国巴黎。潘玉良画室没了。继之而来的是物价飞涨。起初,她还能靠积蓄和卖画勉强维持生活。

1940年冬天,潘玉良生活已到了非常窘困的境地,时常没有吃的…… 就在潘玉良成了涸辙之鲋时,王守义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王守义慷慨解囊,潘玉良又得以在艺术的天地翱翔 王守义是北方人,1898年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西田果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一家人依靠父亲种田、母亲织布维持生计。王守义在本村读完初中险些辍学,多亏一位在县城高级小学当校长的本家王吉峰的帮助,才得以读完高小。毕业后,王守义在本村初级小学当教员,边教书,边帮父亲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一件大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王守义在1920年11月7日乘法轮“博尔多斯”号,由上海启程。 王守义在巴黎的生活并不顺利。他开始去煤矿挖煤,在饭店洗碗,后来学会汽车驾驶和修理技术,租赁汽车跑运输。

他边做工边学习,终于考入巴黎航空驾驶专科学校,毕业后拿到了飞机驾驶员证书。事业和生活刚有转机,厄运又降临。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炮轰卢沟桥,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

国土相继沦丧。居住在巴黎的王守义与一些爱国志士决心投入国内抗日,准备驾驶飞机赴东北抗日战场。投降派的国民党驻法国组织采取卑劣手段,要杀害这些热血沸腾的爱国志士。幸亏王守义事先得到消息,急忙飞往瑞士,才免遭难。

王守义在瑞士住了一段,待风声过去又回到巴黎。 王守义和同乡一起在巴黎近郊开了一家中餐馆,起名东方饭店。就在这时,他结识了生活拮据的潘玉良。 寓居巴黎的画家潘玉良孤身一人,生活艰难。

身为画家,没有画室,租住在达累齐亚路的一小套间住。别说进行油画创作,温饱都难以维持。见此情景,乐于助人的王守义慷慨解囊向潘玉良伸出援助之手。潘玉良冷寂的斗室重又燃起暖烘烘的炉火。

她有了面包,有了黄油,有了咖啡…… 王守义又出资为潘玉良解决了画室,购置了绘画的各种材料……潘玉良这涸辙之鲋,又能在生活的大海中畅游,又能在艺术的天地里翱翔了。 爱之魂在她和他心中升腾 王守义帮助潘玉良举办艺术沙龙,也陪她出入朋友的艺术沙龙;王守义陪潘玉良出入凡尔赛宫、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艺术宫殿浏览艺术珍品;陪她在凯旋门、艾菲尔铁塔下和塞纳河、卢瓦尔河畔写生。

王守义设法筹资,多方奔走,为潘玉良举办画展。

潘玉良在艺坛渐渐声名鹊起。 此间,潘玉良一刻也没有忘记在国内的丈夫潘赞化。自从南京被日本侵略者践踏后,她就没了丈夫的音讯。直到1952年她才收到潘赞化的来信,得知丈夫在安庆居住,并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之职。

后来,她接到了潘赞化的信。信中说他的儿子潘牟被打成“右派分子”,潘玉良的老师刘海粟也被打成“右派分子”。潘赞化在信中要潘玉良与潘牟和刘海粟划清界线,并暗示她不宜回家。 潘玉良只好留居法国。

1964年1月27日,法兰西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潘玉良和王守义可以与国内亲人联系了。 结果,他们打听到的情况是,潘赞化早在1959年就去世了。这时潘玉良已65岁,王守义66岁。

潘玉良牵挂的潘赞化走了。王守义1920年赴法国前在家乡高阳县西田果庄结婚并生子王欣蒲。到法国后数十年一直未再婚。在巴黎,王守义对潘玉良在生活上、事业上一直尽力支持帮助。潘玉良每一件作品中都有王守义的汗水。

潘玉良所获得的奖章都有王守义的心血。长时间积蓄在他们心中的爱之魂终于升腾了…… 王守义和潘玉良这一对漂泊海外的游子,数十年不能回归。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使他们相互搀扶着走在异国他乡的人生路上…… 1977年4月,王守义和潘玉良离开巴黎郊外的住宅,搬进了巴黎政府官员的宿舍。

他和她相依相伴,两颗赤子之心随祖国的脉搏跳动。他们等待时机踏上回归之路。 没待回国的这一天,潘玉良重病在榻,1977年9月,潘玉良抛下王守义走了。

潘玉良在生命之火将熄灭时,嘱托王守义———晚年搀扶她走到生命尽头的伴侣,完成她的遗愿———日后回到祖国,一定将当年她与潘赞化结婚时的项链,和她第二次来法国时潘赞化送她的一块银壳表归还给潘赞化的后人。

项链系有潘玉良和潘赞化新娘、新郎照片同心结。怀表是蔡锷将军送与潘赞化的珍贵礼品,潘赞化在黄浦江边送给潘玉良做临别纪念。王守义两手紧握项链和书有“蔡锷”字样的怀表,眼含热泪,哽咽着点头。

潘玉良终于闭上了眼…… 1978年国庆节前夕,王守义终于回到了他和潘玉良魂牵梦萦的祖国。王守义和邓小平、聂荣臻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同学。在北京,聂荣臻元帅代邓小平设宴款待王守义。往日在法国巴黎的同学钱三强等同席作陪。王守义在北京稍事逗留,启程去了南京,将潘玉良的遗物亲手交给了潘牟的妻子。 1981年5月5日,王守义病逝于巴黎。(谢炜 谢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