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理书画 郏县县委书记郑理在平顶山“三苏 杯”全国诗歌大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2018-03-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郏县县委书记郑理在平顶山"三苏 杯"全国诗歌大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三苏杯"诗词诗歌大赛在平顶山"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中共郏县县委书记 郑理(2010年3月13日 北京)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郏县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归焉之地,地处河南省中部偏西,面积737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隶属平顶山市管辖.郏县西周时称"夹",秦时置县.据<后汉书>和<

郏县县委书记郑理在平顶山“三苏 杯”全国诗歌大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三苏杯”诗词诗歌大赛

在平顶山“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中共郏县县委书记 郑理

(2010年3月13日 北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郏县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归焉之地,地处河南省中部偏西,面积737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隶属平顶山市管辖。

郏县西周时称“夹”,秦时置县。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公元41年,有五彩凤凰现于颍州之郏县,公元233年,青龙见于郏县摩陂井中,故郏县被称为“龙凤”宝地。郏县自古以来人才辈出,西汉“谋圣”张良、明代学者王尚炯、清代诗人仝轨、建国初期“速成识字法”创始人祁建华等都是郏县人。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郏县文庙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四个县级文庙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临沣寨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红石古寨,“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广阔天地乡是知青运动的发源地。1955年,毛泽东同志为郏县写下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一门三学士,诗赋传千古。三苏父子原籍四川眉山,在文学史上成就卓著,作古后为何葬于郏县?归根溯源,苏轼生前多次路过郏县小峨眉山,见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形似类其乡”,就有了终老于此的愿望。苏轼曾给苏辙写信道:“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公元1101年,苏轼病逝于江苏常州,次年移葬于郏县。公元1112年,苏辙在许昌去世,追其兄葬于郏县,称为“二苏坟”。元代至正年间,当时的郏县县令将苏洵的衣冠冢置于郏县,始称“三苏坟”。郏县更是被誉为三苏父子“灵魂的家园”。

苏氏葬郏900多年来,郏县人多次对三苏坟进行修缮,经常祭祀拜谒。三苏文化在郏县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三苏父子特别是苏轼的人文风格,对郏县人勤劳、耿直、好学、敬业等民风的形成以及传承,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郏县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三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第四届和第十四届全国苏轼学术研讨会曾在郏县召开。我们先后修缮和新建了钟鼓楼、苏轼像、三苏广场、三苏纪念馆、东坡碑林、东坡湖等,其中东坡碑林汇集了启功、欧阳中石等百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东坡诗词。三苏墓、三苏祠于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园也已成为河南省知名景区。

苏轼在中国诗歌史上被誉为“诗魂”、“词圣”。平顶山“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活动的举办,对于进一步弘扬三苏文化,推动国学普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必将产生积极作用。诗歌大赛期间,郏县作为这次活动的协办单位,将举办采风活动和三苏公祭活动,我们一定尽全力做好工作,确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我代表郏县60万人民,诚邀各位朋友到郏县多走走,多看看,神交三苏,并留下宝贵意见。也衷心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多联络,多宣传,多帮助,共同发扬光大三苏文化,共同努力把郏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