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凡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教授樊凡一行莅临济源寻根问祖考察
10月29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樊凡一行,在济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伟的陪同下,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渎庙、奉仙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曲阳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
樊凡教授这次莅临济源考察的重点是了解曲阳遗址的重要历史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樊姓始祖的根文化,为樊姓寻根问祖调查考证。
曲阳遗址,东西长240米,南北宽210米,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是济源市公布的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载,周文王虞仲有子孙名仲山甫,宣王封仲山甫于樊(今河南济源),后世子孙以邑为氏。
《左传》载:“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出阳民,阳樊(今济源西南曲阳)城守仓葛遂率阳民退聚轵村,始以战车列卫,继而筑城,名轵城,属东周畿内地”。阳樊,周代姬姓国,西周时建都于陕西省长安县东南,后东迁至太行之南,黄河之北的阳邑(河南济源西南曲阳),故名“阳樊”。
根据文献考证,阳樊是周代樊仲山的居邑,由此可以判断,阳樊城的建都历史早于轵国故城。1956年,曲阳村群众在取土时,发现的“阳樊东关”大铁钟是阳樊故城的实物证据。近年来遗址内发现有大量丰富的石器、陶器、骨器等龙山文化遗存。
樊凡教授在听取了市文物局的同志对济源近年来文物保护情况的介绍和实地考察后,对济源文物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看到规模宏大的济水源头济渎庙和手法豪放、用材奇特的奉仙观以及曲阳遗址的历史价值时,却给予高度赞赏。曲阳遗址不但为樊姓寻根问祖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进一步证实了樊姓的发源地就在济源。同时,为探索研究我国的姓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