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兵政绩 董一兵在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摘登)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發展史上極不尋常的五年。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凝心聚力,頑強拼搏,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成績。
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經濟在克服困難中穩定增長。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累計實施各類重點工程項目1201項,完成投資2569億元,其中省級重點工程投資完成率連續五年進入全省前列。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1708億元,一批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陽泉。
五年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9.8 %;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4%和9.6%。
調優結構、調強動能,轉型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提出“28字”調產思路,下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著力構建多元支柱產業體系。煤炭“去產能”工作順利推進,產業集中度大幅提升,22座改造礦井建成投產,原煤入洗率由40.
5%提高到66.7%。電力產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西上莊2×66萬千瓦、鑫磊2×35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推進順利,裕光2×100萬千瓦發電項目獲得核準;我市獲批採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範基地,一期100萬千瓦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百度雲計算中心穩定運行並不斷擴大應用領域,陽煤乙二醇一期20萬噸項目即將投產,中興環能納米洋蔥碳項目實現量產,快遞人均發生量領跑全省,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2.5%。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業佔GDP比重上升至50.3%。特別是大力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擴區調規、平臺建設加快推進,轉型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統籌城鄉、建管並重,新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覆蓋城鄉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空前。陽五、太陽、西環、陽左高速相繼建成通車,形成了100公里環城高速圈,高速公路密度達到6.27公里/100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
人民群眾期盼多年的陽大鐵路開工建設、推進順利,累計完成投資24.8億元。汽車客運南站主體完工。城市飲用水水質改善、娘子關二期供水、污水處理二期三大水務工程竣工投用。市政建設邁出新步伐。實施道路暢通工程,泉西路、保晉路、廣陽路、華盛橋改擴建、平坦立交橋改續建、政府廣場和沃爾瑪地下通道等建成投用,漾泉大道、平陽街、寧波北路加快推進。
供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集中供熱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100%、91.
1%、90.2%和83.3%。5個省級重點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7.9億元。城鎮化率達到66.68%,居全省第二。環境綜合整治紮實有效。持續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市容市貌整治成效明顯,21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推進較快。
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們排除各種阻力,推進南大街、義平路兩條樣板街(路)建設,共拆除建築物259處,面積近12萬平方米;整飾樓體129處,建設綠地39處,完成“三線”入地、公交港灣建設、路面和人行道維修等整治工程。
同時,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四大工程”完成投資33.2億元,建成8個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智慧陽泉建設成效明顯。在全省率先實現主要公共場所無線互聯網免費全覆蓋,智慧陽泉數據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成功入選“寬帶中國”示範城市。
強農惠農、精準幫扶,“三農”工作成績顯著。各級財政對“三農”投入累計達到91.6億元。積極實施產業富民工程,形成了以畜牧、核桃、蔬菜為主導,小雜糧、中藥材、食用菌、薯類、養蜂、休閒觀光競相發展的特色農業格局。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2.2億公斤以上。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552個、“一村一品”專業村296個。大寨核桃露等7家企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九州香公司富硒小米銷往20多個省市,康泰來公司食用菌遠銷美國、南韓,全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銷售收入由2011年的9億元增長到28億元。2016年精準脫貧8843人、退出貧困村45個,脫貧攻堅首戰告捷。
深化改革、銳意創新,發展活力進一步彰顯。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南煤集團成功重組,國有商貿服務企業全部實現民營化改制,水泵閥門“退城進園”、蔬菜市場搬遷等項目進展順利。財稅改革穩步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走在全省前列。
國有林場主體改革順利完成,全省排名第一。盂縣農信社在全省率先改制為農商行。全省首家專門服務“三農”的盂縣匯民村鎮銀行掛牌成立。平定縣入選全省“普惠金融試驗區”。天元綠環、雲泉岩土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建成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等雙創孵化平臺14家,市科技孵化器升級為國家級孵化器,我市成為全省首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市。先後爭取到國家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獨立工礦區改造搬遷政策,獲批國家中小城市改革試點、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
保障民生、繁榮文化,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穩定在75%左右。城鎮累計新增就業12萬人,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農村危房改造等指標完成省定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均低於省控目標;城鄉低保標準、農村五保供養標準排全省前列。
在全省率先實現60歲以上農民基礎養老金髮放全覆蓋。合併實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9%以上,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
在全省率先實現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全覆蓋。高考錄取率穩居全省前列。太原理工大學陽泉學院成功“升本”,更名為“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啟動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建設。
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市稱號。劉慈欣作品《三體》獲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成功舉辦全國蹦床冠軍賽,陽泉籍運動員王智偉、武楊、涂瀟在國際國內重大賽事上摘金奪銀。安全生產工作連續多年走在全省前列,各類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逐年“雙下降”,2016年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零,被確定為全國遏制重特大事故試點城市。
節能減排、治理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突出。組織實施重點節能項目70個,形成年節約83.2萬噸標準煤能力,萬元GDP能耗完成省定任務。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特別是去年以來,面對嚴峻的環保形勢,大力開展“鐵腕治污行動”,堅決打好“七大攻堅戰”,全力實施“三個清零行動”和“六項整治”工作,集中開展“土小”企業專項整治,共取締“土小”豎窯1150支,根治了困擾我市多年的頑疾,受到省通報表揚。
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啟動實行“河長制”。
經過不懈努力,環境品質持續改善,扭轉了一段時間環保工作被動局面。累計完成各類營造林59萬畝,建成區綠化率達到41.4%,森林覆蓋率達到28.5%,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榮譽稱號。
依法行政、強化效能,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明顯提升。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積極支援人民政協參政議政,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925件、政協委員提案1851件。認真落實全市政府系統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共查處違紀違法案件357件506人。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制定了人事調動、預算外資金分配、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等制度辦法。政務公開工作排全省前列。進一步簡政放權,累計取消行政審批事項231項、下放74項、調整16項、承接206項。
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和公車改革。積極創新政府服務手段,陽泉“隨手拍”運行以來,註冊用戶超過5萬,入駐單位351家,網友問政辦結率達到90%以上。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堅決反對“四風”,“三公”經費佔公共財政支出比重由2012年的2.
54%下降到0.64%。
今後五年的重點工作目標任務
(一)堅持創新驅動,在建設“轉型發展先行市”中走出陽泉新路。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將綜改試驗區建設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突出科技創新和開發區建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完善“28字”調產思路,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未來五年,“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285萬噸,建成千萬千瓦級現代綜合能源基地,傳統產業在工業中的佔比控制在60%以內,煤炭行業增加值佔比下降到50%左右;資訊技術、文化旅遊、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達到18%以上;服務業增加值佔GDP一半以上,民營經濟份額達到50%左右,研發經費佔GDP比重達到2.
5%。未來五至十年,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大步推進,建成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3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每個開發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左右。
開發區成為全市轉型綜改主戰場,成為集聚要素最多、創新活力最強、發展環境最優的經濟增長平臺,率先在全省走出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新路!
(二)堅持經營推動,在建設“晉東區域中心城”中彰顯陽泉氣魄。在城市建設中樹立“經營”理念,以市場化手段建設和管理城市,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堅持規劃先行、分步實施,建設“生態、智慧、宜業、宜居”的現代化城市。
建成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積極創建全國智慧城市。繼續加大舊城改造力度,重點改造提升交通、管網等基礎設施,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切實改善人居環境;持續推進生態新城建設,按照新城總體規劃,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高標準、高品質打造新城起步區。
抓好大縣城和中心鎮建設,提高城鎮對人口和產業的承載力。把陽泉建設成為重要的商貿物流、醫療衛生、文化旅遊、教育科技、金融資訊中心,打造內涵更加豐富的區域中心城市!
(三)堅持區域聯動,在建設“城鄉統籌示範區”中再創陽泉佳績。新型城鎮化是擴大有效需求的潛力所在。依託我市城鎮化水準較高的優勢,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佈局、制度安排“五個一體化”。合理安排市域縣域城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聚集、村落分佈、生態涵養等空間佈局,推動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共建共用,促進教育、醫療、文化、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衡配置。
到2020年,高品質高標準完成農村整體脫貧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1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0萬人,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城鄉居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四)堅持外向帶動,在建設“山西向東開放橋頭堡”中展示陽泉形象。開放是一個地區形象與活力的展示,也是富民強市的必由之路。要“對表”中央要求,對標先進發達地區,對接國際慣例,全面優化發展環境,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有效吸引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有形無形資源為我所用,創造先進生產力。
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政策,下功夫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引領帶動強的大項目、好項目,進一步擴大經濟總量。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環渤海合作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分工協作,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項目合作,建設更加開放、更具活力、更有優勢的外向型經濟新體系!
2017年工作安排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根據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省委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按照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牢固樹立和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深化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有機結合,堅持以開展“全面落實年”活動為抓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戰略,全力促進經濟穩步向好和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塑造美好形象,逐步實現振興崛起,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主要預期指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降幅控制在5%以內,力爭持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2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約束性指標:資源節約方面,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2.5%。環境品質方面,包括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比例,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劣V類水體比例,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減排幅度,完成省下達任務。
民生改善方面,農村貧困人口脫貧8261人、貧困村退出54個。基本建成保障房9000套,改造農村危房710戶。
以開發區建設統領轉型升級
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把開發區建設作為轉型綜改的戰略突破口,認真落實全省重大戰略部署,突出抓好整合、改制、擴區、調規,確保我市新一輪開發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見成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年內重點抓好九大產業100個項目,完成投資180億元。
煤炭產業,繼續推進煤炭“去產能”工作,全年煤炭產量控制在5600萬噸左右,原煤入洗率保持在70%以上,入選率穩定在90%以上。瓦斯抽採量達到19.4億立方米,利用率達到40%以上。
電力產業,繼續推進西上莊2×66萬千瓦、鑫磊2×35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等項目建設,推動裕光2×100萬千瓦項目儘快開工。加快採煤沉陷區光伏示範基地一期100萬千瓦項目建設進度,確保6月底前並網發電。
冶金產業,按照“穩定氧化鋁,配套電解鋁,加快發展鋁精深加工”的思路,大力支援陽煤兆豐與山東信發等企業合作,積極發展鋁合金、鋁型材、鋁鑄件等系列產品。煤化工產業,圍繞“肥、醇、烯”產品路徑,構建新型煤化工和特色精細化工兩大產業體系,推動煤化工產業向技術高端和價值鏈高端提升。
裝備製造業,以高端化、專業化、智慧化為目標,引導企業發展智慧製造、綠色製造和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產業,以精深加工和提升附加值為方向,積極發展高檔磁性材料、高端陶瓷、高強度陶粒砂等新材料產業。
資訊產業,以百度雲計算中心為龍頭,以雲谷創業科技園為載體,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基礎,延伸雲計算上下游產業鏈條,發展以軟體、硬體、電子商務、物聯網為主要內容的資訊產業。
現代物流業,充分利用我市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圍繞能源礦產品、大宗工業品、生活日用品、特色農產品等,加快現代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和大型市場建設,打造晉東區域物流中心。
文化旅遊業,把文化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加以培育,做好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和重點景區總體規劃。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圍繞開發區建設招商選商,按照開發區既定的主導產業特點確定招商主攻方向,著力引進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大項目、好項目,確保全年完成項目簽約680億元,外來投資到位300億元。
加大服務企業力度,總結幹部入企服務工作經驗,建立服務企業的常態化機制,對重點企業、困難企業施行“一企一策”,最大限度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
積極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創新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要緊緊圍繞“市場化取向、競爭力目標、專業化重組、股份制改造、現代化管理、科學化監管”的重大要求,堅定改、主動改、抓緊改、徹底改,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支援民間資本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國企改革,逐步實現市屬商貿流通企業國有資本退出。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力補齊這塊結構性短板,確保年內民營經濟增加值佔比提高3個百分點。強化對民營企業的服務,充分發揮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綜合平臺作用,扶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加快金融改革創新,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大力支援金融機構“去杠桿”,引導企業利用專項建設基金、應急週轉保障資金、信用增進、再擔保等方式,多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大力推動資本市場發展,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確保地方金融穩定。
積極實施科技創新,著力培育創新主體,不斷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推進科技孵化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培養用好本土人才,積極引進高端人才。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步伐
推進生態新城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儘快開工建設綜合交通客運樞紐工程,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繼續推進桃坡、余積糧溝、三泉、大西莊、魏家峪等保障房項目,創新投融資機制,多渠道籌集新城建設資金。強化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繼續抓好一批路網工程,繼續加快推進陽大鐵路工程,做好太舊高速公路南連接線前期工作。
同時,用好“兩區”政策,加快實施城市排水管網建設改造、城鎮周邊煤礦瓦斯綜合利用、城區老工業區供熱、供氣、供水管網設施更新改造等工程,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推進城區老舊片區改造,全面運行數字城管系統,建設縣區數字城管二級平臺。
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繼續完善南大街、義平路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推進生活垃圾中轉站、餐廚垃圾和有機廢物綜合處理、建築垃圾資源利用一體化工廠等項目建設,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繼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四大工程”,深化農村“兩治三改”。
加大生態環保力度
強力推進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全市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重點深化四項措施:控煤、治矸、管車、建立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長效機制。推進能源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全面推行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等行業領域能效對標,強化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管理,繼續實施一批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推進土地、礦產集約節約高效利用。
持續加快生態建設,以增綠增質增效為重點,加快實施退耕還林、貧困山區造林、森林管護等工程,高標準完成各類營造林10萬畝。實施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4萬畝。
統籌做好“三農”和
脫貧攻堅工作
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打“特色”、“優質”兩張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功能農業。調結構,今年要調減玉米種植面積3萬畝,同時,擴大穀類、薯類種植面積。建基地,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快“三帶三區”集聚形成。
揚龍頭,重點推進康泰來、萬和油脂等續建項目,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力爭達到30億元,增長7%。強基礎,繼續推進農村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旅遊公路建設。優服務,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施農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推改革,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五個一批”脫貧路徑,突出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金融扶貧等工作重點,確保完成年度脫貧任務。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穩定和擴大就業,大力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做好“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統籌做好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失業人員、“4050”人員、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工作,實施職業培訓全覆蓋計劃,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和職業轉換能力。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入軌運行,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做好全民參保登記試點工作。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發展有品質的普惠性學前教育,鞏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做好中考改革試點工作,優化發展高中階段教育,著力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認真落實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全面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品質。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繁榮文藝創作,大力推廣“全民閱讀”,加大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推進“鄉村文化記憶”工程。大力發展衛生體育事業,鞏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成果,深化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實施藥品採購“兩票制”改革,推進城鄉藥品配送一體化,加強醫療品質監管,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加大農村醫療人才培養力度,深化計生服務管理改革,加快推進健康陽泉建設,進一步提高競技體育水準。
支援國防和軍隊建設,加強國防動員、國防教育和後備力量建設,發展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和紅十字會等事業,做好統計、地震、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檔案、史志等工作。
下大力抓好安全穩定工作
毫不放鬆抓好安全生產,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企業(單位)主責,失職追責”,壓實各級政府領導責任、行業部門監管責任,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深入推進遏制重特大事故試點城市工作,繼續深化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建築施工、油氣管道、特種設備、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全面落實新修訂的《山西省安全生產條例》,推動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依法有序抓好信訪維穩工作,健全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體系,加強食品藥品監管,深化平安陽泉建設,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建設廉潔政府,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堅決查處隱形變異“四風”問題,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政務環境。
建設效能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互聯網 政務服務”,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創業,紮實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深入開展“全面落實年”活動,認真執行“13710”工作制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建設法治政府,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式,實行合法性審查、終身責任追究及責任倒查機制,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實行審計全覆蓋,加強對各類公共資源交易特別是重大項目招投標的監管,加快推進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領域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建設擔當政府,始終保持夙興夜寐、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認真貫徹市委《鼓勵改革創新激勵幹事創業容錯糾錯實施辦法》,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攻堅克難,不斷開創轉型發展新局面、再鑄陽泉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