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光儿子 王黎光:培养音乐艺术学子对中华民族的温情与敬意
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记者林露)中国音乐学院被誉为“民族音乐家的摇篮”、“民族音乐殿堂”。2月16日,这所音乐教育高等学府的掌门人、著名作曲家王黎光接受人民网专访时却对中国音乐教育和创作的个别现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相比西洋器乐作品,中国器乐作品太少,又有一些不能深入民心。”但他对未来则满怀憧憬,“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国音乐学院有能力传承和发扬好中国音乐文化。”
大学的尊严不是大学校长的尊严
“我用十二年成为电视人,再用十二年成为电影人,叶落总要归根,最后的职业回归了音乐艺术老本行儿。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一次就业定终身,每一次从业都是为下一次从业打基础。在我们艺术行业来说,算是‘人生采风’吧。
过去的二十四年中,我把音乐创作始终放在首位,这是我的看家本事。”2015年年末,王黎光调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这次虽然回到了音乐艺术的本行,但是我绝大部分的时间必须扑在学院管理事务上,创作要暂时放一放了。
”在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和北京电影学院工作的24年漫长岁月中,王黎光抽出时间创作了一批受到观众喜爱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电影《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京华烟云》《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音乐作品,主题歌《天地之间有杆秤》《发现》也广为流传。他将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奖项一一收入囊中。
有不少人认为,艺术院校只要有专家出任校长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王黎光说,这种看法有些片面,校长首先要是专家学者,其次还要精通艺术教育管理,这个“其次”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如果仅仅靠一个专业或某一个学科出类拔萃而其他学科不发展,甚至还倒退的话,这样的大学就不能称其为大学,充其量也就是个二级学院或系。
中国音乐学院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时期,面对全球艺术院校办学竞争激烈,谁的文化底蕴深厚谁赢,谁的教学管理科学并适应当代艺术教育发展规律谁赢。艺术可以追求个性,管理则恰恰相反。显然,我要面对的是如何解决大学管理和独特的中国音乐艺术教育体系建立的问题。”
谈及音乐教育的前景,王黎光认为,教育规律是应该关注的大课题,在对教育前景充满信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些重要问题——大学是学术的载体还是人的载体?大学和人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好?“大学的品味,不能由校长个人的嗜好左右,大学的品质不能因校长个人的虚张来衡量。
个人的嗜好凌驾于大学之上的结果就是学科偏、学术腐,个人的虚张凌驾于大学之上的后果就是信仰无、众人欺。一个没有品位和品质的大学是没有尊严的,而大学的尊严不是大学校长的尊严,是学术的尊严,科学的尊严。不用畅想太长久的目标,解决好当下这一现象就足以看到今后的教育前景了。”
希望中国器乐作品不再面临《二泉映月》的尴尬
比起古筝竹笛等民族乐器,一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从小学习钢琴长笛等西洋乐器。王黎光觉得,“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意识在一些人的脑子里依然存在。“以我个人的看法,不是西洋器乐比我们中国器乐更有魅力的问题,是中国器乐作品太少,在本来就不多的作品中,又有一些不能深入民心的问题。
就拿小提琴和二胡做比较吧,小提琴的作品从18世纪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到浪漫乐派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再到民族乐派的柴可夫斯基、西贝柳斯、德沃夏克等,风格广泛、题材丰富,令人百听不厌,也没有哪个人能在有生之年演奏完这些音乐大师的全部作品;而二胡的情况就略有不足,从附中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演奏《二泉映月》的尴尬让我们有一段时间不得不面对,虽然不能说是普遍现象,但也确有此情此景。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找到问题所在并予以解决才是克服问题的根本。”王黎光言语间透着无奈。
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这两所音乐教育的高等学府的校名只有一字之差。“我常常听到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中央音乐学院就是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中国音乐学院就是琵琶古筝二胡等,其潜意识中无非就是一个‘洋’一个‘土’。
”王黎光说,其实这两所学院的学科建设都是全面的,包含中西文化的音乐理论、音乐创作、器乐及声乐艺术表演。两所音乐院校不同之处是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学体系不是复制别人的,是在多年的教学积累中独立自主形成的,中国音乐学院更注重将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精华,吸取并落实到中国文化的本真当中,洋为中用,以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教育为手段来诠释中国音乐,实现中国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伟大目标。
使中国精神成为未来中国艺术家的内核
王黎光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巨大的文化力量和文化自信,这种力量和自信无法从抄袭和复制中得来,只能从继承和创新中崛起。中国音乐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从根本上加强对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及研究着手,高度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他思索着并将付诸行动。他告诉记者,中国音乐学院正在规划音乐专业和国学通识协同互动式教育的课程设置,旨在使中国精神成为未来中国艺术家的内核。
在王黎光看来,音乐教育要技术层面和创作新作品一起抓,同时还要提高国学课程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度,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和中华民族的温情和敬意。当学生自豪“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大中华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时,他们自然就会创作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
“中国音乐学院未来的音乐教育中,将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招收音乐艺术的学子,大家一定会看到更多的人学习中国器乐、中国声乐、中国音乐学,也一定会看到更多的人学习西洋乐器的最终目的是演奏美妙的中国乐曲。”王黎光对未来满怀憧憬。
放弃人文修养的艺人绝不可能成为艺术家
教育部规定,学生报考本科层次艺术类专业,文化成绩只需要达到当地二本线的65%。对于想要报考音乐类专业的孩子,王黎光直言这个标准定得低了。“不可否认,我们身边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孩子学习不好,家长无奈地说那就考艺术类专业吧。
这样的偏见,与部分艺术教育者重技巧轻人文的教学理念分不开,根源上是浮躁功利的社会思潮。多年来,成名成星的部分艺人暴露出学识修养不够,道德品质不高,但却不妨碍他们活跃在媒体上,接受粉丝崇拜等现象也起了误导作用。
我认为,文艺的健康发展要求文艺工作者文化素养不仅不能低,而且要比自然科学类工作者的要求更高,想学好艺术必须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文化和艺术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各类艺术形式的专业技术问题,四年大学足够解决的了,‘功在诗外’的艺术修养需要终身修炼才能达到,如果学习之初就放弃了人文修养,走到头也就是个艺人而已,绝不可能成为艺术家。”
在人类文明进阶的过程中,音乐艺术早已演变为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王黎光对于音乐的魅力有着独特的感悟。“如果说‘音乐是心灵的教堂,它净化人生并使我们脱离低级趣味’,这绝不是简单的技术炫耀能够达到的,而是因为音乐艺术从自然中来、从生活中来、从芸芸众生的丰富感悟中来,它多层次的人文蕴藏调动了听众的全部感官,引起听众的深层思考,使得人文情怀和听众之间的碰撞产生了生命的共鸣。
我提出‘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就是要将培育学子的人文素养提高到了检阅办学成果的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