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桢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人民的名义》映现时代刻画人性
对IP的盲目崇拜、对套路的机械复制、对功利的狂热追求导致很多电视剧作品粗制滥造、脱离生活,甚至抄袭成风,“边追剧边吐槽”成为奇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最应该呼唤与坚守的是什么?是情怀,是匠心,是“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的创作态度。
值得欣慰的是,在近年浮躁喧嚣的创作氛围中,依然诞生了一批精品剧,如《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作品不但构思宏大、制作精良,也充分展现了人对真相与正义的追求,对历史与当下的观照。近日,又有一部格局恢宏、题材厚重的精品剧诞生,即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的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
作为主旋律题材,《人民的名义》一方面以浩然正气涤荡了电视荧屏上的同质化、娱乐化之风,彰显了湖南卫视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另一方面也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吊足观众胃口,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都值得称许,可谓将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
创作,本源于生活体验,升华于精雕细琢。对于创作者来说,情怀意味着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抒发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真诚细腻的体会和感悟,而不是在定制要求下生拼硬凑、胡乱灌水。工匠精神则意味着怀有对作品进行精雕细琢的耐心和恒心,一个好编剧永远不可过于急躁,第一要慢慢写、慢慢改,第二要尊重创作规律,并以圆融自洽的艺术手法将体会和感悟表达出来。
《人民的名义》的编剧周梅森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政治小说家之一,擅长以磅礴的气势和犀利的笔触勾勒一个个官场生态圈。此次执笔这一项目,除了受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的力邀,也是受到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的感召。他的作品并非凌虚蹈空的艺术幻想,而是源于他多年对官场文化、权力运作和政治生态的所见、所思、所悟。
这其中既包括他出任市政府秘书长的一段独特经历,也涵盖他与其他政府官员的多年密切交往。一手的资料、敏锐的洞察、精当老练的技法、张弛有度的节奏共同成就了高质量的剧本,为作品的二次创作保驾护航。
该剧的总制片人、导演李路在创作中一贯保持着关注民生、体察冷暖的责任担当。他对《人民的名义》艺术基调的把控,既渲染出政治正剧的威严大气、官场生态的波谲云诡,也融入了平实亲切的生活质感与鲜活亮丽的时代色彩。
这就成功摆脱了以往某些主旋律题材“高大上”有余、“接地气”不足的弊病,赋予了影片深刻的现实主义品格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张丰毅、高亚麟等实力派戏骨的倾情助阵是影片质量的第三道保险,精湛、沉稳的演技使得新型政治剧的人物群像跃然荧屏之上。主创团队的精益求精与厚积薄发,确保了《人民的名义》不仅是正义之作、话题之作,也具备极强的观赏性,经得起观众火眼金睛的试炼。
优秀的艺术作品,既是与时代的互文与互动,又是与人性的互视与互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反腐之利,惠及万民。尤其是当反腐题材暌违主流荧屏近十年后,题材的空白、观众的需求呼唤着立足当下、针砭时弊的影视作品对反腐工作进行深度展现。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和时代语境中,《人民的名义》应运而生。编剧周梅森曾坦言,他的创作初衷就是将这具有历史价值的时代巨变记录下来。
毫无疑问,反腐题材自有其敏感之处,如果脱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作观,很容易流于揭秘、猎奇的肤浅层面。而《人民的名义》并没有止步于以“贪官”“罪案”的噱头吸引眼球,主创深挖宏大社会背景下不易察觉的细微脉动,聚焦腐败背后的利益纷争与人性纠葛。
虽然《人民的名义》不乏对官场中贪腐暗角的揭露,但更着力刻画的是人物在权欲、贪欲与良心的拉锯战中摇摆不定的复杂状态。因此,即便是剧中的反面人物,也不会被描绘成一个符号化的魔鬼,而是被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鲜活个体。
主创所呈现出的,是他们如何一步步走到违纪违法的悲剧境地,也希望以此为前车之鉴,让更多人意识到不受约束的权力的毁灭性危害。换言之,《人民的名义》展现官场生态,主要是为了激浊扬清、匡扶正义。澄明时局、引人向善才是本片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在当下最应该引发讨论和深思的地方。
(作者:尹鸿,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