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浅析方思瑶的人物性格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近日看了一出台湾本土剧"世间情",里面的一些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颇为出彩的,本文想剖析一下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方思瑶的人物性格,其身上体现了很多关于国人精神性原素,试与大家分享.  "原罪"一词源于圣经里面的创世纪篇,亚当与夏娃违背上帝的指令,偷吃智慧之果,被逐出伊甸园,自此人类便犯下原罪.所以西方人受此宗教文化影响下,一生都拜倒

                               

                              

      近日看了一出台湾本土剧“世间情”,里面的一些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颇为出彩的,本文想剖析一下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方思瑶的人物性格,其身上体现了很多关于国人精神性原素,试与大家分享。

  “原罪”一词源于圣经里面的创世纪篇,亚当与夏娃违背上帝的指令,偷吃智慧之果,被逐出伊甸园,自此人类便犯下原罪。所以西方人受此宗教文化影响下,一生都拜倒在上帝之下来赎罪。反观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没有宗教意义下的的原罪意识,有的只是圣人之道的圣训、皇帝的圣谕,以及个人格物、成仁、成圣之道。

在民间,则是佛教的因果报应说,现世作孽要在下世来偿还等等。难道中国人的灵魂深处真的没有半点原罪感么,答案是否定的,但它并不以宗教形态来呈现,它隐藏得较深,藏于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哲人的寓言故事中——庄子。 

    庄子.至乐篇的鲁候养鸟故事: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鸟也,非以鸟养鸟也.

 

     这寓言讲得很通俗明白,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行事,把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强加给对方,结果只会好心办坏事。如果说这只是以人的标准来衡量的话,那么庄子.应帝王篇的寓言便体现为中国式的创世纪原罪说了。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儵与忽为报混沌的深厚情谊,帮混沌日凿七窍而令其死亡,这是一种怎样的罪,不就是一种潜藏于国人内心的原罪么,并且通常被冠以“我为报答你、成全你、感激你、为你好”这类美丽的外衣。

    剧中人物——方思瑶,女,约四十多岁。高级医师、院长、外科权威,精通心理学,跆拳道黑带,和剧中另一女主角为情侣关系。善良漂亮,并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性格沉稳,并擅长分析推理,洞悉女性情感诉求,并能一击即中(网上有很多方思瑶的把妹语录,恕不详列)。方对爱人温柔体贴,为照顾对方而无偿付出,甚至自己生命,堪称完美情人。

      但由于是同性之爱,又另外之前是正宫与小三的关系,所以二人要比常人付出更多才可以有希望建立一个更牢固的关系和家庭。方的角色无疑是偏向丈夫的一方,所以要付出更多,故事情节就在方思瑶的不断付出与抗争中展开。

为救爱人,乔装打扮,智斗前夫;爱屋及乌,为救爱人的家人不惜出让巨额资产,甚至冒吊销医师牌照的风险等等。总而言之,方可以给到对方最大限度的安全感,彻头彻尾就是一个勇敢付出,把一个个对手打败的英雄形象。

      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方思瑶从非洲回来双目失明后,方失明后认为自己失去了照顾爱人的能力,甚至生活自理都成问题。于是便发布自己在非洲已经遇难的消息给爱人,让自己来独自承受黑暗的世界。

后来发现爱人身边有追求者便果断让爱,以为此人可代替自己来照顾爱人。此时方思瑶内心的斗争通过言语和肢体演绎得很出彩(演员李亮瑾发挥得很好)。但有一点她是由始至终都没有变的,就是想尽办法让爱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全心全意地为对方好。

说到好,庄子笔下的鲁候、蓧和忽也是为对方好,甚至是为报答对方,结果反而是害了对方。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始祖便犯下了这种原罪,深远影响到国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己之所欲,施于人。

    方的依据是自己双目失明,之前的能力与光环完全褪去,为了深爱的人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唯有自己退出,无私让爱。其实这种依据是很苍白无力的,讲到底是一种缺乏承担的勇气。

正如后来两人复合时她自己对爱人所表白那样“我那时候没有勇气去承担,选择了逃避,把你从身边推到另一个人身上....”这种原罪意识在方思瑶由英雄剧变为凡人之时表露无遗,美其名曰为对方“好”,实际上是剥夺了对方选择的权利。

原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有罪而不去救赎。伯乐以自己的方式去养马,给它加上马鞍,烙上蹄印,千里马便迷失自己的本性。鲁候、鯈和忽为感谢和报答,反而害了对方。万物齐一,天地共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对方的好与不好,自己不能准确判断,更不能做裁判而强加给对方,混沌凿七窍而死就是最好的说明。

     后来方虽然失明,但很快便通过心理课程的进修,取得心理医生的执业资格,这无形中推翻了之前自己无法生活自理的说辞,及后还有很多为了让自己所爱之人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事实证明这种稳定的家庭生活并不是江所要的,而且也不符合江的人物性格),对说谎者选择了容忍与沉默。

这些都是她内心深处的原罪意识爆发的体现。之后方复明,江坠崖,方思瑶才开始神医的史诗般的救赎,包括对爱人心灵与身体以及两人情感的全面救赎。

结果当然是顺应民意,两人破镜重圆了。虽然后来方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但就其本质来讲,方还是未能自觉地触及内心深处的原罪意识,就是这种以己之所好而类推的原罪与自由本身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反而江晓婷经常挂在嘴边“恋爱无罪,青春万岁”却是与自由终极意义是如此的相近,或许就是这种互补性格使其两人能成为伴侣的主要原因。

     试想一下,如果就其角色塑造而言,与其让方思瑶复明后才与江晓婷破镜重圆,还倒不如让其一直失明下去,在黑暗的世界中自省,慢慢领悟生命与自由的可贵,进而知道以爱人之心爱人,引发灵魂深处的革命,完成肖申克般的救赎。

把爱人重新呼唤到身边,一起来面对生命的挫折,这对瑶婷而言才是一次质的飞跃和升华,而不是像这样通过偶然的外力作用来促使其复合。这听下去或许有些残忍和苛刻,但就人物性格和形象而言才更显张力。认识到人的原罪,再到自我和情感的救赎,及后的复明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这才是涅槃重生的瑶婷恋终极版。

      所以,原罪并不只是西方所独有的产物,在古老的东方,这种与自由格格不入的原罪已经充塞于每个国人的灵魂深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何破除或拯救这种原罪,这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命题,方思瑶的原罪意识只不过是在这种急剧变化的情节中集中体现而已。但原罪并不可怕,只要勇敢去面对,相信每个人都会完成对原罪的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