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昆物理奖 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黄昆
在现今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大师已经是硕果仅存了,而具备优良品质的老科学家更是屈指可数。若要推举出一位代表,我觉得非黄昆莫属。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黄昆先生,为中国的科学做出的贡献是实在是太多了,他的人格和风范永远是中国科学界的楷模。
黄昆的一生,似乎可以用"名"来概括。处处有名,处处出名。
在西南联大,吴大猷是黄昆的导师,而杨振宁和张守廉则是黄昆的室友,当时李政道、杨振宁和黄昆号称西南联大物理系的"三剑客"。李杨在美国的成就铸成了Nobel奖,而黄昆在英国学成归来培养了新中国凝聚态物理的一批批中坚力量。
从西南联大出来,黄昆选择了他的导师——著名的固体物理学家Mott(莫特),也选择了他的去向——英国。在英国是黄昆学术生涯最辉煌的时期,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黄漫射"、"黄理论"、"黄方程"等等一系列理论,这在中国的物理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以中国人命名的理论和方程。
30岁左右的他,已经是成绩斐然。著名的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Born(波恩)也曾和黄昆有过亲密的合作,那就是合作写《晶格振动动力学》一书,当时Born只是需要个研究生做助手,黄昆得以推荐,事实证明,黄昆这个助手远远胜任助理的职位,最后此书以两人合作署名。
这本书后来成为晶格振动物理学的Bible,书中的定理不少至今都是最好的描述。Born也对中国人的物理头脑刮目相看。
黄昆爱较真,任何事情必须弄一清二楚才甘心,哪怕弄得别人下不了台。当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黄昆到西南联大任助教时,和小他几岁的杨振宁同住一屋。那时的黄昆和杨振宁都年方二十出头,总是喜欢纵论天下,相互顶牛。而黄昆往往都将话题引向极端,引发无休止的争论。
有一次,为弄明白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含义,他们从白天一直讨论到晚上,最后是上床后又爬起来,点亮蜡烛,翻看权威资料来解决争论。"正是这些争论,使我找到了科研的感觉。"杨振宁说。
黄昆的夫人是英国人A.Rhys,取中国名——李爱扶。自从1952年4月, Rhys回中国就和黄昆一直在一起,夫妻两人恩爱非常,家庭和睦。李的品格,黄昆很是赞赏:"凡是和她接触过的人对她的品格都有很高的评价,她不仅是个好人,而且很有能力。
"一向打分苛刻的他给她夫人打的分数是——90分高分。一个成功科学家的背后,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女人在默默地支持着,一路走来。
然而,黄昆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功成名就的他回国初始,并未得到重用。当然主要是因为他本人就淡泊处世、不贪名利的缘故。他在国内的开始一段时间,先是完成《晶格振动动力学》一书的最后书稿并校订,而后开展了国内固体物理的先驱性科研工作。
文革十年,黄昆下放到干校劳动,出身知识分子的他,对工厂的机器很是不熟悉,干活更是吃力。而让黄昆重新走向科研的岗位的人,正是新中国最伟大的人——邓小平。邓小平在大会上多次谈到,有不少高级知识分子下放到工厂和农场劳动,是浪费资源,应该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而次次大会被"点名"最多的就是黄昆。
正是如此,文革接近结束时,在大家的百般邀请下,黄昆出任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为中国本来已经落后数十年的半导体研究培养了许多人才。
黄昆学术辉煌期在于留英几年,回国之后黄更多的是扑在教育事业上。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我国自己的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三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的人,这个远远比个人取得学术上的成就更有意义。他编著的《固体物理学》等教材,至今仍然是大学的经典教材。
老一辈的科学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从黄昆身上,可见一斑。黄昆在1977年之后是学术生涯第二高峰,他进一步完成了黄理论,在半导体超晶格光学振动理论中,和学生也是同事的朱邦芬一起创造性提出了黄-朱模型。朱邦芬为此在近些年被评为科学院院士,并曾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
黄昆一生衣着朴素,常常是绒线圆帽、蓝布中山装、破布鞋。在中关村散步,你要是见到这么一个人,身边还有一个同样穿布鞋的外国老太太搀扶着,那么必然是黄昆夫妇。
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黄昆先生。朱邦芬记得在中国科学院提名黄昆的时候,他就写信反对。后来经组织上做工作,他采取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甚至连组织材料和答辩都一概不参加。他觉得这个奖励太大了,承受不起。
黄昆就是这么一个人,有老一辈科学家的可爱之处,只要国家给以鼓励就会竭尽全力为国家做贡献,力求无愧于心,这和如今一些追名逐利的科研者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奖励科学家个人,450万元用于科研经费。
谈到500万元怎么花的问题,黄昆首先想到的却是:"司机希望能够解决汽车更新的问题,汽车最近老出毛病。据司机了解可以这么用,是合法的。我曾经在几年前得过何梁何利奖,对生活有很大帮助。
从个人来讲,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的钱。" 这就是黄昆的性格!黄昆这笔钱一直存在当时半导体所所长郑厚植院士手中,2006年他们向科技部申报建立"黄昆基金",用来奖励国内在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领域做得比较好的科学家。第一批"黄昆奖"的获奖人即将在后几年产生。
我们这个社会渴求大师,也希望大师能继续带领我们前进,只可惜天妒英才。
2005年7月6日下午,黄昆逝世于北京,享年86岁。一代科学巨星,就此陨落。中国优良品格的老一辈科学家,又走了一个。
黄昆一生,既"出名",又"淡名"。他留给后人的话,更是锵锵入心。
"我自己对自己影响最大。"
"像我这样考虑问题,没有太大的天赋也能做出很好的工作。过去教学时,大家评论我课上得还不错,我也认为是下了工夫的,但就是对一个个学生不太关心。因为我认为上课也是培养人,讲课是我的责任,我尽了我自己很大的努力。"
"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要服从于应用,应当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
对一个做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来讲,"一是要学习知识,二是要创造知识。归根结底在于创造知识"。
"对于创造知识,就是要在科研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做出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此,要做到三个‘善于’,即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尤其是要提出在科学上有意义的问题;要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因为只提出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所提问题就失去实际意义;还要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