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的 图画美与音乐美
这篇作品写于1921年,正值"五四"运动的退潮期。作者由日本回国,所听到的、所见到的无不使他悲愤和失望,他所渴望的"新鲜"、"净朗"、"芬芳"、"华美"的新中国并没有出现,到处仍然是"黑暗如漆"、"冷酷如铁"、"腥秽如血",美丽的幻想被丑恶的现实砸的粉碎,作者自然产生极大的失望和悲愤。返回日本后,向往星空,追怀太古,用丰富的想象织成了一幅神奇而瑰丽的画面,写出了《天上的街市》。
通读全诗,冥想闭目,那虚无缥缈的太空,真好像有一条美丽而繁华的街市。无数的街灯通明,橱窗里陈列着无数的珍奇,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颇有昏眩的感觉。牛郎和织女骑着牛儿,提着灯笼,摇摇摆摆地自由来往。目睹此情此景,使人心旷神怡,笑逐颜开,为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庆幸!因为在我国古代的传说里,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没有欢乐,只有悲伤,是一出令人同情、令人痛心的悲剧。而诗人却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展开浪漫主义的遐想,说天河不甚宽广,牛郎和织女可以随时地骑在牛背上你去我来,可以提着红通通的灯笼在天街上自由来往。在诗人的笔下,赋予这个古老的传说以崭新的意义。诗人之所以挥洒他的彩笔,推陈出新,在诗稿里涂抹上如此浓烈、如此欢乐的色彩,乃是为了古为今用,反衬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污秽和丑恶,引导人们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正是本诗的思想意义所在。
但是,诗歌毕竟不是绘画,而主要是诉诸听觉的艺术。诗人就曾这样说:"诗之不高兴被人看,我看怕就是因为离开了音乐的缘故吧?诗本来不是供人看的东西,落到供人看的现状,它是赶不上绘画和小说的。"《天上的街市》之所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另一个主要原因便在于诗人在这种正确的认识下,使它具有强烈的音乐性。真是朗朗上口,和谐优美,悦耳动人之至!诗人用哪些方法使这首诗具有如此强烈的音乐性呢?概括起来大致是:每节四行,行数相等;每句都采用双音尾;偶句押韵,四句换韵;每句少则七字,多则十一字,字数相近;除停留时间较短的顿之外,每句三顿,顿数相同。而其中,以押韵和每句顿数相同最为重要。
押了韵的分行文字不一定是诗。但诗歌必须押韵,即使是自由诗也应该在关键的地方押韵。由于作者反对诗歌是"供人看的东西",所以对诗歌的韵律也就特别讲究。他说:"韵律的推敲总应该放在第一位","新时代韵律虽然没有旧诗严,但平仄的规定是不能废的"。
诗歌的音乐性还离不开节奏。诗人曾强调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一首诗的节奏如何,不取决于诗行的长短和顿数的多少;但诗行的长短和顿数的多少却对节奏有较大的影响。
《天上的街市》之所以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就是诗人自觉地运用押韵、句读、每句顿数相等进行艺术处理的结果。在我国诗歌发展的长河中,五、七言诗以它们特殊优美的音乐效果,占统治地位达两千年之久,而其中的绝句或律诗,押韵故不必说,并且篇幅很短,每句都是三顿。
到了"五四"时期,诗体得到大解放,近似说话的自由诗出现,而作者便是以自由诗见长的先行者。同时,他还用较为整齐的诗行,较为匀称的段落,较有规律的调子,写出了像《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
》这样的现代格律诗。"五四"以后,诗人在写自由诗的同时,继续进行现代格律诗的试验,吸收了我国古代格律诗中的押韵、句读、每句顿数相同等有益的因素,加以灵活运用,克服了当时诗坛的新诗散文化的弊病,创造了像《天上的街市》这样成熟的现代格律诗。这样的现代格律诗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因而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