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铨去世 陶文铨院士在西安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誓师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发扬西迁精神,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在西安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誓师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教师代表 陶文铨院士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知道交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起点高,要求严,基础厚,重实践”的治学传统;那么在人文和精神方面交通大学又有什么传统呢?从我59年在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及西安交大的经历中,我认为从抗战胜利到现在可以分四个阶段来说:第一阶段,从抗战胜利到解放前,主要表现在:保护学校,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涌现了象穆汉祥、史霄雯这样的革命烈士,至今在交通大学上海徐家汇校园内还竖立着纪念烈士的史穆塔。
第二阶段,解放后到1959年,交大的人文与精神主要表现在热烈响应国家号召,从黄浦江畔毅然迁到内地西安。
第三阶段,从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西安与上海部分分别成立西安交大及上海交大到现在,交大的人文与精神表现在通过近60年的不懈努力,在祖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起一座国内一流大学。
关于学校60年来的成绩可以以我所在的热流科学工程系为例来说明。这里我简要向大家汇报从110周年校庆到120周年校庆这10年来的进展。
在这个十年中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及科学研究方面的成绩可以用3个一,4个二,1个三来概括。3个一是:2007年我所在的工程热物理学科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我们筹建的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教育部批准,以及2015年我的同事和学生何雅玲教授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个二是,这十年中我们实验室两位教师被遴选为长江学者,两位教师被评选为杰青,两位年轻教师被遴选为优青,以及分别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及陕西省创新团队;1个三是这10年中我们实验室获得三项国家级科技二等奖:2009年发明二等奖,2012年自然科学二等奖及2015年的发明二等奖。
两项发明奖对提高换热器的性能做出了创新贡献,获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一项自然奖在揭示微细尺度下热量传递规律以及发展数值方法方面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在这个十年中我们在教学方面的主要进展可以概括为4个二:我们实验室开设的两门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被评选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位教师被评选为陕西省教学名师,两篇博士论文被评选为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以及我们获得两项教学成果奖:2009年关于本课程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2015年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成果陕西省特等奖。
我们取得这些成绩是有其历史根源的:第一,大家知道交大西迁时能动学院的前身动力系在系主任朱麟五教授的带领下是迁校最彻底的,我们热工、流力教研室也是绝大部分教师都到了西安,给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以热工专家陈大夑副校长为代表前辈学长严谨治学、认真从教,对我系优良学风和教风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第三,在60年的发展中每个阶段都形成了领军人物:以陈大夑、杨世铭、江宏俊三位前辈师长为迁校时的第一代,第二代就是陈钟颀、刘桂玉、刘光宗,第三代是刘志刚、吴庆康、陶文铨,第四代是何雅玲、何茂刚、王秋旺、李国君,第五代的领军人物也正在形成中,使得优良传统得以代代相传。
那么现阶段交大的人文与革命精神应该表现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表现在努力拼搏为将西安交大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无可否认与沿海高校相比我们有不利的条件,但也有我们的优越地方:在发展一路一带的经济与科学文化合作中我们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在与国内外大学交流与合作中提升我们的实力,就不难做到十余年前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访问我校时为我校提写的一副对联所说的那样:
地处关中交四海豪杰,文承秦汉通天下大道
各位校友,我今年已经七十七岁,我比年轻的朋友们更加迫切地希望早日见到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我要和全体师生员工及交大校友一起,努力发扬具有交大特色的“奉献报国的使命文化、严谨精致的卓越文化、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为把西交大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把我们的学科早日建设成世界一流学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