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海子是什么 为什么主流文学界以及网上对海子都是一片赞美??
对海子的评价学界高度一致倒不至于,说知乎上的评价高度一致倒差不多了。一路看下来居然没有几个赞同起码部分赞同题主的答案也是挺诡异的一件事。 @宁宁子先生 略提了一点,但慎重过头了。其实认为海子伟大啊杰出啊天才啊甚至中国现代诗第一人什么什么的,以这三种情况居多: 1诗歌爱好者对海子的评价过高。
这很正常,一般的诗歌爱好者读的诗不会太多,被海子的灵气震到是很自然的事。海子的名声又大,入门/年轻时候读的诗总不免有许多的怀旧/初恋情结。
如果ta又不自己写诗(写了也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对海子就会一直处于盲目的崇拜状态。这种类型的评价者因为停留在感性的读诗阶段,理性分析的能力太弱,其实算不得数的。(同时他们也是最否认诗艺的那一群人,通常会认为有诗心的人=诗人) 2评价者有守旧倾向,脱离当代诗坛过久,停留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对海子高度评价的语境之中; 3个人的写作/审美倾向于学院/知识分子/西方大师传统的那部分人。
这部分就很难说了。审美这东西说不好是不是就一定有人对有人错的,主观性太强。两个有一定理论积累的人可能争论起来几十年也争不清楚。学院出身的人对诗歌的评价个人来说是不太信任的,他们很常先入为主地把一首诗当成好诗,然后引经据典地去阐释、赏析它,而很少直接针对诗艺本身的批评,尤其是对那些已经进入诗歌史的大人物,我就见过就诗里的某一个意象都能分析半天的,可问题是,那首诗真不好啊。
还有一个问题是,他们的评价体系/审美趣味经常出现滞后,即便批评起来也会给人一种陈腐、落后的感觉。
比如说张德明:口语写作十宗罪,一般人会觉得哇好有道理,但是对于口语写作内部的人来说,就完完全全的是外行话。当然不是所有学院的人都这样,何况所谓的学院/知识分子/民间这些概念其实也很难厘清,明白个大概意思就行。
总之呢,对海子的有效的批评大多来自网络诗坛/民间诗人,跟海子不是一路的那些诗人。他们也会走极端,也会认识不准,但是对海子的欠缺、偏颇、极端的那一面,又确实是他们才看得最清楚。
毕竟为同类人辩护,给对手挑骨头(即使是下意识的),本来就是人之常情。 对海子的诗一首首的做评价太过于累人,我也没读全,只说读到的那些,总体印象有跟题主相似的地方,就是凌乱。
海子的语言才华很突出,灵气也相当惊人,但是大多是局部的才华,他在整体的构架能力上是有欠缺的,也就是有句无篇的情况很常见。短诗好一些,有时一气呵成就写完了,长诗上问题就大了(事实上海子的长诗我都没读完),拿杨炼来作对比完全是欺负他,就是一些当代诗坛名气不算大的诗人长诗上也比海子强不少(殷晓媛、楚雨、草树等等)。
即使是短诗,突兀、断裂之处也不少,青春期写作常见的高亢过头、雄辩、强扭硬来、不自然之处也实在不少。
(经常弥漫于海子诗歌的独断、暴戾的一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很少有海子诗歌的爱好者提出来批一顿。海子的诗都快成鸡汤大王了。) 对海子的批评还有许多,题主去口语派那边混混估计心理就平衡了。
别去伊沙那混,看看可以,混久了容易粗鄙。韩东和于坚好一些,他们的诗跟海子比较,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正常多了,有形而上的部分,但是不飘,调子总体而言是平和的,不歇斯底里。 3/2续 看首流传很广的诗, 春天, 十个海子 春天, 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 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 骑上你飞奔而去, 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 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 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 沉浸于冬天, 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 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 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 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 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 从北刮到南, 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再次强调,诗歌批评不是诗歌赏析,更不是诗歌解读,它是要评判一首诗写得好不好,而不是在那里分析这个意象代表什么、那个句子在表达什么。
所以很多时候,对一首诗做出批评其实是不需要完全读懂它的,也很难说谁的解读就正好是作者的本意/文本的标准意图(如果存在这玩意的话)。
对内容的理解当然有助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但不是唯一的。比如说一些佶屈聱牙、语言明显不通的诗,根本不必看作者在表达什么,他的表达形式就决定了他写的只能是一首坏诗。 虽然这么说,还是不妨分析下海子这首诗试图写的什么。
春天的十个海子,无疑是虚构的,发生在诗人的心灵层面(有海子迷把这首诗当成是海子的死亡预言,以为他是在预言自己死了之后会在春天复活,搞得自己很激动,这是在把海子当耶稣呢),类似于说,春天太美好了,像把子爵剖成两半的炮弹一样,把诗人光明的那一面勾出来了,化为了十个海子。
还有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在心里挣扎着不肯转化或无法转化,所以那十个海子就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个顽固的海子,“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海子怎么解释的?不好意思,没解释。
第二节又加强了这种悲伤的对比,十个海子围着你(哪来的你?)和我跳舞唱歌,骑上你飞奔而去(你真可怜,那十个海子看来也不是啥好人),你还被劈开了,疼痛在大地上弥漫(你是犯了啥罪啊?),于是就只剩下那个野蛮而复仇的海子在春天里自言自语了:我是黑夜的儿子啊,我倾心死亡不能自拔啊,我还热爱空虚而寒冷的乡村啊(你怎样了?谁知道啊,也没人关心啊)。
最后一节又转到乡村的粮食去了,一半用于一家六口的嘴、吃和胃(这三个词是一个层次的吗?嘴和胃,具体的,实在的,吃却是抽象的,概念的,具象抽象不分,把它们并列在一起什么意思?有什么独特的效果?实在没读出来。
把嘴和胃去掉,或者把吃去掉,有影响吗?),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这又是什么情况,智能杂交水稻?),然后呢,突然一转,又想起了那十个海子,“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把十个海子变成单数的你之后,全诗就结束了。
是不是很乱?海子要表达的东西很复杂很难懂吗?不见得。他的晦涩部分来自于他自己的思维混乱和语句的不准确。我把它们整理修改一下,你看是不是就好懂多了。 春天, 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 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这一个跳舞、唱歌 扯乱他的黑头发, 又飞奔而去, 尘土飞扬 一个人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上弥漫 在春天, 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最后的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 沉浸于冬天, 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 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 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胃 一半用于农业, 它们繁殖,各自生长 大风从东吹到西, 从北刮到南, 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们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把那个莫名其妙的你去掉,把那个不协调的吃去掉,把他们自己繁殖改掉,再把后面两节的段落重新划分,单数的你变为复数的你们,这不是神清气爽得多?诗歌有含蓄、朦胧的时候,但是不必要的晦涩却实在是一个人的能力问题,信心问题(因为本来也没多少思之所得啊,写明白了还怎么装逼?)。
特别说明:后一点不是说海子,是说那些把晦涩当深刻的人。
但是即使这么修改之后,这一首诗就很好了吗?就堪称伟大了吗?还差得远。首先立意就一般般,本来境界是可以更开阔一点的,比如转到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的纠缠对抗上去。
但是海子本质上是个抒情诗人,偶尔到神性上逛一逛,撑不了多久,个人的遭际和悲伤就会把他拉回封闭的个人世界。他无法真正敞开,写来写去这一首诗也只像是在说:我好孤独好纠结好痛苦啊。为什么痛苦?他自己是否明白?反正在这一首诗里(你不去脑补他的生平,身世背景),他是没写明白的。
他写出来的意思,就是痛苦是天生的,我就是要倾心死亡,我就是要热爱村庄,我就是要在两者之间纠结,永沉于黑暗之中,你管得着吗?我当然管不着啊,所以我根本就不会被打动啊。
自己作有什么办法?(别跟我说海子之死啊,如果卧轨是因为爱情,我敬他是条汉子;如果是因为写诗得不到世人认同当不上诗歌皇帝就去死,那抱歉,这么功利的“诗歌精神”还是留给海子诗歌的爱好者们去传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