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观音 画圣吴道子真迹唐石刻观音碑画像现身四川南部

2017-08-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有着千年历史的唐代石刻观音碑画像,是'画圣'吴道子的真迹."27日,四川省南部县文管所所长陈刚打开文物保管室封锁严密的几道大门后,指着一块

“有着千年历史的唐代石刻观音碑画像,是‘画圣’吴道子的真迹。”27日,四川省南部县文管所所长陈刚打开文物保管室封锁严密的几道大门后,指着一块青黑色石板告诉记者,该石碑近日被国家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家级文物,如今成为文管所“镇馆之宝”。

文管所的“宝贝”

这块观音像石碑高约1.6米、宽约0.7米,呈青黑色,石板边缘非常光滑。细细端详,石板上刻画的高1.54米、肩宽0.38米的观音像,双颊丰满、双眼欲语,凝聚着智慧慈祥之光。久久凝望,让人心灵深处顿生平和之感。

“在馆藏的一百多件文物中,如今就算这幅千年观音石像真迹身价最高,它是文管所的‘镇馆之宝’。”据陈刚介绍,唐朝时期佛教盛行,著名画家吴道子最擅长画观音像,当时各个寺庙都以吴道子描绘的观音像为蓝本进行翻刻,并流传至今。

观音画像渊源探秘

“吴道子为什么会千里迢迢来南部县描绘观音像呢?”陈刚详细讲解了画像的来龙去脉:唐天宝年间,唐明皇忽然心血来潮,想看看嘉陵江山水与四川风光。他深知蜀道难行,为免除颠簸之苦,便命吴道子前往四川,将嘉陵江山水描绘成画带回让他观赏。

吴道子寻访至南部县三清乡时,发现那里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庙。古庙名叫罗寂寺,气势恢弘,环境优美,香客如织。吴道子对古庙产生了好奇心,于是决定将古庙确定为寻访嘉陵江山水的临时住宿地。

庙里的和尚得知他是奉帝王之命前来,对他格外关照。庙主的盛情让吴道子大为感动,他觉得应该留给他们一幅画作为纪念。一天晚上,吴道子躺在禅房里看着白色的墙壁,突然发现,原本什么都没有的白色墙壁上出现了一位身着白衣的观音神像。

吴道子凝神细看,神像却不见了,他突然有了灵感:寺庙里香火旺盛,何不描画观音神像供人们膜拜呢?第二天,吴道子在寺庙的一块石壁上创作了观音像送给庙主。庙主十分高兴,请来石匠将观音像刻凿在石壁上。

观音石碑前世今生

《南部县志》上有关于观音石像的记载,但这幅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的观音像是如何从石壁上转化成石碑的呢?陈刚称,唐朝以后,由于战乱不断,罗寂寺曾遭受毁灭性破坏。人们为避免观音像的石壁遭遇“灭顶之灾”,便把它从石壁上整体“搬迁”下来,制作成厚度约0.09米的石碑,一直藏在寺庙一处隐秘的石窟里。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这块石碑被“请”进了南部县文化馆。后来为防止画像遭到破坏,又翻刻了一幅。

据陈刚称,为保护好这一“宝贝”,让“画圣”吴道子的真迹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他们正积极与省、市有关文物专家一道,制定妥善的保护方案。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誉为诗圣;还有一位被誉为画圣,那就是唐代的吴道子。

吴道子出生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幼年失去双亲,生活贫困,为了生计,向民间画工和雕匠学习,由于他刻苦好学,才华出众,20岁时,就已经很有名气。唐玄宗把他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为他改名道玄。他成了御用画家。

吴道子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每一挥毫,必须酣饮”,因此,经常是醉中作画。吴道子也是一个多产画家,据说寺廊壁画有三百余堵,有记录的卷轴画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题材为多,还有山水、花鸟、走兽等,可惜今已无存。

他还开创了兰叶描,“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他敷色比较简淡,甚至不着色。他在创作的时候,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很有点表现主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