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铭张玉宁 part 3张玉宁和林良铭呢?有业内人士认为 张玉宁和林良
part 3张玉宁和林良铭呢?有业内人士认为,张玉宁和林良铭这种因为自身实力受到肯定而走单独渠道留洋的模式,成材率会比那种一群人扑向葡萄牙的情况更高些。更年轻的球员里,外界最期待的两人是张玉宁和林良铭,都是97国青的适龄球员。如今前者在荷甲维特斯俱乐部预备队,后者在西甲皇马(ROM之家官网) u 19梯队,这两人留洋的过程可能跟其他人不同。
最近中国企业雷曼电光获得葡甲联赛独家冠名权,承诺每年输送10名球员赴葡甲踢球。这肯定有积极作用,但前面的数据告诉我们,葡萄牙的留洋效果非常有限。迄今为止,在葡萄牙留洋最成功的中国球员是张呈栋,这似乎也证明了那个地方的留洋效果不太具有说服力。
葡萄牙的留洋质量高吗?2015-2016赛季最初的时候,有55名中国球员在葡萄牙各级联赛效力,分布在二级联赛到四级联赛。葡萄牙几乎成了中国青训基地,这跟葡萄牙无序的联赛体系有关,中国企业和经纪人总能轻易跟葡萄牙足协搭上线。据南都记者了解,甚至有中国经纪人试图直接掌控葡萄牙低级别联赛的俱乐部。
更让人担忧的是1995年龄段的球员也在陆续回国,因为他们发现想从葡萄牙第三级别联赛出人头地困难重重。去年95国青的前锋向柏旭加盟了华夏,桂宏加盟了天津权健,如今中场核心张修维又离开了里昂b队加盟权健,队长陈哲超回到鲁能。2014年亚青赛上最闪光的两名球员是韦世豪和唐诗,如今他俩还留在莱雄伊什,但已经没人对在葡萄牙低级别联赛留洋的中国球员抱有太大希望。
以徐新的能力,不待在马竞,在欧洲也能够有很多去处,但这时国内俱乐部抛来橄榄枝。徐新最终接受了恒大提供的年薪600万人民币的合同,留洋之路就此中断。成败的定义无法由外人衡量,这是球员自己做出的选择,他们也可能认为回来才叫成功。只是中国足球赋予了留洋一些额外的含义,它代表了中国足球崛起的希望之一。从93届在国奥再次冲击奥运会失败后的归国潮来判断,这批人留洋的效果,之于中国足球是失败的。
潘喜明是原亚泰梯队成员,在国内只有过中乙联赛的经历,他留洋之路始于葡萄牙第三级别联赛球队贡多马尔。2015年夏天加盟莱雄伊什,半个赛季以来只出场过7次,只有过1次首发。而郭毅则是高开低走。2009年在16岁的年纪就加盟了博阿维斯塔梯队,但来回辗转,跟潘喜明在贡多马尔会师,然后一同加盟莱雄伊什。过去半个赛季,他虽有12次出场,但也只有1次首发。
富力引进的杨挺,此前在比利时乙级联赛突比斯俱乐部效力半年,但因为伤病时断时续,只有过1次联赛出场记录和1次杯赛出场记录。原本杨挺是傅博的爱将,是国奥主力右后卫,但留洋的失败也让他错过了奥预赛。在1993年龄段球员里,在西甲马德里竞技梯队效力多年的徐新一直备受期待。
2010年年底,万达集团和西班牙足球联盟开展合作,徐新被选中加盟马德里竞技,那年他16岁一个非常理想的留洋年龄。然而在马竞这些年,徐新始终无法进入一队。22岁的年龄,如果还无法进入一队,意味着只能离开。
part 2从李源一到张修维成败的定义无法由外人衡量,这是球员自己做出的选择,他们也可能认为回来才叫成功。就在昨天,天津泰达宣布两名留洋葡萄牙的1993年龄段球员潘喜明和郭毅加盟。这两人跟早前加盟恒大的李源一一样,都来自葡甲联赛的莱雄伊什队 一支在联赛中排名第19的队伍。
二是团队意识。都是11个人,我们的11人整体像8个人在踢球,而欧洲的球队11个人像15个人去踢球,这就是差距,一下子就有六七个人的差距。从球员的切身感受可以判断,中超联赛跟欧洲顶级联赛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而球员要想跨越这道坎儿,自身需要有超强的个人能力以及出众的团队意识。对中超如今这些当打的球员而言,在青少年时期就缺少良好的基础,现在要去欧洲顶级联赛寻找一席之地,难度极大。
张稀哲应该算中生代球员里的佼佼者,但在德甲的经历跟日韩球员有天壤之别。日韩球员大多在更加年轻的时候去欧洲,而且一般先去梯队或者较弱的球队,不一定是五大联赛,然后在成长的同时被较大的俱乐部看中,这是真正的融入欧洲。
而中国球员的模式比较特别,往往身上背负着巨大的社会期望,试图强势插入。一些附加的非竞技因素,反而制约了他们的成功之路。而对那些试图凭借中国球员撬开巨大的中国市场的欧洲俱乐部而言,不会拿球队的成绩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