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荣天下黄河 天下黄河富宁夏 天脊化肥富农家
编者按 日前,记者在宁夏、内蒙古两地采访时发现,大水漫灌、盲目施肥的现象还相当普遍。由于施肥不科学,导致施肥量大,浪费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效益。然而可喜的是,以天脊集团为代表的化肥企业已经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积极倡导科学施肥的理念,帮助农户把化肥用量减下来,把生产效益提上去。
在这个过程中,天脊的经销商和用户积极响应“减肥提效”理念,真正把科学施肥落到实处。记者对宁夏的天脊经销商以及内蒙古的天脊化肥用户进行了采访,见证了天脊集团在农业生产一线对“减肥提效”理念的贯彻执行。
在广大的河套地区,宁夏是黄河青睐的宠儿,这里沃野连绵、水丰物美,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正是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才让这里的人民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特别是在银川平原,面积虽小但物产丰富,这里也因此成为农资企业相互竞争的一块宝地。 在银川,记者见到了天脊经销商——宁夏丰之源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学明,这个当过兵、后来在当地供销社工作多年的老农资人向记者表达了他对银川平原的热爱。
他说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通过推广天脊化肥,让当地农民把化肥用量减下来,让塞上江南更美好。 天脊助力科学施肥 尽管科学施肥、科学种植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农民仍然固守传统,大肥、大水屡见不鲜,在美丽的银川平原也不乏这样的现象。
朱学明告诉记者:“我们下乡的时候,看见农民灌到农田里的水都非常深,这么深的水,再大的肥也流失了。”因为种植不科学,所以用肥量是只增不减,造成很大的浪费。
同时,在用肥上没有科学的配比,也造成了浪费。 这种浪费现象一直萦绕在朱学明的心头,那么到底该如何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他说:“现在很多农民不把种地当成主业,即使给了他们科学的配方,他们也不会按照配方去配肥。
”面对这种情况,他认为唯一的方法就是选用各营养元素配比合理的化肥,在不增加农民劳动量的前提下,减少化肥的投入量。 2013年,在朋友的推荐下,天脊化肥走入了朱学明的视野。
朱学明是个谨慎的人,尽管天脊化肥的口碑很好,但是他还是决定先试验、后推广。 朱学明的很多亲戚都居住在贺兰县的金山乡,以种西瓜为业。“我的亲戚就给我说,每年种的西瓜口感都不好,卖不上价。当时我就建议他们试着用天脊化肥,看看效果。
”朱学明说。2013年试用以后,西瓜的口感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收益也跟着转好。“天脊的化肥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富含各种中微量元素,营养均衡,因此它的效果远远胜过单质化肥和其他普通复合肥。
”同时,在天脊农化人员的指导下,减少追肥量,增加追肥次数,化肥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看到效果后,从2014年开始,朱学明开始在银川地区的各个乡镇推广天脊化肥,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好评。
与农户共成长 据朱学明介绍,当地农民在用肥上,有自己固定的模式,比如玉米的底肥,一般是尿素、二铵再加上10-20公斤的复合肥。“如果我给他说,用了天脊化肥以后,底肥就不用尿素和二铵了,那他们是不会干的,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好像没了尿素、二铵,他们心里就不踏实。
”朱学明说。 面对这种情况,朱学明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和农户共同成长的方法,培育用户习惯,逐步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实际上,在朱学明的引导下,一些种田大户在用肥上有很大的改观。
比如农户刘建国,在施用天脊化肥上就有自己独到的心得。据了解,刘建国的玉米底肥与追肥都用天脊复合肥,追肥采用滴灌方式,多次少量,每亩地的用肥总投入为170元,而其他种植户每亩地的投入为230-240元,刘建国每亩地的用肥投入比其他农户节省了60-70元,而产量却比其他农户高。
朱学明说:“实际上,我们和农户是共同成长的,我们按照天脊农化中心的要求为种田大户进行指导,而种田大户又根据我们自身的用肥习惯进行适当调整,总结出了很好的施肥方法。
我们现在就是要多做一些农民观摩会,让农民亲眼看到,减肥也能增产,这样他们才会按照我们提供的方法施肥。” 通过推广天脊化肥,再加上科学的方法,天脊化肥在银川大地的销量也在逐年提升。
朱学明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讲科学、信科学,把化肥用量减下去,把生产效益提上来,让塞上江南更加美好。他说:“天下黄河富宁夏,天脊化肥富农家,我将按照这句话的要求,加大推广天脊化肥的力度,服务好广大农户。”(崔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