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子和施一公 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 曾与饶毅批中国科研体制

2017-11-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 曾与饶毅批中国科研体制(1)_教育要闻_光明网施一公,美国国家科学院,当选,科研经费,美国科学院教育要闻原标题[清华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此前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发文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在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表示,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回清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育人".[人物小传]施一公现年46岁,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 曾与饶毅批中国科研体制(1)_教育要闻_光明网

施一公,美国国家科学院,当选,科研经费,美国科学院

教育要闻

原标题[清华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

此前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发文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在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表示,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回清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育人”。

【人物小传】

施一公

现年46岁,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他2006年开始着手在清华大学建设实验室,2008年回国工作。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邓琦)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4月25日公布的名单还显示,施一公还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此前因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引发关注。

30年来,有10位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0年,两位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他的好朋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但中国科技部随即则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

他们的批评引发了广泛关注,而在去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时,虽然施一公进入了预选名单,但没能最终当选。同样未能入选而声明放弃申请中科院院士的饶毅,为施一公的落选而鸣不平。

但施一公就此事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他觉得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了。“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