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衣网郑榕 郑榕:玩转互联网“智能制造”梦
郑榕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创业者之一,他于1987年从华侨大学毕业,所在的科系是电子工程系,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郑榕回忆起那时候的大学生活依旧特别自豪,“当时的华大计算机专业,可以称得上是国内顶级的,因为那会儿就能触碰其他院校所没有的计算机设备,那会儿的师资力量也足够强大。”由于国家分配制度的关系,他一毕业立即被分配到了某个国营制衣厂的管理岗位上。□商报记者 魏婧琳
经过了数年的摸爬滚打,国营制衣工厂迎来了全面的改革试点,爱拼敢赢的郑榕看到了针织市场的潜力,毅然决然选择下海创业,在他看来,数年来的行业历练基本足够支撑他的创业勇气,所以,在1991年,他连同其他几个合伙人买来一些针织设备,便开起了工厂。之后,郑榕也就干脆独资成立了公司运作,2000年成立德信织造公司,是传统的B2B企业,主要靠出口拉动做外贸。
初期下海创业的经历给了郑榕很大的磨炼,他在经营过程中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他看来,这种涉及多个链条、效率极低且风险性高的生意,当然难以持久。“由于所经营的业务主要是面料的供应,所以一旦涉及外贸的业务,就有大量的中间环节”,郑榕说,“每个环节,又存在诸多信息的沟通不畅,比如国别语言、文化差异、表达问题、理解范畴等等,这就造成了贸易流通环节的不确定性”,他一直在不断摸索,不断创新。
勇于转型升级
2008年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天有不测风云,“外需的疲软”立马给郑榕所在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工厂不仅面临倒闭,更有周边的人无奈被逼得跳楼了”郑榕心有戚戚地说,“我们的工厂一样备受冲击,那时候每天听来的基本都是坏消息”。
在“B2B”这样的传统模式下,作为供应商的德信织造公司,“三角债”成了主要矛盾。郑榕告诉记者,当时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如何要回欠款,他回忆起大年三十那天,他和高管一起到处奔忙,在各个欠款客户那里不断催收债务,各种心酸如今历历在目。
徘徊了两三年之后,国内终于迎来了一片生机,那就是电商蓬勃发展,与之相应的,各种各样的代运营服务和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原来就处于供应链上流的郑榕,果断选择将这样直面消费者的电商运营交给了服务团队,从面料直接加工成产品,直接从电商渠道销售给消费者。
IT情节、工厂基因、电商憧憬,郑榕的互联网思维也就基本为企业转型升级的诞生埋下伏笔,铺好了一条路。在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之际,德信的产品通过淘宝、天猫、京东畅销,郑榕果断做出了市场转型的决定,决定跳出第三方平台,搭建属于自己的垂直平台。他在2014年推出了基于第三方平台的德信团体定制;并与2015年推出了属于自己的垂直平台——同衣网,成为团体服装定制行业的赢家。
把握同衣商机
团体服装定制仅占整个服装市场的很小一部分,但据纺织协会统计,这一细分市场仍是一个千亿级市场。其中,校服、工装、活动衫等占到了绝对的市场比例。但是国内团体服装定制服务在淘宝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着数不清的小店,它们拼排名、比价格,无畏同质,参差不齐,口碑不一,找不到一家叫得响的品牌服务商,
郑榕敏锐地发现市场,“这个细分市场自成江湖,团体服装定制服务市场空白。团体服装定制是一块市场空白,目前没有一家品牌服务商能够填补这一空缺,日后同衣网还将结合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人体大数据的分析。”
很快,同衣网诞生。它的一端是F(Factory),另一端连接C(Customer)。但与我们通常所说的B2C、C2C中的个人小C有所区别,同衣网的客户是团体大C。郑榕期望通过整合本土诸多工厂,强化供给端实力,并且提供各种面料、款式和多个品类的选择。
而诸多实体工厂的信誉证书和3到5天确保消费者收货的承诺,是同衣网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亮点。这样的商业模式虽然被许多人质疑不够新颖,但它对维系企业的生存起到很大作用。郑榕同时谋求顾客对工厂的柔性升级,努力在生产端各环节组建富有效率的智能工厂,快速匹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郑榕表示:“随着团体服装的深度发展,很多企业、单位趋向于定制专属服装,这是体现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的深度定制。同衣网想通过互联网工具将客户、设计师、智能工厂连接在一起,提高效率、减少成本。通过大数据,使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融合,在团体服装这一细化市场上有所发力。”
他坚信这片混乱竞争表象下存在蓝海机会。团体服装定制的行业竞争存在特殊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本地竞争激烈,而全国性服务平台还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缺。这让郑榕有了信心和动力。在他看来,任何行业都要经历一个野蛮生长的年代,互联网向垂直领域渗透预示着“有人将有机会在3—5年杀出重围,做到行业老大”。
玩转社群经济
有社交的地方就有人群,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市场。随着社群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社群是未来商业的核心动力,成为改变中国未来的新经济模式。同衣网也在尝试借助社群经济激活市场需求,通过盘活社群资源,打造爆款,开拓商机。
目前,同衣网成为黑马会指定团体定制合作品牌,也已经与泉州自行车协会、泉州晚报以及泉州多个社团合作。
“同衣网有融资计划,我们要走融资路线。目前天使轮正在谈。”对于一个有将近30年经验的“传统创业者”而言,加入“新模式”似乎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同时,对于一位60后创业者来讲,这也是一次接触新模式、新思想、新玩法的新修行。
郑榕是华侨大学校友会的热心者,他热爱这个社团,首届华侨大学(泉州)校友众创路演得到了他的支持,将为华大校友们挖掘新的投资孵化项目,搭建校友众创路演平台,发现创新项目,提升校友企业影响力与知名度,促进校友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促成资源与项目的对接。
60后的“翻墙者”
记者和郑榕先生第一次认识是在华侨大学一次名师讲座上,他认真地听讲,汲取新知识,60后的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创业者之一,在针织行业耕耘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依旧保持着不断充电,与时俱进的模式。
1987年大学毕业后的郑榕分配到国有企业,经历国营改制之后的毅然下海;2008年金融危机企业受创;2012年涉足和切入电商;2015年酝酿全新的定制平台……商业风云瞬息万变,移动互联网正带来一个巨大的机会,懂得社交、懂得传播、玩得转运营,也就能掌握商业先机。
如今的他,变“制造”为“智造” ,玩转互联网团体服装定制,探索社群经济,探索“同衣网”之路。在采访中,郑榕思维敏捷,特别对中国市场的分析和对行业竞争的独特看法更是让人为之一振。
郑榕玩转互联网“智能制造”梦,他戏称自己是60后的“翻墙者”,在转型升级的变革中,无路可走只能“翻墙”。在记者看来,他和“互联网思维”与生俱来的90后创业者并肩战斗,显得一样青春,一样有活力,一样热血沸腾。
商报记者:同衣网有什么亮点?
郑榕:同衣网专注活动衫、文化衫、广告衫、工装、校服、制服、帽等团体服装一站式定制便捷服务,致力于团体服装定制的精细化、专业化领域的纵向发展。
我们区别于传统服装定制以批发代理为主的销售模式,利用“互联网 ”打造一个F2C的团体服装定制电子商务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来发现并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传统团体服装定制行业信息不对称、性价比低、流程长、服务差等一系列痛点,让更多的从事团队定制的上下游企业入驻,最终建立B2C的线上线下供应体系。
由此可以最大限度缩短小到家庭个人,大到学校单位服饰定制的时间成本。由于砍掉了中间环节,让生产与购买者直接对话,因此在材料价格成本上也可以降至最低。
其次,我们的口号是“没有雷人的价格,有雷人的速度”,每件T恤的生产涉及诸多材料和环节,如面料、纽扣、针织工艺、设计等等,因此,一旦生产端的各个环节能够组成一支富有效率的智能工厂,那么,在外部具备专业设计能力机构进行设计解决方案输出的前提下,也就能够快速匹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衣网不仅可以保证质量,更大的亮点是保证速度,能快速反应,短期内满足客户量化需求为特色的经营模式,力求为客户提供较优质的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