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东空间 郭华东院士:空间科技护航一带一路 打造“数字丝路”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华东院士
"一带一路"建设是全球治理中的关键一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是一个突破性、全局性的全球倡议和国家战略,具有范围广、周期长、领域宽等特点。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格局和发展潜力进行宏观、动态分析,这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基础性、宏观性环境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技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大范围的地物进行成像,对应急突发事件进行实时成像,对大区域范围内的现象提供定量的信息,这成为为"一带一路"服务的前提。
目前空间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空间遥感技术,空间导航技术,空间通信技术等等,这些统称为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客观获取数据的特点和能力,是实现环境观测的有效手段。提供空间信息技术研发,可为沿线国家提供空间信息技术支持。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华东院士从空间技术角度来聊聊"一带一路"以及如何打造"数字丝路"。
空间技术如何为一带一路护航?
郭华东院士提到了三个方面,
资源、环境、灾害。
环境上,"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卫星所探测的大数据进行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检测和模拟,它就能为政府制定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
郭院士介绍了环保部与中科院科学家一起做生态十年变化的例子,如果把它放到"一带一路"国家来做,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资源上,涉及的领域比较多,利用空间技术进行资源的本底调查非常重要。比如,在农业领域,最重要的是进行粮食估产,对地观测技术可以观测它的种植面积,监测它的长势,最后把产量估算出来。
这样对期货贸易和粮食安全贡献比较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粮食问题的挑战,空间技术就可以提供这样的信息支持。
灾害监测上,根据统计,全球85%的大灾都发生"一带一路"地区,而根据研究,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经济受损失最严重的灾害(地震、风暴潮和水旱灾害),80%也都发生在这个地区,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对大面积的水旱灾害、火灾、地震及风暴潮等进行检测和评估,作用是非常大的。
当然,在其他方面,比如,城市化的发展、交通布局、自然文化遗产的监测和保护等等,空间技术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我国的对地观测:未来将迈进第一梯队
我国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经过40年的发展,自主卫星遥感技术、北斗导航卫星技术等数据获取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应的地面接收基础设施和数据处理系统水平、规模与服务能力也走在世界同行前列。
我国是对地观测的大国,但还很难说是一个强国。不过,我国具备成为对地观测强国的条件。
一是40年的发展历史有了深厚的积淀;二是空间技术是一个大国的事业,无论陆地和海洋都需要;三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资源贫乏,需求程度很高;四是政府对空间技术一直比较重视,最近几年对地观测技术发展很快,整体上在向世界先进水平逼近,某些领域已经走在前面。
郭华东院士打了一个比喻,这就像跑马拉松,有时我们能跑到第一梯队,但大部分时间我们还在第二梯队,总体上来讲,我们在第二梯队的前沿,10年以后,我们成为一流的对地观测强国是可以期待的。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
以"一代一路"计划为契机,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数字丝路合作项目,可以说是个机遇。
2016年5月,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发起了"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简称DBAR,得到多个国家的响应。
发起后,经过半年工作,"数字丝路"核心计划成型,DBAR科学委员会成立,建立九个工作组任务组,通过DBAR科学计划的草案,2016年12月,DBAR计划正式开始。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以地球大数据为科学支撑,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科学研究问题。
郭院士介绍到,DBAR计划首先是国际大计划,其次是为了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为一带一路服务,同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DBAR是一项以支撑"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分享数据、技术、知识和经验的对地观测和地球大数据领域的开创性国际计划,将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行动,利用对地观测技术,采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法,实现"一带一路"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科技决策支持贡献。
出品:"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
制作:中国科普博览
监制:中国科学院部工作局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