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纯的情人 李学纯:嗅觉敏锐的执着前行者
将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味精厂发展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在全球味精行业位居前列,阜丰集团董事长李学纯一路走来实现了很多人眼中的不可能。李学纯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能有企业今天的成功,除了对市场嗅觉敏锐并及时抓住机遇外,还离不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
“我两次抓住了比较好的机遇。”李学纯感言。1999年,从国有企业下海的李学纯带领40多人的管理团队出资100多万元成立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味精行业。
李学纯回忆,他和创业伙伴起初是买下了正在破产过程中的一家小味精厂,当时这家味精厂非常小,并且呈现破烂不堪的状态。李学纯坦言,管理团队的40多人一起凑了100多万元,这些钱就是大家的全部家产,干不好大家就得倾家荡产。如何给企业寻找一条生存下去的道路成为非常严峻的题目,是实际上的“背水一战”。
对市场嗅觉敏锐的李学纯发现,当时全国有200多家味精厂,四分之三的厂家处于停产、倒闭、破产和关闭的状态,以往用过的机器设备都闲置在那,辩证地看,这就是一种资源。
李学纯说,经过对市场的分析,阜丰开始低成本扩张,把国内停产味精厂的旧机器买来,而李学纯给采购人员定的标准是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阜丰收购了大量全国各地味精厂的旧设备,并以很低的成本安装起来,大约用了三年时间,李学纯就把全国最小的味精厂之一的阜丰做到了全国的前十名,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
当时全国的味精厂大都在东部沿海,很多大味精厂还在大城市。而从味精的生产成本看,玉米占60%,煤炭等能源占15%以上,接近80%,“这么高的成本比例在沿海发达地区生产并没有成本优势。”
为此,李学纯带领阜丰顺应西部大开发的潮流,通过洽谈来到了陕西宝鸡,到西部建设生产基地,陕西当地的玉米和煤炭比东部沿海地区要便宜很多,成本差距大,李学纯开始连续大规模扩产,先后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和新疆乌鲁木齐,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成本优势,把成本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最终把价格优势转化为市场占有率,通过市场占有率把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淘汰掉,全国同行由分散的200多家集中到几家。
回首近20年的成功历程,李学纯感慨地表示,企业家的成功除了善于发现市场机遇,谋定而后动外,也离不开自己“有10%的希望就要拿100%的努力来执着追求”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