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论语 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
《论语》的前四篇,都是来讲解孔子学问之道,对其思想核心"仁"的理论阐释,而本篇不同于前四篇,加入了具体事例,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论语》的前四篇,都是来讲解孔子学问之道,对其思想核心"仁"的理论阐释,而本篇不同于前四篇,加入了具体事例,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
孔子的学问之道,多以用为主,而不是侃侃而谈,纸上谈兵,文中事例对于学生都是有着教育意义的。
本篇中包含有孔子嫁女,孔子对于弟-子、他人的评价,来对于德行的肯定与批判,在对和对弟-子的交谈中,也吐露出孔子心中的最终理想。
从孔子嫁女中,可见孔子对人人才的认定,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内在是否有德。虽然只言片语中很难看到孔子所选女婿全貌,但从孔子的标准来看,此人应该是品德高尚之人。
孔子对于众弟-子及他人的评价中,或有赞扬,或有批评,比如孔子肯定冉雍的仁德,而否定浮华的言语;漆彫開对于仕的谦虚,孔子欣慰不已;孔子对于子路忠诚的肯定,对于其好勇的否定;对于申棖欲望过多的批判等等,都是从弟-子为人处事的现实中肯定他所弘扬的"仁",也说明了 "仁"的标准是多么严苛,非常人之所及。
孔子在和弟-子颜渊、子路一起谈论志向时,孔子的主要目的还是考察他二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子路之志,合乎义——有财富而与人共之;顔渊之志,合乎善;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使其安逸,朋友相互信任,少年能够得到关怀。"这便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不同常人之处。在当世有高尚地位的他,仍然怀着一颗谦恭的心,言传身教,来教导学生,引导学生,他的人格魅力永远影响着每一代人。
我读的是《公冶长篇》,《公冶长篇》共有28篇。
其中还包括着些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圬不可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圬不可也: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比如:一个人他整天悠哉乐哉,无所事事,别人再怎么说他,也是无济于事。
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判断一个人要用正确的方法,就是按照"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
这是一个 应试教育的时代,很多学生和读者看《论语》都是带着很强的功利性,有的是为了迎合教育改革浪潮的趋势而读的,有的是为了将来展现自己的知识渊博而读,有的是为了安居乐业,修身养性而读。。。不管当代人是出于怎样的初衷来读《论语》,既然它在穿越时空隧道时能经过焚书坑儒及清代的文-字-狱,从而成为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就足以证明了《论语》在当代仍然具有可读性和必读性。
《论语》这本书分有20篇,其中,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公冶长篇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这里简单地陈述下本人看了《论语之里仁》的读后感。
我读《论语之里仁》印象较深的词句有: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白话解:孔子说:「古人不随便说话,因为恐怕说了不能做到,是一件可耻的事。」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白话解:孔子说:「君子对自己想要说的话,相当慎重,显露出有点迟钝的样子,做起事来却十分勤快敏捷。
」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经常爱和别人开玩笑。我自己可能平时没太注意,以为看玩笑能活跃气氛,增进友谊。同时不经意间我也经常随便应允某人的要求请求,事后又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我常常责备自己这个不好的习惯,却不知常说话不算数的恶果将给人不信任感,是种非君子的可耻行为!(从此刻起,一定改)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白话解:孔子说:「服侍父母,如父母有过错时,应当委婉劝谏,父母不接受时,应当照常保持恭敬的心,不可以违逆不孝,等待机会再行劝谏,虽然如此忧心操劳,内心一点怨恨也没有。
这点没做到还是我性格的原因,我是个直肠子的人,有什么说什么。记得高考报志愿时,我打算去北方,或者离家远有雪的地方。但是父母坚决不同意。她们的理由是北方不但在环境,饮食,语言方面的不同,而且一个人出门在外无依无靠,使他们不放心。
叛逆的我和他们吵起来,还以不吃饭抗拒,不搭理父母。。。现在想想当时挺傻的,饿的是自己,又闹得父母愁眉不展,身心烦躁。如果我等到父母心平气和时再和他们交谈,认真地做规划,在家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感动他们,也许现在的我早就如愿以偿地站在北方的雪地里看飘雪,打雪仗。。。。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白话解甲:孔子说:「如果能在早上听闻『人生大道』,就算是晚上死了,也了无遗憾!」这是一种对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很多人即使明白了人生大道或者从错误中醒悟了,但是趋于爱面子的坏毛病,还是不肯低头认错。甚至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从而离真善美越来越远。。。
《论语》八佾篇,通篇都与礼仪相关,读起来似乎与现在相隔甚远,且以现在的眼光看孔子似乎孔子有些顽固,而难以变通。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礼仪的重要性。虽然随着时间之变迁很多礼仪已经被忘却所产生的内涵,而变成形式,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切需要礼仪进行规矩,社会才会秩序井然。
创新固然好,所有社会的进步都是需要不断地创新进行完成的。似乎看来礼仪也就是形式,与创新是相互矛盾的,不可共存的。可是创新能被社会所认可必须是符合常规,符合道德,也不能违背礼仪之内涵。
需要说明一下,孔子所指的礼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礼,它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它超越了现在法律所涵盖的范围,它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准则,如父子之间,君臣之间,朋友之间,长幼之间等,同时也规范了国家运作的种种制度。
本篇中林放问礼之本,孔子的回答是"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以看到,孔子所说的礼是符合人心中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繁琐的仪式,礼的外表则是符合人的真性情的"文化"产物。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正朔是天子颁布的,昭示着天下还有国君,告朔是诸侯履行的,昭示着天下还有亲人,这是礼制最重要的部分。虽然现在只剩下饩羊,只有形式了,但是形式还是能够去昭示礼仪的内涵,让人们想起此种礼仪的内涵,对世人还是有启示作用的。
故而,形式的存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因为形式而去进行敷衍,应该去思考形式所存在的内涵。这种只存在形式的礼,也是符合人的真性情,有利于社会的规范。
因而在学习中,在工作中,要做好形式性的工作,要反思我们所学所做的内涵,要在形式中添加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内涵。
看了"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