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洁济南 静水流深见气象——记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

2017-08-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认识鲁洁教授是在上世纪末的一个秋天,去深圳参加一个全国主体性教育研讨会.会间休息,在去房间的走廊里我遇见了鲁洁教授,她拎着一只热水瓶走在我的前面.当时,我并不认识她,可是,不知是什么感觉,我赶上背对着我行走的鲁洁教授说:"您好!您是鲁洁教授吧?"鲁洁教授随即停下,看着我说,是.于是,我们便一见如故地交谈起来,她认真地倾听我叙述学校正在研究的"'学会关心'研究"课题,甚至谢绝了接她去会场的专车,说:"我这里有无锡的小张老师陪我走去."从此,我们成了

认识鲁洁教授是在上世纪末的一个秋天,去深圳参加一个全国主体性教育研讨会。会间休息,在去房间的走廊里我遇见了鲁洁教授,她拎着一只热水瓶走在我的前面。当时,我并不认识她,可是,不知是什么感觉,我赶上背对着我行走的鲁洁教授说:“您好!

您是鲁洁教授吧?”鲁洁教授随即停下,看着我说,是。于是,我们便一见如故地交谈起来,她认真地倾听我叙述学校正在研究的“‘学会关心’研究”课题,甚至谢绝了接她去会场的专车,说:“我这里有无锡的小张老师陪我走去。”从此,我们成了忘年交;从此,我和德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开始思考教育的道德、道德的教育,开始研读鲁洁教授的著作。

鲁老师是我的老师!无论是学术的,还是品格的!今年她80 岁了,我有幸被邀请参加“鲁洁教育思想研讨会”,我再一次走近了她,分享了她的人生故事,感怀她的精神品格。

鲁老师17 岁进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习,毕生致力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她用智慧的生命和人格魅力成为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学界公认的最具思想和影响力的教育学者之一,也是我国教育学界中青年学者最敬重的导师之一。

鲁老师的学术研究成果,见证了建国60 年来的教育发展,尤其是引领着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道德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德育学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原创性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体系。

在她身上,我切身感受、目睹她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切的忧患意识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你会觉得她很“威严”,却又无以言表她的体谅和温和。

她始终关注着中国的教育实践,用心用力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探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她始终强调“教育这个领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生命去进入的”,“教育不仅需要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更需要对人的生命真切的关怀和无穷的挚爱”。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2003 年,当她得知我到一所有近90% 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担任校长的时候,非常高兴地带着她的学生和同事来学校考察、听课、与师生座谈,然后,用自己的稿费为孩子们设立了“志达教育基金”,并再三叮嘱,用于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

我在读鲁老师的论著和与她共同参与教育活动中认识到教育的“简朴”与“高贵”,亦反观我自己的思想成长轨迹,她的“人对人的理解——德育生成的基础”,使我释然了许多教育的困惑和人生的困惑;她的“人在道德中感受幸福——德育的享有功能”,使我明白了,道德教育虽然“有一种往往容易被忽略的价值”,但“道德的发展与完善是内在于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德育是满足这种需要的一个主要途径”。

“德育,只有不断发展与完善每个个体的德性,才能使他们体认与享用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只有一个德性得到充分发展与完善的人才能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感受,充满着理想与希望,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处处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爱意及善行,从而经常对他人怀有感激之情,把自己沐浴于人世间的美好情怀之中。

”我深深地感到,德育是美丽的,其美丽就在于让人感受到“享受道德生活”;德育又应该是宁静的,因为她不需要浮躁和喧嚣的说教,而是体验生活原味的对话、交流、沟通;德育又是致远的,因为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领人们去追求高品位的生活。

她的“人在理想中超越——培育有理想的人”,使我认识到,尽管世界是多样的,但作为一个社会人,总是要从中选择一种最具有价值意义的期待作为他的理想,把它作为他的实践活动追求的目标,通过现实的活动而将他转为现实的存在。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去培育富有理想的迎接和传承未来的人。

在国家进行第八次课改的时候,鲁洁教授作为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的专家组组长,提出了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到育人的原点,让教育有效地担当起赋予人自我超越的意识与能力的使命,让儿童过有道德的、有意义的生活。每当我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和她的一些论著时,我常常不时地掩卷沉思,默想她的话语,感受她的情结。

鲁老师用生命和智慧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几十年,以自己对教育的深切理解和期待,发出了“道德教育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鼓舞我从英语教学研究转向了对品德课程的钻研,并在引领教师们走进品德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育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鲁洁教授走进基层搞实验研究,关注的是相对薄弱的学校,她期望通过实验研究,帮助这些学校提升教育视野、教育热情和教育效益。无锡市南长区几所薄弱学校就是在参与她的品德课程课外延伸活动的研究中,“立足课堂引领,延伸课外践行”,成果累累,各有特色。

课改十年来,我们无法统计她不分酷暑寒冬到基层学校听课、研课的次数;无法记录她指点、修改的教案、课例;无法告诉别人不管是公开课的点评,还是课题指导,她始终分文不取;我甚至心痛得难以启齿,她每次来无锡,都是住在一个小旅馆里,因为,她不让学校破费!有时还严厉地声明,“这次活动由我自费!”……

鲁老师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道德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一生笔耕不辍,桃李遍天下。尽管如此,她并不是一个“学究”,而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和蔼可亲的人。她会关注你的个人喜好;亦会关注你的喜怒哀乐,会以恰当的方式让你满怀喜悦。

记得有一次我们闲聊时,我喜滋滋地描绘孩提时代如何喜欢钩花(用钩针钩各种花色的衣服、包、台布等)、绣花时,她竟在回到南京后去找十字绣店,亲自挑选花色为我定制玲珑可爱的十字绣包,送给我,让我感受、回味少年时久违的乐趣,我珍藏着这个小包,也珍藏着一份永久的感动。

她还会时常关心你的身体健康,亦会关心你身边亲人的安康,会以十分坦诚的方式无私地帮助你。2004 年的寒冬腊月,她来我们区一些学校考察、调研,发现我们部分老师患有腰肌劳损,回南京后即买了理疗仪和相关药物寄给我,惠及了我和我许多的同事和朋友!

与她在一起,你会发现,她的一言一行都自然地彰显着道德的品质与高贵的人性。例如,在旅馆,她十分注意节约用水、用纸、用电;在餐馆,她一直强调按需定餐,不讲排场;在学校,她一定要走到孩子们中间与他们攀谈,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照。

鲁老师一生孜孜追求德育的美丽,而她时时处处都自然地散发着她的人格美丽、精神美丽、形象美丽、行为美丽,这些美丽,也就浓缩成了美丽德育!

鲁老师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她对教育理论研究的突出建树上,不仅在于她在教育学学科建设上取得的具有开创性的成果上,也不仅体现在她对学生学业的睿智指导和强烈的人格影响上,更值得我们由衷敬佩的是,她在耄耋之年,依然能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悄然走进教育的扎根土壤——小学课堂,去进行新一轮的教育理论探索,去倾注真切的教育人文关怀,去追寻和追问自己的许多教育理想与假设,她深情地告诉我们,她“行走在意义世界中”。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怎样的精神,怎样的意志啊!这是不是她对人性实然与应然的验证?是不是她对教育要回归生活、回归到育人的原点的解答?是不是她对“人是一种超越性存在”理论的证明?

我带着这些问题,也带着鲁老师的理想,将继续在教育这方园地中追寻教育的美丽,为延续和传承鲁洁教授“静水流深见气象”的教育思想与人格精神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