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之美方东美 情理圆融的生生之美
【摘要】:作为“诗哲”的方东美在其学思历程中始终表现出对审美问题的敏感、关注和探究,若自根底观之,我们便不难发现,其对宇宙人生的深切思考,直接通向了人之现实生命的审美呈现和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方氏在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的引导和激发下,重新挖掘和阐释了寄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资源,通过对之进行现代转化,进而在现代性语境下承继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安顿之用。
鉴于方东美思想的复杂性和融合性特征,对方东美是否现代新儒家这一问题,学界仍然存在争议,也正因如此,对方东美生命美学的考察可以有多个参照系。
本文则坚持将方氏归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一员,而且坚持认为只有将方氏放入到现代新儒家这个群体当中进行考察,其思想之特色及其所具之意义才能得到更为充分地彰显。
而就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所呈现的大致脉络而言,梁漱溟是生命美学原初话语的阐发者,熊十力对生命美学的本体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开掘和奠基,牟宗三和唐君毅等人则是站在独标儒家的立场上进一步以道德诠释生命,并将这种道德生命作为美之产生和提升的根源。
与上述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有所不同,方东美意欲挖掘中国文化儒道佛各家的审美精神,由于他将生命的不同向度统摄于“价值”的名义之下,这样,其生命论说中便不仅有以道德为底色成就的美感,还有象征自由解放的艺术美感以及代表无限超脱的神圣美感,在方氏看来,只有这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补充,才能将生命导入到完美的境界之中。
从总体上看,方东美的美学思考主要围绕着生命本体论、美感生成论、艺术表现论、审美境界论等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方东美以周易的生生哲学为主,兼采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怀特海的“机体哲学”,以及华严宗哲学广大和谐的基本精神,提出了“普遍生命”这一具有本体性质的概念,并借此说明宇宙及个人在生命创进、大化流衍过程中相互配合、圆融和谐的基本状态,由此建构了其美学的“生命本体论”,“生命本体论”的构建为方东美生命美学的全面展开与深入阐释奠定了稳固的哲学基础,从此美学的“生命本体论”出发,方东美认为,所谓的美就是人的生命随“普遍生命”共同创进,一体俱化后所生成的“天地之大美”。
其次,方东美对美的探讨并不执著于纯理论层面的穷根究底,而是更加看重主体对“普遍生命”创进中所蕴涵的自由创造之生命精神的内在体悟,在此,“创造”概念成为洞悉方氏论说主体生命美感生成机理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方东美融贯了柏格森的生命创造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道”论,将“创造”理解为源自于“情之蕴发”之主体的内在生命冲动在一种自由精神的引导下,不断向着“理之鉴托”之宇宙中最高价值的奔进及体合。
从“创造”这一概念出发,方东美还通过三首生命之诗,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的美感类型,即:儒家主张德合天地、妙赞化育,从而盈造了生命的充实之美;道家倡扬的提神太虚、廻向人间,成就了生命的自由之美;佛家采取的创造幻想、自我修为之路彰显了生命的超脱之美。
在方氏看来,上述三者虽有所不同,实则内涵着深层的统一,那就是“情”与“理”的圆融,而中国人生命精神中所洋溢的积健为雄、乐观向上的生命情调正缘于此。再次,艺术论也是方东美生命美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值得注意的是,方东美对艺术的探讨并不执着于具体经验现象的剖析揭示,而是重在哲学层面的究极探微,其意在揭示中国艺术内在的生命精神。
在方氏看来,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宇宙间普遍生命之流行创造所成就的天地大美的形象化表达,正是基于此,中国艺术总体上表现出不追求具体形象的逼真刻画,而贵在以“神似”直达艺术经验生成的精神总源,并妙契人文主义等特征。
这种深沉博大、永不枯竭、毫无窒碍的艺术终究能够使人们在其中获得心灵的超越和生命的安顿。
最后,在方东美看来,艺术与审美的意义固然重要,但艺术与审美一定要返归到人之现实生命当中,与人的现实生命相涵化,才能实现其终极价值。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使人的生命在艺术与审美体验中不断超升,只有这样,才能使有限的个体摆脱现实的束缚,进达人生的自由之境。
除了上述学理层面的考辨,方氏还具体考查了儒道佛典籍中“圣人”、“至人”、“先知”的理想人格论说,详细分析了其各自对应的“道德境界”、“艺术境界”和“宗教境界”等三种截然不同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所认为的最完美的人格类型,即:合圣人、诗人与先知为一的人,在方氏看来,只有合圣人、诗人与先知为一的人才能以最完备的心性来体悟宇宙中至高的价值,同时透过艺术家的才情来欣赏美,透过道德的情操来体验善,透过哲学的智慧来寻出真,透过宗教真实崇高的信仰体会神圣,基于此,方东美认为,最高的生命境界乃是统会真善美圣等价值于体的玄妙之境,而生命之美在此境界中不仅是感性的,同样也是道德的、神圣的,美成为“完善”、“完美”。
方东美以现代西方生命美学为参照,重新阐释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诗意的语言复活了其中的生命思想,建构了以传统文化为本位的生命美学体系,这不仅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创造性转型,并且使中国美学重新回到了对人本身的关注,从而为解决现代性发展所造就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思想上的有效资源。
除此之外,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构建中所展现出的理论形态的独特性和突出的方法意识,还将引导我们对一直将西方美学作为知识性根基的20世纪中国美学做出知识形态与思维方式层面的反思,就此而言,方东美生命美学理论建构中的多种质素为中国美学的现代重建提供了可能的、且有益的选择。
【关键词】:方东美 普遍生命 创造 圆融 中国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092 【目录】: 摘要3-6Abstract6-10目录10-13绪论13-35一、选题理由及意义13-19二、国内研究现状19-30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30-35第一章 现代新儒家美学的致思路向35-57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美学思想生成的文化特征35-41一、现代性追求与民族文化认同36-39二、中西对话的文化融通策略39-41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美学致思的“生命”取向41-57一、梁漱溟: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的开启42-45二、熊十力: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之本体奠基45-47三、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之开展47-51四、方东美: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的典型形态51-57第二章 “宇宙之美寄于生命”——生命本体论57-77第一节 “广义的周易哲学”与生命本体论资源57-66一、“生生之德”:《周易》生命观念的本体阐释58-60二、《周易》与其它哲学资源的互通与融贯60-66第二节 “普遍生命”说与生命本体论构建66-77一、“普遍生命”与创生之理66-71二、从宇宙到个体:“普遍生命”之流贯71-77第三章 “生命之美形于创造”——美感生成论77-107第一节 方东美生命美学与“创造”问题77-85一、“创造”之内在动因在生命冲动78-81二、“创造”之核心质素在精神自由81-83三、“创造”之终极指向在价值筑构83-85第二节 儒道佛的三种“创造”方式及美感类型85-96一、德合天地、妙赞化育:充实之美85-88二、提神太虚、廻向人间:自由之美88-92三、创造幻想、自我修为:超脱之美92-96第三节 “共命慧”视野下的民族美学之突显96-107一、中国:交感和谐98-100二、希腊:实质和谐100-102三、欧洲:情理刺谬102-107第四章 盎然生意之形象表达——艺术论107-129第一节 生命的贯通:艺术本体论107-113第二节 生命的体贴:艺术特征论113-121一、“玄学”的性质114-116二、“象征”的意味116-118三、“表现”的方法118-120四、“人文主义”的精神120-121第三节 生命的安顿:艺术价值论121-129一、中国艺术中的和谐精神与生命适意的满足122-124二、中国艺术中的劲健精神与生命韧性的提升124-126三、中国艺术中的超越精神与生命自由的扩展126-129第五章 生命美学之归根——审美境界论129-149第一节 儒道佛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129-140一、儒之“圣贤”与“道德境界”130-133二、道之“诗人”与“艺术境界”133-137三、佛之“先知”与“宗教境界”137-140第二节 价值统会之生命境界中的审美之维140-149一、六种生命境界141-145二、上下廻向的贯通路径145-149第六章 方东美生命美学的现代意义与启示149-171第一节 方东美生命美学的现代意义149-160第二节 方东美生命美学对理解中国美学之本性的启示160-171一、“中国美学”:从古典到当代161-164二、“生命”: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精神164-167三、以“生命”实现古今美学接续的可能与可行167-171参考文献171-191致谢191-19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