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源于持续不断的感动细节——记硕士研究生导师方流芳教授二三事
敬仰源于持续不断的感动细节 ——记硕士研究生导师方流芳教授二三事
离开法大,我不再是一个学生。
回首二十年的求学生涯(1990—2010),为我师者当不在少。而此中最令我感动和敬仰的则非老师莫属。这绝非应试作文式的恭维,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仰。
老师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严谨的近乎教条与刻板。法大三年,我们从未见他穿过短袖。作为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老师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总是穿着严肃的正装。尽管答辩的季节正是北京最为炎热的夏季。
最初领教老师的严谨,是我在协助大师兄王军老师作为中欧法学院网站管理员的时候。其时我所负责的工作是将各位中外教授的学术文章上传至学院的官方网站。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应该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我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将它发布到网站。大概是第三天,老师找到了我;在他的办公室(国际交流中心405),老师指出了我工作中的"疏忽"。教授们所撰写的文章发在那篇刊物,哪一年的哪一期,在刊物的第几页到第几页等等,老师都一一做了校注。
指出了哪里输入错了,哪几个链接指向的是同一篇文章,甚至还指出了输入电脑时所造成的文字错误,加起来总共有十几处至多。让我感到很汗颜,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将文章上传到网站的时候,有些文章的电子版是我从《中国期刊网》下载的。老师指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些版式的制作需要付出劳动,在此过程中应该形成知识产权,而这种知识产权的归属显然属于《中国期刊网》;在没有征求该网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将文章发布到网站是对权利人劳动成果的侵权"。
后来老师将这些文章找了出来,让我在中欧法学院的扫描仪上自己扫描做成PDF文档之后在发布到网站。所以中欧法学院网站上有很多文章并不是很清晰,原因就在于此。
读研三年,老师为我们讲授《合同法》,但是从老师身上获益最多的却是与他的交谈以及聆听他的讲演。入学伊始,老师在张思之律师的报告会上谈到本分问题——做人的本分、做学问的本分以及从事司法工作的本分。
毕业之后,我和老师也有电子邮件的往来,偶尔的时候,老师还会勉励我做好"律师的本分",可以说,这种"本分"的意识,一直影响着我。
记得有一次和老师一起吃饭,席间谈及今后的就业以及一些政府机关招收公务员时存在的显性或者隐性的歧视。于是,老师给我们讲述中欧法学院的招聘模式。
他说中欧法学院是一个事业单位,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因此,中欧法学院的职位应该面向所有纳税人开放。在招聘公告中明确告知应聘人员的简历上不得附带照片,以防止在筛选简历的时候由于相貌留下的先入为主从而影响招聘的公平公正,进而可以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剥夺应聘者的工作机会、造成对于他们的不公平。因此凡是简历中附有照片的一律作自动放弃处理。
当然,老师影响我们这些学生最大的方式是其身教而非言传。老师曾经担任某大型基金的独立董事,最终因不愿面对制度与体制性的造假而愤然辞职。老师也曾担任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委员,也因为上市公司虚报材料、不讲诚信而挂印封金。此后,老师再不兼任学术以外的职务。
老师很关注中国的社会诚信的发展,在诸如机票超售、画家村案件、宋村的调解、股东欺压等案件中,引导我们实证分析司法政策或者司法判决是增进还是损抑诚信的建设。
在老师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那种气质,专心于学问而不媚俗的那种高尚。老师很喜欢昌平,教学研究之暇,老师通读《昌平县志》。
在老师身上,我们还能够看到民国时期一度盛行的考据风格。老师曾从浩瀚史料中考究"公司"一词的含义,考究"民事诉讼收费制度";因而撰写的《"公司"词义考》以及《民事诉讼收费考》等文章都曾引起学界的震撼。
在这个讲求"著作等身"、学术繁荣的浮躁时代,老师却惜字如金,从未出版过一部专著。老师所有的学术成就都汇总为那不足百篇的学术论文,这在中国当代法学家之中绝对是屈指可数的一位。老师文章的精炼,文风的独特,使得很多法学教授都推荐老师的文章作为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参照。
在我们撰写毕业论文之前,老师告诫我们可以怀疑前人的研究成果,但一定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怀有敬畏之心。在写作论文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引注。
引注的深意有三:一是作为论据支撑整个论文,使得文章言之有据,并提示读者自己确实是在参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写就此文,不信有引注可供稽查;二是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三是为后人研究这个问题提供指引性素材,以期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学术增量"。
在论文准备的过程中,老师要求我们每半个月汇报一次读书情况。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很多重构性的要求,论文也因此几度修改甚至推倒重来。
在论文基本定型之际,老师对我们每位学生的论文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修改,甚至连词序及标点都一一标注明白。在我们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就要离开母校的时候,大家商议请老师一起吃饭以表达我们对于老师的感激时,老师莞尔谢绝了。
在给我们的邮件中,有这样一段至今让我们感动的话:"自任教以来,我一直避免参加学生的告别聚餐。这并非有意与众不同,而是凭着感觉走。离校之前,学生都很忙,在此时安排聚会,忙上加忙,实无必要。
其次,既是告别,请谁不请谁,吃谁不吃谁,又都会成为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要请老师吃饭,所有的老师都要吃请,那将是多么沉重的负担。我会参加6月25日的毕业典礼,届时可以一起合影。离校之前,务必留意各种细节,办好各种手续。"
自此以后,每每回想起老师,我总是想起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在我所认为的我师的之中,老师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老师所说的"本分"以及老师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每日读书不低于4个小时的习惯,一直激励着我,催我上进。
以至于毕业之后的日子里,我也总是坚持读书并断断续续地试着写了一些文章。每当自己疏于学问心存偷懒的时刻,也总会回想起老师对予我们的谆谆教诲,从此便又能够得到一种求进向上的力量……
我已经不再是学生,老师却永远是我最敬重的老师。对于老师的敬仰与尊重,源自于老师身教以及言传中所蕴含的种种令人感动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