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李振声 新京报称抗战老兵李昭东官至国民党少将 网友调查其履历存疑
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了一位据称参加了“抗日战争中每一场重要的战役”的抗战老兵李昭东的经历和其晚年生活。报道中,老人自称从1937年任重机枪连班长起,先后与日军作战200多次,最终成为一名国民党少将,还曾获得抗日胜利纪念章和梅花奖章。
然而在经过查证后,报道中关于李昭东的抗战经历以及所获荣誉多处出现矛盾存疑之处,李昭东的少将身份来历不明,是否获得过梅花奖章也有重大疑问。
抗战老兵李昭东
根据关于李昭东的介绍,他原名李振声,1918年10月生于河北通县(现北京市通州区),是黄埔军校18期学员。1937年9月,李昭东在汉口响应抗日到底的号召,赴上海嘉定县入伍98师,首战即任重机枪连班长。1943年在军部搜索连任中尉排长,在军部谍报队任上尉谍报员。1944年调到青年军202师,时任战斗防御炮连上尉连长。老人参加过长沙四次大会战,负轻重伤三次。由于屡立战功, 1945年在重庆被授予梅花奖章。日军投降后,蒋经国委派他到胡宗南新17旅任旅部上尉参谋,旅长王作栋、团长毕铁桥。最后官至少将。
然而这段丰富的履历从一开始就疑问重重。李昭东的黄埔军校学员身份首当其冲,据现有的资料和网友@包容万物恒河水的考证,黄埔军校第十八期入学时间为1941年,但在学员名单中未见“李昭东”、“李振声”甚至“河北通县”的内容。
李昭东年轻时候的照片及他自述的履历
根据李昭东的记忆,1937年他入伍参加淞沪会战时就担任重机枪连班长。然而当时国民党军队武器匮乏,重机枪这类重武器的操作人员都会选择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兵担任,班长更是肩负管理一挺重机枪的全部重任,而刚刚入伍的新兵就担当如此职位,显然极不合理。
李昭东在所谓“17旅”的参谋经历也极其可疑。国民党军队中,符合“17旅”、“王作栋”的,只有国民党军第38军17师,但原第38军17师1946年7月起义,李昭东却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役至1949年,起义后国民党重建17师,整编为第38师17旅,因此在1946年以前无17旅这一编制的部队。
至于他获得的“梅花勋章”则更是疑点重重。国民党国防部颁布的《陆海空军勋赏条例》中并无“梅花勋章”。国府唯一饰有梅花的勋章是复兴荣誉勋章,但这一勋章是授予功勋飞行员的,李昭东绝无可能获得。
抗战中的国军重机枪阵地,作为国军步兵的核心,重机枪班的班长显然不可能是新兵
唯一的可能是李昭东获得了云南省政府颁发的梅花奖章。但这类奖章只在云南本地的滇军部队中颁发,隶属于中央军的李昭东显然无此殊荣。由于李昭东至今没有展出过其获得的奖章,这一获奖的信息真假也就难以确凿。不过显然他不可能获得任何国民党政府颁发的饰有梅花的奖章。
至于他的少将身份,报道里也没有任何确定的消息。在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授予将军军衔的全名录里面,也没有“李昭东”或“李振声”的名字。但从1945年的上尉到1949年的少将,历经少校、中校、上校、少将四级晋升仅仅耗时不到四年,这种速度,即使用“坐火箭”来形容也毫不夸张——除非他的少将来源于另一种奇特的方式:委任。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经常用军衔来委任官员,例如国民党占领承德期间,承德街的大地主关安侯就被委任为少将军衔,官僚绅士尹锡三被委任为县参议长,艾克让被委任为商会会长,平泉街的大地主李浩轩甚至被委任为少将街长。从这个角度看,李昭东的少将身份,有编造吹嘘的嫌疑。
国军唯一的梅花奖章,但是它只授予空军飞行员
尽管李昭东抗战老兵的身份无可非议,他也确实在抗日战争中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做出了贡献。但这显然不是他随意编造自己战时经历,甚至虚加军职和履历的原因。而媒体的考证不足与专业知识匮乏更放大了这一效应。
七月初,民政部回复有人大代表提出的关爱老兵的建议时,重申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与社会困难群众一样,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并可优先优惠进入敬老院、福利院。民政部还建议各地党委、政府在重大节日邀请原国民党的抗战老兵参加并慰问。对这位媒体捧出来的“少将”,这又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