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娇在学校的样子 理想学校的样子 理想教师的特征

2017-1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启动评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种奖项还是第一次.这次评奖是对三十多年来基础教育界教改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与"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被评为特等奖.走在教改最前沿,北京十一学校因全面.全新的转型成为学生们心之所向的"理想之地";李吉林用全情的投入.使命与责任让情境教育成为彰显时代精神的"中国声音".作为这两个特等奖及一系列一二等奖核

    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启动评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种奖项还是第一次。这次评奖是对三十多年来基础教育界教改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与“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被评为特等奖。

走在教改最前沿,北京十一学校因全面、全新的转型成为学生们心之所向的“理想之地”;李吉林用全情的投入、使命与责任让情境教育成为彰显时代精神的“中国声音”。

作为这两个特等奖及一系列一二等奖核心成果的出版者,教育科学出版社以教育出版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出版推动教改,努力做先进教育思想的缔造者与传播者。一方面,教科社紧跟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努力传播教育新理念,服务教育科研和教育决策;另一方面,深入基层教育活动一线,关注学校发展,关心教师成长,努力挖掘教育背后的故事,期冀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最真实的情感,用最鲜活的案例,呈现教育工作最真实的行动和蜕变,发出中国教育改革最有力的声音。

    在2014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选取一系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核心成果出版物奉献给读者。我们期待传达一种精神,那是一种行动的力量,教育改革从来不是空想,就在一点一滴的作为中;我们期待分享一种快乐,那是一种收获的喜悦,教育出版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因为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行动者、见证者,而非旁观者,我们责无旁贷。

    理想学校的样子

    正在北京十一学校高中部就读的刘雨童说:“十一学校满足了我对理想高中的全部想象。”把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北京十一学校向我们展示了理想学校的基本面貌。

    学校:

    孩子们心之所向的地方

    今年春节过后的一天,还在寒假中,我们的编辑去十一学校与李希贵校长讨论《学校转型》书稿校样的修改完善。此时的校园里,已有不少学生活动的身影。编辑很是好奇,问希贵校长:“这么早就开学了?”“当然没有。

不过因为学生有需要,我们的校园其实正月初三就开放了。”希贵校长解释说,春节时一些学生给他发短信(希贵校长的手机号是向全校师生公开的),说待在家太无聊了,整天就是吃吃喝喝,想到学校来自习、活动,跟同学一起玩儿。于是,学校额外给相关教职员工支付工资,把校园向学生开放。

    这就是十一,一所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学校,一所倾听学生心声并努力去满足他们需要的学校。人们一直追寻的理想学校究竟什么样子?也许从来不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我们认为,如果一所学校能够让它的学生有如此发自内心的喜爱,那它一定是一所好学校。

    今年的毕业季,一张“一个人的毕业照”走红网络,照片主角是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今年唯一的毕业生薛逸凡,该专业2010级只有她一名学生,四年里她时常只能和自己的影子为伴。

也许你不知道,薛逸凡就是十一学校六年一贯制“二·四”课程实验区的学生,她在读高二时就立志要学古生物学。在回母校与学弟学妹们交流时,她曾说,自己可以从大二时的“孤独感”和“极大的课业压力”下走出来,一方面靠的是兴趣,另一方面就是独立性和自主能力,而这恰恰是她在十一学校培养起来的。现在,薛逸凡已在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和本科专业相近的计算生物学硕士,继续追逐她的梦想。

    这就是十一,通过选课走班和系统的课程改革,它带给学生丰富的选择,让他们在选择中唤醒自我,找到志趣和人生方向,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最终成就一个个独特的自我。

    教师:

    学科代言人和育人者

    与学生们走班相对照的,则是老师们固定下来了,一间间学科教室,让很多老师第一次把名字挂到了教室门口,并可以随心所欲装扮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语文老师黄娟教自选课“鲁迅主题研究”,她的教室就彰显了“反思与批判”的精神,以大量的资料,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鲁迅。

这间学科教室除了上课之外,还是学生自习的最爱。“带有斑斓的色彩和鲜活的性格,这样的教室才真正具有教育的力量。”希贵校长说。

    十一学校这样改革背后的一个考虑是,希望老师们彰显自我,成为自己所教学科的代言人,把自己对这个学科的热爱传递给孩子们。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斌曾这样写十一的历史老师贺千红:“‘特别优雅,给人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她袅袅地走来,往教室里一站,全班就不说话了,都看着她’。

贺老师的学科教室不设垃圾桶,认为‘有碍观瞻’,养的花也很精致,还挂了一些字画。当教室里比较暖和的时候,贺千红会语气温婉地嘱咐大家:‘千万不要在这里吃东西,我怕蚂蚁进咱们这个屋子里来。’”

    通过取消行政班和班主任,建设学科教室,设置导师、咨询师和教育顾问,十一学校打破了“师道尊严”,推动老师们主动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从说服走向对话,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倾心,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人生向导,形成了全校老师既教书又育人的新生态。

    校长:

    在老师和学生身边

    有一次,一家中央媒体与我们联系,希望请李希贵校长做一期读书节目,跟观众聊聊他的新书。李希贵不止一次接到类似的邀约,然而每一次,“请你们代我转达感谢。但是很抱歉,我真的没有时间,我不是一个公众人物,我需要在我的学校里,当我的学生和老师们需要我的时候,他们能找到我。”这是我们很熟悉的希贵校长的回答。

    然而,我们也不止一次地在媒体上分享十一的学生们带给校长的“惊喜”:他们让校长在校园狂欢节上扮海盗船长,在泼水节上把校长浇成落汤鸡,在办公室或教室里与校长掰手腕,还有前几天的开学典礼上让校长和大家一起跳《小苹果》……

    我们曾经见过一些明星校长“天下谁人不识君”,即使是本校的老师和学生也难得见上一面;我们见过更多的校长不怒自威,他的老师和学生都敬他三分……独独希贵校长这样愿意并乐意被自己的学生随意摆布,我们不常见。

    希贵校长自己说:“学校到了一个必须转型的时代……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有着自由的空间,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每一位师生都充满个性,每一位师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然而,没有校长的转变,就不可能有学校如此的转型……校长应该放下自己的身段……任何一位校长只有从改变自己开始,才能真正找到一所学校的转型之路。”

    就这样,以改革推动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正在进行的一场看似悄然无声,实际上却是惊天动地的大变革——在教育界创造了“奇迹”,构建了新型的育人模式,让学校成为了学生心之所向的地方。

作为教育出版人,我们也一直在寻找理想的学校,期冀用最真实的故事、最鲜活的案例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做注脚,推动中国教育进步与发展。不得不说,北京十一学校这样的学校,李希贵校长这样的校长,深深吸引了我们。站在教改的前沿,十一学校生动地诠释了一所学校的转型之路,而不断推出这样的改革典型,不断推动教育理想的实现,我们也在不断努力。

    【更多阅读】

    《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李希贵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留一块黑板——与顾明远先生对话现代学校发展》郭华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面向个体的教育》,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新学校十讲》,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学生第一》,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一个校长的教育创新思考——北京十一学校改革发展20年(1987-2007)》,李金初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我的人生供你参考——名家大师对话青少年》,刘艳萍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理想教师的特征

    李吉林老师是高尚师德与专业水准完美结合的典范,她代表了一个中小学一线老师能够达到的人生高度和职业境界,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教书育人楷模。

    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纪录片《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中有一个场景,每次看都令我们感动:2007年5月的一个早晨,在江苏南通李吉林老师家门口,她从前的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祝贺老师从教50周年。

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曹振南,李老师在1961年、1962年的时候教过他语文兼班主任;三十多岁的佟飞、唐颖颖则是李老师带的第一届情境教育教改实验班的学生,1978年入学,李老师把他们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是最长、最完整的一届……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男子意气风发地手捧鲜花走进来,正背着身跟别人说话的李老师回身愣了一下,然后惊喜地叫起来:“王许成啊,哎呦!

”师生俩像母子一样热情拥抱。王许成是佟飞、唐颖颖的同学。

李老师继续招呼不断涌进来的学生,王许成站在旁边看着比自己低一头的瘦小慈祥的小学老师,眼里闪耀着泪花……他不能忘记,1979年刚转学来到李老师班上的情景,那时他又一次留级,是李老师用几只鸭子“激活”了他。

如果不是遇到李老师,王许成也许就会沿着留级的轨道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这边有鸭子!喂,佟飞你记不记得了,李老师这边有鸭子,这边有鸭子……”王许成在院子里兴奋地对他的同学说。“很开心,很高兴。

我觉得我还像个小孩一样,我没觉得我现在有三十几岁了,我感觉我现在还是七八岁。我现在特别想弄个小鸭子来喂一喂,让我重温一下过去是什么样子的。”当我们看到一个三十几岁的大男人,对着镜头发自肺腑地说“老师,我爱你!”时,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魅力,我们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美好。

    李老师的院子里、家里挤满了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我们不清楚这些学生的社会身份,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一个个有健康的气质,能感受到他们是良善的社会一员。他们与李老师历久弥醇的师生之情,令我们怦然心动。

    李吉林老师做小学老师长达半个多世纪,她始终坚持儿童立场,努力唤醒每一个孩子身上“沉睡的力量”。她说:“儿童是我的挚爱。数十年与儿童朝夕相处,我感悟到儿童是有情之人,儿童生来爱美,更为重要的是儿童潜在的智慧。

教育的使命,就是要用真情引领童心回归至善至美的家园。情的源头是爱,对儿童的爱。”与她相知甚深的朱小蔓教授说:“她总是从心里掩不住地喷射和流淌出对儿童的喜爱、理解、设身处地和尊重之情。或许,就是这种对儿童发自内心的爱,让李老师选择了一辈子不离开课堂和儿童,以情境教育有效而艺术地实现了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永怀一颗“赤子之心”

    我们不止一次地听李吉林老师快乐地描述自己“我,长大的儿童”,她在同名散文中写道:

    “眼下,我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不要说是儿童,就是青年,中年,我都沾不到边了,岁月已经无情地把我推到了老人的行列。但是,我感觉到我的心仍然是年轻的,真正领悟到什么叫‘赤子之心’。我总感到世界还是那样的美好,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仿佛是第一次看到。

    我仍然像孩子一样,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我仍然像儿童一样,常常睁大眼睛看着这多彩的世界,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心里想着许多问题……

    夏天又来了,我仍然像往年一样,从街上买回两只蝈蝈。蝈蝈的歌声,挑逗起蝉的鸣叫,哈,他们对歌了,他们都是夏日的‘歌手’,倘若没有他们,夏天似乎寂寞多了。

    冬天了,我总是像孩子一样巴望着下雪,倘若早晨起来看到屋上一片白,我会情不自禁地大声报告家人:‘下雪了!’马上赶到学校,雪战早已经开始,真希望孩子的雪团扔在我的脸上、我的身上,让银色的粉末沾着我的眉毛,沾在我紫红的棉袄上,那该多带劲儿!

于是,我想到雪花是‘冬爷爷’给孩子带来的礼物。我围着一条白色的围巾走进教室,我成了‘冬爷爷’,装着粗声粗气的嗓子,向孩子们问好,孩子们也向‘冬爷爷’问好。一堂观察说话课,在充满童话色彩的师生对话中别有情趣地进行着。

    我常常就是这样,像孩子般怀着一颗好奇心去设计教学,童心帮助我想出许多好办法,那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好办法,它让我不止一次地获得成功,享受到当语文老师、从事小学教育的快乐……

    在月照星稀的晚上,独坐灯下,我蓦然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每日正是和这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自己的工作就是为这些小花、小树浇水、施肥,让他们快快长大,诗情画意没有穷尽。在儿童的世界里,不断地编织着美丽的童话和小诗。你说它伟大,教的全是小孩;你说它渺小,它却影响一个人长大后的几十年。生活在儿童的世界里的幸福感,无与伦比。”

    李老师永怀一颗“赤子之心”,这是她能赢得儿童的心的根本原因,也是她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因为这颗“赤子之心”,李老师能半个多世纪心无旁骛、无止境地探索儿童成长的奥秘;因为这颗“赤子之心”,李老师能赢得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信任,刘佛年、杜殿坤、吕型伟、柳斌、王湛、顾明远、王策三、鲁洁、裴娣娜、朱小蔓、顾泠沅、高文……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与李吉林老师或有师徒情分,或有学术友情。

顾明远先生说:“真挚、真诚、真情正是李吉林老师心灵品性的本质。美,成为她追求的教育境界、心灵品性的向往,这使李吉林老师超越了物质的世界,摆脱世俗的功利,使她作为一名教师的道德修养达到一种审美的关照。

    李吉林老师在探究过程中的可贵,在于没有一丝虚假,没有任何夸张,反对教育的华丽和作秀,始终以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从容地、精益求精地坚持情境教育的实验与发展。”

    坚守信念、使命与责任

    李吉林老师只是一名小学教师,只具有中师学历,但她的学术建树,超过很多术业有专攻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者。在中小学的优秀教师群体中,也有一批名师像李老师一样,有很好的课堂驾驭能力,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普遍缺乏一种教学反思的自觉和深度,不善于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缺少一种学术的支撑和理论的烛照……缺乏教育思想的修炼”(叶水涛先生语)。

李吉林老师其实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但她有一种出于信念、使命与责任的学习自觉,“我深知一个小学的实际工作者的薄弱之处,便是缺少理论。我懂得了一个小学老师应该自觉地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我想到了就去做。

我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做减法。我几乎不打球了。寒暑假,我婉言谢绝一次次的邀请和疗养,利用这相对集中的空余时间读书,文学的、心理学的、教育学的、美学的、教学论的,中国的,外国的,甚至古代的,我总尽力去读。

我只恨自己读得少,我随时做些读书笔记,边读边想:如何让书上的理论活起来,为我所用。一以贯之的认真的态度,伴随着这种真挚情感的实践,使我有了许多感受、认识、主张和思想,于是我就拿起笔去写,写随笔,写散文,写经验,写论文,也写了专著,这些成果后来在全国得了很多奖,然而这都不是我的初衷。

我觉得通过概括,通过写,把零乱的思路、浅表的认识,变得条理化,清晰了,深刻了。”正是这种与实践结合的持续的学习与钻研,推动李老师构建了一个充满本土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叶水涛先生评论说,情境教育是彰显时代精神的“中国声音”。

    除了教书育人,除了建构理论,李吉林老师还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李吉林老师的徒弟,特级教师施建平这样写道:“熟悉李吉林老师的人都说,李老师把爱心分开了两半,一半给了孩子,一半给了孩子的老师。

”除了高标准严要求,李老师还非常强调学科特色和教师自己的个性。“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是最有效的。

”李老师一辈子教语文,但她指导的学校的数学教师团队,把情境教育理论与数学教学结合,自2003年起,连续九届在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要知道,江苏贡献了全国众多的小学数学名师,其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在全国领先。杨九俊先生评论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吉林就是一所教师进修学校。”

    理想的教师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给出标准答案,而这个答案也一定是开放的、个性化的。对于李老师而言,教改不是轰轰烈烈的革命,而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探索与改变,是对理想和梦想的执着,是对儿童智慧的爱。

我们出版李吉林老师的教改核心成果“情境教育三部曲”等系列图书,也是志同道合的主动选择。一方面,通过出版优秀作品传播教育新理念,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了解情境教育的理念与操作;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希望以李老师的榜样示范,带动更多的老师以高度的自觉投入到教改中,在三尺台上乐于实践、善于思考。我们期待着涌现出更多如李吉林老师一样优秀的教师。

    【更多阅读】

    《田野上的花朵——对话:情境教学的萌发》,李吉林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云雀之歌——纪实:情境教育的拓展》,李吉林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美的彼岸——诠释:情境课程的建构》,李吉林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这就是教育家:李吉林和情境教育学派研究》,顾明远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我们是长大的儿童——情境教育中走出的名师

    《情境数学典型案例设计与评析》,李吉林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李吉林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成尚荣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