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风范长存励后人 凛然正气励后人 风骨长存天地间
正直精神 永为激励 香港著名作家金庸19日从英国给新华社亚太总分社发来传真,表达对巴金辞世的哀悼。 金庸在这篇题为《正直精神,永为激励》的悼念文章中写道,“巴金先生一直是我十分敬佩的文人,不但由于他文字优美,风格醇雅,更由于他晚年所表现出的凛然正气,以及巨大的正义感。
” 他特意提到当年在《大公报》上读到巴金《随想录》的感受,“当时自忖,如果我遇到巴金那样重大的压力,也难免写些违心之论,但后来却决不能像他那样慷慨正直地自我检讨,痛自谴责。
”他说,巴金在文革时饱受磨难,但意志坚毅,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写出了这部掷地作金石声、惊天动地的《随想录》,“实在是中国文化界的大幸事。
” 金庸在文章中还回忆了自己70年前、作为一个小学生初读巴金《家》的情景,“听哥哥讲,巴金祖上是浙江嘉兴的,后来才迁居四川住了下来。
难怪感到《家》中所写的高家的生活情调,很像我们江南。”他说,直到自己后来也写了小说,才明白巴金先生功力之深,“开始把巴金和鲁迅、沈从文列为我近代最佩服的文人。
” 金庸表示,一直很想到上海医院去探望巴金,但想到他老人家病中不宜劳神,于是作罢。他欣慰的是,巴金女儿李林曾送给他一个印有巴金肖像的瓷碟,他一直珍存于书房,使他时时可以看到巴金慈祥的笑容。
金庸最后写道:“巴金先生去世,我深为悲悼。巴金先生正直的精神永远是我的激励。
” (记者廖翊) 高尚风骨 永为典范 宁夏文艺界18日听到巴金先生逝世的消息后,纷纷表示震惊与哀痛。著名作家张贤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巴金先生逝世的消息是中国作家协会直接通知他的,他深切缅怀巴金先生。
张贤亮表示,他对巴老非常敬仰。他说:“巴老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以及国际文坛都有很高的评价。
而巴老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学遗产,还有高尚的风骨与做人的修养。我们这一代、尤其是中青年作家,都应学习、继承他的为人、风范,爱国精神与民族感情,讲真话以及对后代的提携精神。” 张贤亮说,他与巴金的交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多次接触过程中与巴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时每次去上海,都必定前往巴老家中拜访,聆听先生的教诲。
巴老在杭州休养期间,他也曾经去探望过。
张贤亮还透露,他对巴老有特殊的感情。他回忆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最早发表在《收获》杂志上,当时的主编就是巴老。当时这部引起较大争议的作品,正是因为有了巴老的支持,才得以发表。
(余福卿 马敏) 讲真话,是最好的缅怀 巴金早年离川,但最喜欢看的仍是家乡川剧。
巴蜀鬼才魏明伦也因此与巴老结缘。在接受采访时,魏明伦不愿过多沉浸在巴老离开的悲痛中,而是不断强调后人的缅怀应该以继承巴老的讲真话精神为主。魏明伦感叹,“如今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 魏明伦说,他从小就喜欢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当时看小说的时候甚至以觉慧为青春偶像,还曾替鸣凤的不幸垂泪,甚至偶尔做梦,也梦见自己与高家叛子一起冲决罗网。
上世纪80年代,魏明伦与同事南国合作的川剧《巴山秀才》到上海演出,引起轰动,而魏明伦的系列作品相继问世,引起了巴老注意。
1982年,巴金得知魏明伦的《四姑娘》要在央视播出,很早就等候在电视机旁,全神贯注看完此剧,然后专门托弟弟李济生向作者致意。当看到李济生的信时,魏明伦相当激动,第一次有了面见巴金亲聆教诲的想法。次年,魏明伦刚好获上海戏剧节之邀赴沪讲学,一位安徽朋友姚玉涓邀他一起前往华东医院探望巴老。
当时的巴老虽然已满头银发,却精神不错。一见到魏明伦就亲切招呼,“我认识你,昨天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你了,你叫魏明伦。
”巴金的这番开场白令魏明伦很感动,向老人汇报了自己的写作情况。没想到巴金对魏明伦的戏记得都很清楚,“你写的戏,我在电视里都看了。《四姑娘》《易胆大》《巴山秀才》,你连中三元嘛。
我是四川人,你我都是巴山秀才嘛。”几句话说得魏明伦心中一热。 1987年,83岁的巴老悄然回川,一切从简。但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却专门到了自贡。
当晚,魏明伦就陪巴金观看了自贡川剧团演出的《潘金莲》等折子戏,酷爱川剧的巴金看得兴趣盎然。尤其当《潘金莲》中的“追求”演到高潮,几句帮腔:“关二爷,武二爷,偏不似怜香惜玉的宝二爷!”当即引起巴老共鸣,向旁人低语,“在中国,封建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
川剧《潘金莲》形式荒诞,内容很深刻。这种探索应该肯定。” (吴晓铃) ▲10月18日,读者在购买和阅读巴金著作。当日,上海书城为纪念文坛巨匠巴金特别举行了巴金作品展。 新华社记者 张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