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修道县委书记 砀山县委书记是好样的
据新华社报道,两年前,安徽砀山党政机关的干部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工作懒散、无所用心、拜把子、搬弄是非、吃吃喝喝、敛财有术。为了整顿机关作风,县委书记张祥根从纪委、组织部、纠风办和人事等部门抽调了11名干部,并聘请了20名监察员,大力整顿作风,处理了一些不称职的干部。新华社记者在当地发现,“随便一个路人或者出租车司机,谈到砀山这两年来的发展和未来,大都面露兴奋之色”。
张祥根同志是好样的。干部作风像两年前的砀山那样的地方,全国不在少数。许多人千方百计往党政机关里钻,因为那里工作轻松,收入稳定,有的还有些额外油水。机关因此非正常地膨胀起来,“鸡多不捉虫”,白白浪费了纳税人的钱。可是,像张祥根同志那样主动拿机关干部作风开刀的却凤毛麟角。
在党政部门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宁可伤害事业,不可伤害关系。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多栽花,少栽刺”。因为,决定一个干部命运的,往往是上下左右,特别是与上边的关系。当一个地方的风气发出一阵阵腐臭味道的时候,说明不是一个两个人的问题了,要整治就会得罪一大批人,而且难免不牵扯到什么大人物,风险就可想而知了。
张祥根同志也知道这一点。他刚赴任的时候,就有老领导提醒过他,说砀山的情况很复杂,要多说好话,少得罪人。
他说:“这是他们毕生的体会,也是‘为官’最为妥帖和保险的途径。”但是,他心中有几十万群众,于是决定不顾个人官位,大刀阔斧地整治起来了。我不知道能够这样想、这样做的人在全国是不是多数,反正不太多就是了。
果然,闲话出来了。有人说他“抛弃法制轨道”,“追求人治快感”。新华社的报道没有交待说这种话的是什么人,因此,我无法肯定他是否属于个人利益或亲朋利益在整治中受到了损害的人,但可以肯定,这是一种昏话。张祥根的举动不过是县一级党组织和政府的自查、自纠、自新的行为,他们处置干部的准则是党政工作人员应该遵守的纪律和应该达到的要求,完全是依法办事,怎么能和人治扯在一起呢?难道无所作为,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好了吗?
不错,成立“两风办”这样的非常设机构来进行作风专项整治没有先例,也没有什么专门文件要求这么做。但是,衡量一个行动的标准是什么?是看它是否符合党纪国法,是否符合实际,看党和政府的工作和形象是否得到了改善,是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张祥根同志自己很清楚这种举措的局限性。他说,要想靠一个部门或者几个人把庞大的群体监督做到位是不现实的。他把自己的措施称作“行政推动”,并认为在体制和机制没有完善的时候采取这样的“行政推动”是“切合实际的,符合县情的”。
他说:“我们坚信一条,那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要制定的方针政策符合砀山实际,符合群众利益,能让群众满意,那么,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说得好,它使我想起了我在《指路明灯何处有》一文中所表达的意思。
我发现,网络言论作为一种快餐文化,必须把话说得十分明白,像一杯白开水一样透明,否则总有人理解不了,或者理解歪了。我要说的是,任何理论或主义,都只能帮助人们探索前进的道路,而不能代替探索行为,也只有这样来理解革命理论,才能有助于实践活动。
总之,不能把理论当作探照灯和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以为可以沿着探照灯照射出的一道白光或者锦囊妙计所写明的具体方法,不顾实际情况的多样性及其不断变化的特点闭着眼睛一条道走到黑。
人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必不可少的。张祥根同志就具有创新的勇气,他所依据的恰恰是探索必备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实际情况和群众利益。正因为他的做法没有文件依据,也没有先例,才引起一些议论。
而这些议论恰恰是证明他们不懂得路是人走出来的这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从大的方面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遇到的种种非议和阻力,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些人不懂得路是人走出来的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中国正在崛起,中华民族正在崛起,前面的路还很长。未来的路怎么走?敢问路在何方?指路明灯在那里?三十年的成功探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党中央把这些经验概括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经验可以帮助中国人民探索未来的道路,但同样不能代替探索行为本身。所以,才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张祥根同志在探索,应该为他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