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第三代梁思礼逝世】梁启超的后代子孙们
核心内容:4月14日报道,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14日10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梁思礼祖籍广东新会,为外界所熟知的身份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他在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
梁思礼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曾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术。他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论述,成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
梁思礼曾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他曾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等荣誉。有代表作品《向太空长征》、《梁思礼文集》等。
据悉,梁思礼在今年3月患感冒,因肺部不适入院治疗。因年事已高,严重影响到心肺功能。目前,他的家属正在安排后事。根据梁思礼治丧办公室消息,将于北京时间4月18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送别仪式。
据中科院网站介绍,梁思礼是我国导弹控制专家。1924年8月24日生于北京,籍贯广东新会。1945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顾问,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参加过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特色的捷联惯导系统,开辟战略导弹“惯导化”道路,研制地地战略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任型号副总设计师,首次采用惯性平台计算机方案:任航天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系统总设计师,实现地面测试设备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是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软件工程化的倡导者。
重新打量梁氏家族诸人的命途,可以看到时代印记:他们的每个脚印里,都有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投影,都有着难以磨灭的家族与个体的泪与笑。我们试图从纷乱的历史线索中,还原这个声望远播的家族的故事,体验他们的冲突与转变、困境与出路、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落,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与社会的各种偶然与必然。
在丰富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之外,更希望他们的故事可给我们以启迪鼓舞。这或许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梁家第二代:
从抗战到“文革”
1927年是中国政坛的多事之秋,梁启超对南方革命形势满怀疑惧。他让思达、思懿等休学一年,请人在家上课,又叮嘱在海外的孩子“你们回国后职业问题大不容易解决……我想你们这一辈青年,恐怕要有十来年———或者更长,要捱过极艰难困苦的境遇,过此以往却不是无事业可做,但要看你对付得过这十几年二十年风浪不能?”
梁的9个子女,梁思顺生于1893年;思成、思永、思忠、思庄生于20世纪初,彼时梁启超正流亡日本,孩子集体留学北美,成绩斐然;思达、思懿、思宁、思礼生于1910年后,梁启超在世时,他们年龄尚小,没机会出国。
若按术业划分,思顺未进过正规学校,随父接受“家教”;思成、思永、思庄受教于西方,所学大抵属文史科,文人气质浓厚;思达从南开经济研究所毕业,而经济学要到他退休若干年后才成为“显学”;思懿、思宁投奔革命;生于1924年的思礼是梁氏第二代中如今惟一健在者,也是惟一的工科毕业生。
梁启超准确预言了子女将要遭遇的时代风浪,但未料到这风浪持续时间如此漫长。
1930年前后海外子女归来
梁思成、林徽因1924年赴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进修,1928年3月在温哥华结婚,婚后遵父亲建议游历欧洲考察建筑,当年夏回国。
1930年前后梁家留学海外的子女陆续归来。梁思永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考古组。梁思忠1927年初想终止学业回国参加“北伐”,被梁启超劝阻,在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毕业后回国加入国民革命军。梁思庄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系,毕业回国在北京图书馆及燕京大学工作,后远嫁广东。
1928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回到天津,按梁启超的设计赴沈阳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27岁的梁思成任系主任。“九·一八”事变前3年,梁思成及同仁培养了中国最早一批建筑专业人才。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卒于北京,这位一辈子探求中国富强之道的“行者”停下了脚步。他的死对梁家是沉重打击———既是心理上的,又是经济上的。“我们的生活基本靠他的稿费,他去世后家境就下降了。”(梁思礼自述)梁思达没能赴日本留学,读了南开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同年,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女儿出世,取名梁再冰,纪念饮冰室主人。
1931年6月,梁思成回北平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定居北总布胡同3号。
1932年淞沪抗战后不久,前线的梁思忠因病贻误治疗去世,年仅25岁;四处奔走的梁思永病倒于荒野,一度“性命几不保”,卧床两年才恢复。
北总布胡同3号成著名沙龙
进入1930年代,东城北总布胡同3号的梁家已是北平知识界有名的文化沙龙。梁再冰记得,每年夏秋父母都要出去考察古建筑,回到北平,周末下午就会有朋友来聚,来客大部分是清华北大南开的教授,讲起话来中英文交织。
梁再冰还记得这些名字:张奚若、钱端升、陈岱孙、周培源、金岳霖、陶孟和、李济、叶公超……沈从文也常来。常来的还有在燕大念书的梁思成的妹妹梁思懿、侄女周念慈(梁思顺之女),往往带上一些女同学,其中的龚澎后来成了共产党干部,韩素音则成为名扬海外的作家。
梁思懿1935年下半年开始投身学生运动,上了当局“黑名单”,林徽因连夜为她装扮,她才得以在掩护下逃亡南方。
1936年,梁思永主持第14次殷墟发掘;梁思庄被伤寒夺去丈夫,带幼女吴荔明回燕大图书馆任职;梁思达研究生临近毕业,赴各地考察农村“合作运动”,发表报告认为“合作化”名“自愿”实“统制”,这是对当局所树“典型”的棒喝。
抗战爆发四处漂泊
卢沟桥事变前,梁再冰和三姑梁思庄、八叔梁思礼及小表妹吴荔明在北戴河避暑,梁思成、林徽因在五台山寻找曾在敦煌壁画上见过的“佛光寺”,得知抗战爆发,梁、林匆匆赶回北平。
天津只剩下母亲王桂荃和梁思宁。梁思懿参加平津流亡学生集训班去南京请愿,南京陷落前到江西吉安从事农村妇女教育;梁思达考察完参加由五大学联办的“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到济宁试验区实习,“七七事变”后直接到南京农本局工作。
梁思庄返回北平与大姐梁思顺住在燕大,而大多数知识分子选择举家南下,包括梁思成和梁思永。梁家开始了8年漂泊。
1937年8月底,梁思永一家到达长沙,一个多月后梁思成一家也抵达这里。抗战初期大家斗志昂扬,甚至带点兴奋,林徽因、梁思成晚上常去找旧日“星期六朋友”聚餐聊天。
大概是11月,窗外有飞机掠过,梁思成兴奋地跑到阳台上去看,说没警报是我们的飞机。炸弹下来房没了,一家借住到张奚若家,随后经湘西、贵州去云南。
与此同时,梁思达一家随南京农本局内迁重庆,梁思永一家则取道越南进入云南。
到了湘黔交界的晃县,林徽因突发肺炎高烧40度,梁思成从乘客中找一位女大夫开中药抓药,两个礼拜后林徽因退烧了。
1938年1月,抵昆明的梁思成脊椎间软组织硬化症加重,背部剧痛,只能半躺在帆布椅上。
3个月后,北大、清华、南开组成西南联大,“星期六朋友”又重逢。清华校长、联大常委梅贻琦请梁思成夫妇为联大设计校舍,因经费不足,方案一改再改,最终变成茅屋。
抗战前期云南主要流通滇币,“刚到昆明时,1块法币可换10块滇币,很快涨得一塌糊涂。”梁再冰说。为生活,林徽因来回爬4次山坡,去云南大学教英文课挣钟点费,梁思永之妻李福曼和联大许多教授的妻子摆地摊变卖家中衣物补贴家用。
1940年夏,日军飞机频繁骚扰昆明。是年冬,史语所和营造学社迁往四川南溪县李庄。林徽因和梁思永相继病倒。林徽因患肺结核,连续几周高烧不退,夜间盗汗不止,元气大伤,李庄5年她基本是卧床度过,后来抗战胜利返回北平,身体也未真正康复。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挨家查缴收音机,梁思庄与大姐梁思顺同住,思庄之女吴荔明回忆,“查到我们家时,大姨用高级日语严厉地说:‘不许你们动我的无线电,不然我就把它砸烂!’”日本兵听到日本宫廷语言,只好作罢。不久,梁思庄带着吴荔明随燕大南迁到成都。
在天津,梁思礼高中毕业,王桂荃的好友为他在美国嘉尔顿学院申请到全奖,王费力凑足400美元给儿子作路费和开销。
在上海,梁思懿与美籍华侨张炜逊结婚,梁思礼跟他们去了美国。刚到美国半个月爆发珍珠港事件,梁思礼与国内失去联系。
在江苏,投奔新四军的梁思宁加入共产党。
在重庆,梁思达就职于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业务室。
在李庄的梁思成背脊骨全部硬化好像成了一根棍儿,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梁再冰回忆:“他的头‘重’得抬不起来,于是找个花瓶来支撑下巴。”
吴荔明随母亲去李庄看望二舅三舅,发现二舅还是乐观和幽默,“家中揭不开锅时,他就把衣物拿去当卖,还开玩笑说:把这只表‘红烧’了吧!”
1942年4月18日,傅斯年给教育部长朱家骅写信请求为梁氏兄弟拨款,思成、思永两家生活才得到改善。
梁思成:围着毛主席唱国歌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次年梁氏兄妹陆续返回北平。
1946年,梁思成受邀赴耶鲁大学讲学,1947年6月林徽因病情恶化要手术,他动身返回。临行前,他将用英文所著的《图说中国建筑史》插图交给好友费慰梅(费正清之妻),手稿则带回,准备修订后寄到美国出版。不久北平解放,中美断绝联系。1984年,手稿才连同配图在美国首次出版,梁思成已看不到了。
林徽因手术后身体好转,“午后茶聚”恢复,客人仍少不了金岳霖、张奚若、陈岱孙等,又增加了清华建筑系的师生。
1949年,卧床不起的梁思永和在长沙的梁思达都抱着收音机收听解放军前进的消息;梁思成听解放军说“大学是念书的地方,军队不入驻”时不禁感动。1950年,梁思庄带吴荔明去香港看望公公,“祖父希望我们留下,以后去美国,妈妈没答应。”
在美国,梁思懿和梁思礼也面临同样选择,在驶往香港的船上,进步学生听到新中国成立欢欣雀跃,部分学生转往台湾,梁思懿和梁思礼搭船北上天津。
1949年4月梁再冰参加四野南下工作团,随部队南下一年。
1949年9月30日,梁思成在参加第一届政协第8天的会议后给女儿写信:“我得以参加这个开国盛典,实在感到光荣与兴奋。……当晚散会之前,我们围着毛主席高声同唱第一次的国歌,高兴兴奋无比。”
林徽因:你们迟早会后悔!
建国后头几年,梁氏兄妹都处在忙碌兴奋中:梁思庄在北大图书馆负责西文编目;梁思成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还与陈占祥提出“梁陈方案”,希望勿将行政中心放在旧城中;梁思达先在政务院外资企业局,后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卧病在床的梁思永家客人也络绎不绝。
梁思懿随丈夫分配在山东,一度在齐鲁大学任女部主任。梁思宁也在山东,丈夫章柯常年从事革命工作。
“他们最大的苦恼似乎是不能同有关方面领导在思想上取得一致。”梁再冰说。1953年,一股要扫掉北京古建筑的思潮兴起,梁、林等专家反对,林徽因去找北京市领导:“你们拆去的是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你们迟早会后悔!”但对城楼、城墙和牌楼的拆除还是大规模展开。
1954年4月2日梁思永病逝。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对梁思成“复古主义思潮”的批判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时的梁思成只是困惑并未被击垮。
这段时间,农业合作化浪潮重新席卷中国,梁思达在经济部门,但无机会考察合作化政策。
1956年,国家制订十二年科学规划,五院(导弹研究院)成立,梁家第二代中惟一的工科毕业生梁思礼参与其中。
梁思顺:毛主席相信我没罪!
“文革”前,梁家每逢母亲过生日或家有大事就要聚会。梁忆冰说,“二叔梁思成要是在,基本上就是他说话,他爱讲笑话。三姑梁思庄也是特开朗的人……”
“文革”来得太快了。
梁思成自受批判以来,“除了‘任务’,没写过任何有关建筑问题的文章,以为这样总可以不至于再犯错误了”,可还是在1967年成为“混进党内的右派”,次年被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屡遭抄家和游行示众。
梁思顺70多岁,3个子女都不在身边,红卫兵不许保姆给她做饭。红卫兵鞭打她时,这位与毛泽东同龄的老人说:“我要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相信我没罪!”1966年,她死在家里。
1968年,梁忆冰下乡去看望祖母王桂荃,“才知道被我堂叔接去了。那时她得了痔疮癌起不来。”这一年,王桂荃孤独地死在家里,没有子女来向她告别。
梁思达被派到生产队记账,1971年返回北京时被迫退休,“一直退到街道,不是退到本单位。这件事情对他来说,一直有心结,去世前一周还在说。”梁忆冰说,父亲被压抑了很多东西。
在北大,梁思庄被抄家3次,因为她说过北大图书馆某领导“只会务虚不会务实”,为此做了无数检查。“一次,红卫兵把学校的很多善本书线装书放在大讲堂门口烧,把我妈妈押去看。”吴荔明回忆。
吴荔明的儿子杨念群生于1964年,梁思庄拉着外孙和其他3个小朋友讲英文地理,吴荔明说,“这4个孩子都考上了好大学。”杨念群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教授。
只有梁思礼受冲击较小,“1968年,我院703所所长姚桐斌被打死,周总理指示要保护6级以上的高级工程师,要求我们每天参加科研工作后不能回家,把图书馆一层楼的一半腾出来让我们集中吃住,家里送饭。门口有解放军站岗。”
梁启超曾希望孩子们不要过早卷入国内左与右的争斗,结果换了人间,子女还保持着对政治的天真。梁思庄看不惯图书馆一些人只搞政治不搞专业,对女儿说:我比党员觉悟还高,我得给党员做思想工作!整风运动后梁思成写了入党申请,“竟把申请书直接交给周总理转毛主席”。
1966年在一轮轮揭发、检查、游街中,梁思成的身体垮了,变得沉默胆怯。1969年1月26日,清华大学召集师生宣读毛泽东圈阅的《坚决贯彻执行对知识分子“再教育”“给出路”的政策》,文件总结对待知识分子的5种政策,第4条是:“……在批了以后,不再让他们在校、系等各级领导岗位上当权,当教授的头衔可以保留;身体好,能做点事情的(如钱伟长)要用,他那一套体系必须砸烂,但在分体上,还有用,应有可取。
年纪太大,用处不大的(如梁思成、刘仙洲),也要养起来,留作反面教材。”
从那天起到2月27日,“用处不大的”梁思成在日记本上没写过一个字。
当年10月7日,住在北京医院的梁思成接受英国作家韩素音关于“文革”的采访,谈话只剩下空洞的政治口号。30多年后再相逢,诙谐的梁思成不见了。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去世。
1978年12月,梁思庄复职,在北大每天人们都看见这个白发老太骑着自行车上班。
1983年,梁思宁恢复党籍。早在1948年,她因是梁启超的女儿被开除出党。
1987年,国家科委追授梁思成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3年,火箭专家梁思礼当选中科院院士,这是继1948年思成、思永兄弟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以来,梁氏第二代中的第三位院士。
2004年,为迎接奥运会,北京重修永定门城楼。
梁思庄1986年去世;梁思懿1988年去世;梁思宁2006年去世;梁思达2001年去世。梁思庄和梁思达的后人希望他们写回忆录,姐弟俩总不约而同拒绝。
梁家第三代:
低调的社会中坚
梁家第三代的老人有种有趣的口音:北京话的底子,但个别字词听来接近天津话或南方方言。他们大多生于1930年前后,年幼即随父辈四处漂泊,口音成为那个年代留下的痕迹。
梁再冰和梁柏有的童年在大西南度过,能说四川话。
吴荔明生在广州荔枝湾医院,家住启明三马路,遂得名,她懂粤语,是第三代里为数极少的掌握祖籍语言者;梁忆冰随祖母在饮冰室生活时间最长,讲话时偶尔蹦出天津味;周有斐是梁思顺子女中惟一健在的,只比八舅梁思礼小两岁,英文程度超过中文,父亲周希哲当过外交官。
第三代中,公众最熟悉的应是梁思成、林徽因之子梁从诫。从诫北大历史系毕业,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编辑,从读者投书中感觉到中国开始面临环境危机。1994年,他创建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直到2005年年初那起“敬畏自然”的大讨论,人们能从报纸评论版看到他犀利的文章。
而每年两会,更是他发表言论、影响舆论的舞台。季羡林先生评价梁从诫“宁可少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子”。
从诫的姐姐梁再冰继承了祖父的那支笔,她1948年离开北大进入新华社国际部干到1991年退休。再冰的容貌可见到母亲林徽因的影子,“文革”初起时,梁再冰夫妇在新华社驻伦敦分社,“有两三年父亲音信全无”,1968年她才从广播中知道父亲尚在人世。1969年,梁再冰回国,父亲已被折腾成了沉默的人。
思庄之女吴荔明退休前是北大地理系教授,家中留着二舅梁思成为他们制作的家具。因为和第二代长辈打交道最多,为梁家子女立传的任务落在她头上。
梁家第三代生于抗战前,用梁柏有的话说,“我们这一代三四十岁该发挥作用时赶上‘文革’”,又因是梁启超后人,在业务及入党问题上都受过影响。
不过他们拥有(外)祖父的一个特点,即无论怎样,仍充满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事实上他们也都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梁忆冰已退休,但还在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带年轻人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