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思浩点评 时评:最美拾荒老人韦思浩有颗高贵心灵
杭州一位“拾荒老人”每次去图书馆翻阅书籍前都会自觉洗手,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传遍全国,无数人为老人的细小举动而感动。12月13日,老人走了。去世前老人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整理老人遗物时,亲人们意外发现,21年来他用化名为众多寒门学子捐资助学。
这位老人叫韦思浩,一名退休教师。老人走了,却把求知、善良、坚韧的人性光辉永远地留给了杭州。他的精神,不应就此逝去。浙江大学教授冯钢就提议:“他是真正的教育家,建议给韦老师立个雕塑,让这种精神,永远传承,让后人铭记。”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师”“为范”,不仅要学识广博深厚,更要“身正德高”。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一生为南开诸校募集资金数以千万计,当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他身上只有准备乘电车的几元零钱和两张戏院的门票。
韦老师也是如此,生前住在一个毛坯房里,生活极其朴素简单。他把每月5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和拾荒卖的钱,绝大部分给了需要帮助的孩子,却从不留真名。留下的遗物只是大量的捐款凭据和“结对子”证书。连女儿都不知道,生前如此节俭的父亲20多年来一直在资助众多寒门学子。正是一颗爱心和悲悯之心,让老人处处把孩子的前途和利益放在第一位。
涓滴见沧海。一个平凡的老人、一个普通的教师,本着对教育的尊重和崇敬,用毕生所有努力,要把知识一代代往下传。他宁可自己粗茶淡饭,酷暑寒冬拾荒,也要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让他们能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江河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人诠释了爱的教育。更值得珍视的是,他有兼济天下的情怀,他用行动诠释着一名教育工作者高贵灵魂的分量。
韦老师也是最美图书馆的最美读者。老人过着清贫的生活,一生热爱读书,从未放弃精神上的追求,正契合了孔子评价颜回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也让人想起孟子说的“贫贱不能移”。杭州图书馆文献借阅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老人每周要来图书馆两三次,偏爱时政和历史类的书籍。
这份追求知识的情怀,让他退休了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充电。去图书馆看书前,老人都会认真将手洗净,这是他进入知识殿堂的一个仪式,他对书本的尊重和爱惜,传递的是对知识的尊重和崇敬。他也给所有人树立了一个榜样,比身份更值得尊重的是求知的信念。
罗兰说:“能保有着高贵与正直,即使在财富地位上没有大收获,内心也是快乐和满足的。”高贵的心灵,是灵魂溢出的芬芳,是激荡人们心灵的真善美。老人的善良、执著和纯净,也激发了每一颗行善的心,感动了很多人,带给社会崇善向上的希望和力量。
在杭州,像韦老师这样的凡人善举、“最美现象”已成社会常态,成为值得骄傲的城市品牌。层出不穷的最美人物和最美事迹,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在相互感动中,传递着真情与善意。这些点滴汇聚的爱与善意,是让道德之树常青茁壮的根基,也是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如今的杭州一片繁华,不仅来自经济的繁荣,更来自像韦老师这样高贵心灵塑造的文明,这种文明渗透进了“天堂”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