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螳螂捕蝉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2018-03-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师:先请同学们听写四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每组四个词,同学们要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四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老师依次念四组词,每组只念一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学生都开心地笑了): 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出示的词语,自己批阅,全对的打个"☆".(学生对照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教师将几位同学的听写作业通过

师:先请同学们听写四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每组四个词,同学们要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四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老师依次念四组词,每组只念一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学生都开心地笑了): 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出示的词语,自己批阅,全对的打个“☆”。

(学生对照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教师将几位同学的听写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扼要地评点。)师:春秋时期,吴王不听众大臣的劝阻,执意攻打楚国。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灵机一动,对吴王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一听便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是怎样一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待会儿请你来讲这个故事。(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刚才学生听写的五组词语。)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师:同学们听得很专心,相信大家把故事内容都记住了。不过,为了让大家讲得更好,老师还是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自己来练讲一遍,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

(学生大声地练讲故事。)师:现在谁愿意来讲这个故事?(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生: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师:(惊喜地)你们听出些什么来了吗?生:她加上了一些词,听起来更生动了。

师:对!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故事就更动听了。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众笑)生:然而蝉万万没想到死亡正向它靠近。

一只螳螂正拱着身子,悄悄地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师:真是太紧张啦!好听!(众笑)生:那螳螂也没想到有只黄雀正站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满心欢喜地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师: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吗?生:少年应该站在树下,而不是黄雀的背后。

师:你听得真仔细!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众大笑)生: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早已在树下看得一清二楚,拿着弹弓,正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根本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故事听完了。谁来评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生:她讲得很流利、很生动。特别是加上一些描写,听起来更有紧张感。(师指指听写的词语。

)生:她还能将听写过的几组词语都恰当地用在故事里了。师:(上前握住那位同学的手)非常感谢你!你让我们享受了一个美妙的故事。(生鼓掌)谁还愿意让大家享受一番?生:(讲得也很生动,略。)师:这个故事就叫——生:(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师:那位少年是怎么利用这个故事劝说吴王的呢?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这个故事。(教师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后指名朗读。学生读得极有感情。略)师: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生:就是一下子全明白过来的意思。

师:吴王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他就全明白了?他又明白了什么?请你联系上文想一想。(生不约而同地读第一节。)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

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生:如果其他诸位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师:写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

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这么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

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捕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

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师:少年表面上是讲趣事,实际上是——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

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那好,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学生纷纷演练起来。)师:(请两位同学上台)你们两个是演员,谁是导演?生:老师。师:今天请大家当导演(生兴奋地笑),给这两位演员导一导表演的动作、说话的语气,好吗?生:少年在禀报大王时,要做这样的动作。

(生演低头、下跪、抱拳的禀报姿势。)师:你还挺专业的嘛!(众笑)(对演少年的同学)你来学一学。生:吴王夸奖时可以翘起大拇指,恍然大悟时可以捋一捋胡子,装作思考的样子。

(生边说边演,生鼓掌。)师:又导又演,名副其实的导演!师:现在让这两位同学到一边去练一练。我们还得准备准备。演戏要有个旁白,也就是画外音,把那些在舞台上没法布置出来、演出来的景呀、物呀作一个旁白,来一点说明。

吴王花园早晨的情景怎么样呢?文中没写,现在就请各位导演即兴写一段话,谁写得快、写得好,就用谁的。(生纷纷动笔写。)老师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生: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付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

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略)师: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像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众大笑)点评: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

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 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2.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

3.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4.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

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薛法根老师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

薛老师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整节课,薛老师只提了一个半问题。薛老师问: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但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是前提,离开这个勿谈语言的发展。

所以薛老师是很重视学生把课文读熟读好。“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在自然而然间能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只不过薛老师做得了无痕迹,铺设的台阶很适合学生走上去,而且还能别出新意,有所创造。实践证明,几位学生的复述不但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如把“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说成了“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显得更为生动。

薛老师的教学用语轻松幽默,他的语文课充满笑声。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饱含真情,寄予厚望,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